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装置和包括所述装置的面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674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刺激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壳(2)和至少一个电极(3),壳(2)形成内部分隔间(21)并包括开口(22),电极(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开口(22)处的相应壳(2)的外部。该装置的特征在于电极(3)与铰接接头(4)连接。该铰接接头(4)至少部分地位于壳(2)的内部,并在其座(41)内移动。根据治疗区域(8)的解剖形式和结构,作为铰接接头(4)在其座(41)内自由移动的结果,电极(3)可以相对于壳(2)成一定角度,并相对于壳(2)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肌肉的电刺激装置和包括所述装置的面具。肌肉的电刺激装置一般用来使人体许多区域的肌肉进行被动的练习。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方便用来治疗面部肌肉以恢复肌肉的正常弹性并防止老化的迹象。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EP0603451所描述类型的肌肉的电刺激装置是已知的。 这种装置包括具有一对电极和手柄的外部盒子。该盒子设置有座,该 座具有用于每一个电极的开口。在初始位置,所述开口由通过螺旋弹 簧保持在适当位置的电极堵塞,同时所述座容纳导电液体。在压力通 过患者治疗区域被施加到电极之后,弹簧的阻力得到克服。结果,电 极移动,最初位于座内的液体流出,浸湿皮肤并提高了导电性。上面所述的肌肉的电刺激装置具有几个缺点。具体来说,在面部的倾斜部位和突出部位,上述的一对电极不能 精确地与身体治疗表面的轮廓一致。电极和治疗表面之间的不良电接 触导致使用者感觉不舒服、疼痛并且在极端的情形下出现皮肤灼伤。另外已知的就是使用电极和粘性凝胶的装置。粘性凝胶昂贵并且 由于其一旦定位就不能进行任何移动而不方便用在面部。凝胶也昂贵 并且会弄脏治疗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能使患者免于疼痛、不舒服和灼伤 的肌肉电刺激装置来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刺激装置,该装置使得多个电 极即使在苛刻区域,例如人体的倾斜部位或者突出部位也能与治疗表 面的轮廓一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的电刺激装置的面具, 该面具特別方^/f吏用。依照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本文独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结构和功能特 征的电刺激装置能实现这些目的和随后在描述中更加清楚的其他目 的。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该装置的可选择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下边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这些附图举例说明了本专利技术优选的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其中图l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横截面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透视图3是图2举例说明的结构细节的透视图4是图2举例说明的装置的纵截面图5是图2举例说明的装置的横截面图6是图2举例说明的装置的分解图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另一个构造的透视图8和图9是图2举例说明的、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两个应用实 例图10和图11举例说明了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其他构造。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描述是作为实例并且是非限制性的。参照附图,数字1代表一种类型的肌肉的电刺激装置,其包括至 少一个壳2。壳2具有内部分隔间21。壳2还包括至少一个开口 22。 内部分隔间21优选具有圆柱形状的腔210,腔210在开口 22处趋向 于具有较小的横截面。开口 22优选位于壳2的一端。具体来说,开口 22位于圆柱形腔210的基部。电刺激装置1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极3。 电极3至少部分地位于开口 22处的壳2的外部。该装置的特征在于每一个电极3与铰接接头4相连。