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7080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1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艾叶15‑25份、过坛龙10‑22份、穿破石10‑20份、垂盘草9‑16份、黄柏5‑15份、桑寄生5‑15份、白芍5‑10份、熟地4‑10份、小茴香4‑10份、丹参1‑10份、山药1‑10份和甘草10‑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制剂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具有疏肝、行气、散结、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肝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如感染肝炎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长期饮酒,服用肝毒性药物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炎,简称乙肝。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急性乙型肝炎转变为慢性肝炎者估计为5%~10%。急性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和病毒复制标志(HBeAg、HBV DNA)的血清水平很高的病人较易发展为慢性肝炎。急性乙型肝炎的慢性化主要取决于初次感染的年龄、免疫状态及病毒水平。慢性肝炎病程常超过半年,可隐匿发病,常在体检时发现。慢性肝病情较复杂,治愈后亦较严重,除个别病情可改善,甚至痊愈外,多数渐进至肝硬变,给人带来极大地痛苦。慢性肝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肝区胁肋痛疼、头晕乏力、面色蜡黄、口苦胸闷、食欲不振、全身困倦等。其症状多种多样,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目前,医学上对上述肝病的治疗,尤其是乙肝等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抗病毒治疗。由于抗病毒治疗有其明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以及受经济条件等方面原因的影响,目前能够接收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还比较有限。长期使用,还会产生药物依赖性。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世界难题,无论中医或是西医都尚没有有效的办法能够彻底清除病毒。中医古籍中无“肝炎”病名,更无“慢性乙型肝炎”之称谓,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中医的“疫毒”、“胁痛”、“症瘕”、“肝郁”、“湿阻”、“黄疸”等病证范畴。现代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目前中医界对其病因病机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湿热毒邪侵袭人体,正气虚弱,气血失调,病位在肝,先传脾,后及肾,最后导致正虚邪实或气血两虚,符合中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及“肝肾同源”、“久病及肾”之说。中医治疗主要以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中药为主,并且中医治疗副作用较、疗效较为稳定,被大多数慢性乙肝者所采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410180930.X涉及到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组合中药,该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柴胡15份、茵陈12份、土鳖虫13份、郁金15份、板兰根15份、羚羊角9份、菊花13份、太子参15份、甘草5份。对治疗慢性肝炎有一定疗效,但存在疗效不确切、疗程长等问题,此外,羚羊角是一种濒危动物取材中药,来源稀少,不利于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减轻慢性肝炎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艾叶15-25份、过坛龙10-22份、穿破石10-20份、垂盘草9-16份、黄柏5-15份、桑寄生5-15份、白芍5-10份、熟地4-10份、小茴香4-10份、丹参1-10份、山药1-10份和甘草10-15份。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艾叶15份、过坛龙10份、穿破石10份、垂盘草9份、黄柏5份、桑寄生5份、白芍5份、熟地4份、小茴香4份、丹参1份、山药1份和甘草10份。进一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艾叶22份、过坛龙18份、穿破石18份、垂盘草14份、黄柏13份、桑寄生13份、白芍11份、熟地8份、小茴香8份、丹参5份、山药5份和甘草12份。更进一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艾叶25份、过坛龙22份、穿破石20份、垂盘草16份、黄柏15份、桑寄生15份、白芍10份、熟地10份、小茴香10份、丹参10份、山药10份和甘草15份。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所述含有艾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处方量上述中药材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4-9倍加入体积浓度为40%-90%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4次,回流时间为2-5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冷却过滤,滤液浓缩至55℃-65℃环境下相对密度为1.15-1.20,干燥后即得中药浸膏;在中药浸膏中添加适当的辅料,以现代中药制剂常规工艺制成临床所需剂型,例如胶囊剂、片剂、丸剂、散剂或颗粒剂等。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所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效:艾叶: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散寒止痛,温经止血。过坛龙:本品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的全草或根茎。味苦、辛,性凉;归肝、膀胱、大肠经;清热,利湿,消瘀,散肿。穿破石:本品为桑科柘属植物构棘,以根入药。味微苦,性平;归心、肝经;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瘀止痛。垂盘草:本品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味甘、凉,性凉;归肝、胆、小肠经;清利湿热,解毒。黄柏: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桑寄生:本品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白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茎,经加工蒸晒而成。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小茴香: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叶和全草也可药用。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散寒止痛,理气和胃。丹参: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山药: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的配伍分析:本专利技术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成分,其中过坛龙、穿破石、垂盘草、桑寄生、白芍、熟地、小茴香、丹参、艾叶,归肝经;过坛龙、垂盘草、黄柏,解毒散肿、祛风清热;艾叶、穿破石、桑寄生、白芍、小茴香、丹参,平肝利气、祛瘀止痛;熟地、山药,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甘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上述诸药中,艾叶、过坛龙、穿破石为君药,对慢性肝炎起到主要治疗作用;垂盘草、黄柏、桑寄生、白芍为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兼症;熟地、小茴香、丹参、山药为佐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主证;甘草为使药,在于调和诸药药效。方剂遵循君、臣、佐、使的制方规律,用药适宜,配伍严谨,主次分明,恰和病情,诸药配合,相辅相成,协同作用,对慢性肝炎具有显著的疗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总结如下:(1)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具有明显帮助肝部解毒的作用,对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阳性药物。(2)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为天然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显著降低且作用全面,具有
平肝止痛、解毒散瘀、活血通经之功效。(3)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含有多种药物组分,作用靶点众多,有效地解决了慢性疾病治疗药物的耐受问题,其对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不因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专利技术除以下实施例外还可做出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艾叶15‑25份、过坛龙10‑22份、穿破石10‑20份、垂盘草9‑16份、黄柏5‑15份、桑寄生5‑15份、白芍5‑10份、熟地4‑10份、小茴香4‑10份、丹参1‑10份、山药1‑10份和甘草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艾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艾叶15-25份、过坛龙10-22份、穿破石10-20份、垂盘草9-16份、黄柏5-15份、桑寄生5-15份、白芍5-10份、熟地4-10份、小茴香4-10份、丹参1-10份、山药1-10份和甘草1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艾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艾叶15份、过坛龙10份、穿破石10份、垂盘草9份、黄柏5份、桑寄生5份、白芍5份、熟地4份、小茴香4份、丹参1份、山药1份和甘草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艾叶的治疗慢性肝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艾叶25份、过坛龙22份、穿破石20份、垂盘草16份、黄柏15份、桑寄生15份、白芍10份、熟地10份、小茴香10份、丹参10份、山药10份和甘草15份。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飞王璐王巧利刘秋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