铰接接头4 在电极3和壳2之间构成铰接连接,这样电极3和壳2可以相对于彼 此移动而没有任何接合损失。铰接接头4至少部分地位于壳2的内部。铰接接头4还可以在其自己的座41内移动。根据治疗区域8的解剖形 式和结构,作为铰接接头4在其座41内自由移动的结果,电极3可以 相对于壳2成一定角度,并相对于壳2移动。具体来说,依照优选但 非限制性的构造,电刺激装置1包括至少一对电极3和相应的壳2。 这例如在图2、 4、 5、 6中举例说明。在该构造中,盒子10连接不同 电极3的壳2。与患者治疗区域8接触的各个电极3使电路得以产生。 这种电路与电压或者电流发生器相连。优选地,所产生的电流是一种 交流脉冲电流。如图9所举例说明的,即使接近于面部的倾斜部位或 者突出部位,例如下巴、眉骨、前额,电刺激装置1也能使每个电极 3和治疗区域8之间的接触最佳化。然而,肌肉的电刺激装置l还可 以用在除面部以外的其他身体部位上。电极3包括在使用中在治疗区域8附近定位的第一部分31。电极 3还包括使第一部分31与铰接接头4连接的第二部分32。优选地,电极3的形状类似于蘑菇。第一部分31对应于蘑菇盖。 第二部分32对应于蘑菇茎。如附图所举例说明的,第一部分31包括 板状的顶部311。第一部分31包括在使用中相对于治疗区域8的第一表面310。所 述的第一表面310方便地设置成圆顶形。可选择地,第一表面310还 可以是平坦的。在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电极3可以和铰接接头4一起形成单 一主体的一部分。在可选择的构造中,电极3例如通过螺紋连接以可去除的方式与 铰接接头4连接。以这种方式,电极3可得以去除,并由另一个特别 成形以进行面部或者身体特定区域的治疗的电极3替换。铰接接头4和电极3都由导电材料制成。电极3优选地由不锈钢 或者镀镍黄铜制成。第一表面310由海绵状元件5覆盖,每次治疗前,元件5得到浸 泡以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优选地,所述的海绵状元件5在水中或 者另一种导电的液体中浸泡。海绵状元件5优选由纯纤维素制成,纯纤维素是一种保存水而不会产生任何类型的皮肤过敏的理想材料。就便宜和水不会弄脏治疗区域8而言,水的使用是非常优选的。海绵状元件5以可去除的方式与电极3的第一部分31连接。为了与电极3的第一部分31连接,海绵状元件5优选以不能去除的方式与支撑物51连接。支撑物51优选由PVC泡沫制成。海绵状元件5和支撑物51适当地通过工业粘结技术连接。对支撑物51进行适当地冲孔,以使其如图2和3所举例说明的那样围绕着电极3的第一部分31。海绵状元件5可以在弄脏或者用坏了的时候得到定期的替换。 由于支撑物51,海绵状元件5可得到简单并快速地替换。海绵状元件5还可以如此成形以致于其和皮肤之间有着大的接触表面,从而提高了治疗的舒适性。海绵状元件5和支撑物51相对于整个电刺激装置1具有相对低的成本,这种低成本还使得电刺激装置l每次用于新患者时能进行海绵状元件和支撑物的替换。这样会卫生。电刺激装置1包括位于分隔间21内的弹性装置6,弹性装置6使铰接接头4弹性地悬置。弹性装置6包括螺旋弹簧61。螺旋弹簧61由优选为金属的导电材料制成。螺旋弹簧61具有纵轴611。当治疗区域8的皮肤只被挤压时,铰接接头4可以滑入分隔间21,压缩弹性装置6,特别是螺旋弹簧61。对于每个电极3来说,电刺激装置1包括与螺旋弹簧61接触设置的导电体元件62。螺旋弹簧61借助于铰接接头4而与电极3电接触。导电体元件62优选包括环63,环63与导线64连接,而导线64与电源65连接。座41至少部分地由接近开口 22的壳2的内表面23形成。座41至少部分地由最接近于开口 22的螺旋弹簧61的弹簧圏610形成。铰接接头4可以绕螺旋弹簧61的纵轴611自由地旋转360度。因 此,电极3也可以绕螺旋弹簧61的纵轴611自由地旋转360度。如图1、 4、 5、 6所举例说明的,铰接接头4优选地是球窝接头。接近于开口 22的壳2的内表面23形成了铰接接头4的接触表面 230。优选地,铰接接头4通过螺旋弹簧61压在所述的接触表面230 上。接触表面230所构成的表面的形状与铰接接头4相匹配,并朝弹 簧61的纵轴611汇聚。铰接接头4优选为球窝接头,并且开口22是 圆形的。在这种情形下,开口 22的直径比铰接接头4的球的直径小。优选地,电极3依对称轴成形。电极3可以在操作圆锥体内移动。 圆锥体的顶点与铰接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刺激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壳(2),壳(2)形成内部分隔间(21)并包括至少一个开口(22);至少一个电极(3),电极(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开口(22)处的相应壳(2)的外部;该装置的特征在于,电极(3)与铰接接头(4)连接,铰接接头(4)至少部分地位于壳(2)的内部,并在该铰接接头的座(41)内移动,根据治疗区域(8)的解剖形式和结构,作为铰接接头(4)在其座(41)内自由移动的结果,电极(3)能相对于所述壳(2)成一定角度并相对于所述壳(2)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保利兹M瓦伦蒂尼
申请(专利权)人:沃皮耶斯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