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6488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0 04:00
一种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包括设置成排的深耕用气缸,所述深耕用气缸包括共轴线的活塞缸体和压力缸体,活塞缸体的顶端与压力缸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活塞缸体的断面轮廓与压力缸体的断面轮廓相似,活塞缸体的断面轮廓面积小于压力缸体的断面轮廓面积;中心位置的深耕用气缸位置最低,自中心位置向两侧方向,相邻两个深耕用气缸中,外侧深耕用气缸的活塞缸体侧壁贴合内侧深耕用气缸的压力缸体侧壁,外侧深耕用气缸的活塞缸体底端贴合内侧深耕用气缸的压力缸体顶端。结构简单可靠,外形结构兼顾动力的组合需要,能够形成作用力平面,形成可控的压力单元。由此改进中耕或深耕过程中的破土方式,与现有农用机电设备的结合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精耕细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气缸形成的深耕用气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压力气缸的机电控制形成往复运动的深耕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的农耕作业中,利用机电设备完成播种、施肥等已十分普遍。根据工艺需要,机电设备可以提供电功率、压力和吸力等不同类型的动力源。如公开号为CN203912608U,名称为“切秆施肥播种一体机”的农用机电设备,涉及切秆施肥播种农业机械,包括切秆机和播种机,切秆机的牵引杆与上挂杆分别连接拖拉机的牵引轴与升降杆,切秆机的动力轴连接拖拉机的变速箱;切秆机后部通过连接有施肥播种机;所述切秆机的切刀与施肥播种机的施肥犁腿及播种犁腿纵向位置前后呼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播种机前部加装切秆机,先行采用两组切刀反相交替切剁秸秆,从而可方便将玉米秸秆剁成长短适当的短节;一方面有利于秸秆营养的保留;一方面剁过的地块秸秆较短,为播种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是剁过的地块土壤比较疏松,干地保墒效果好,湿地利于地表风干,便于农作物的播种;施肥与播种质量高。如公开号为CN204598601U,名称为“一种阀门式多功能精量播种机”的农用机电设备,包括旋耕装置和施肥播种装置;旋耕装置的旋耕支架上装有风机;施肥播种装置由施肥播种机架、传动长轴、施肥器、精量播种器和动力地轮构成,施肥播种机架上装有施肥器;施肥器后端的施肥播种机架上装有传动长轴,传动长轴下方的施肥播种机架上通过安装架装有动力地轮,传动长轴与施肥器之间的施肥播种机架上装有精量播种器。该播种机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解决了现有精量播种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点播,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作业质量差等诸多问题。对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种子用量,降低种植成本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但是现有农用机电设备的机电传动虽然已利用传动轴、动力地轮带动犁头、锄头运动,同时协作完成播种施肥等工艺,但是在面对中耕、深耕时会对犁头的运动方向造成巨大阻力,会对机电设备的加固框架总成重大影响,并且造成播种施肥精度下降,消耗大量能源。通常的气缸包括缸筒形成的供活塞带动活塞杆往复运动的腔体,包括顶部的缸盖,沿气缸内腔体滑动的活塞和伸出气缸底端的活塞杆,缸盖用于设置必要的进出气通孔和过孔。气缸技术成熟,经改进与农用机电设备结合改进耕作方式提高农艺效率是有可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解决现有深耕装置不能在现有固定框架下、现有动力源设备承受能力和能耗水平下,提供较大动力完成农艺多样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包括设置成排的深耕用气缸,所述深耕用气缸包括共轴线的活塞缸体和压力缸体,活塞缸体的顶端与压力缸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活塞缸体的断面轮廓与压力缸体的断面轮廓相似,活塞缸体的断面轮廓面积小于压力缸体的断面轮廓面积;中心位置的深耕用气缸位置最低,自中心位置向两侧方向,相邻两个深耕用气缸中,外侧深耕用气缸的活塞缸体侧壁贴合内侧深耕用气缸的压力缸体侧壁,外侧深耕用气缸的活塞缸体底端贴合内侧深耕用气缸的压力缸体顶端。所述断面轮廓为边长等比矩形或等边菱形。所述活塞缸体顶端与压力缸体底端的固定连接位置贯通,形成固定通孔,固定通孔中固定同轴线的电磁铁,压力缸体的顶端开设进气通孔和出气通孔,活塞缸体的底端伸出共轴线的活塞杆,连接活塞杆的活塞的顶端固定嵌入软磁铁盘,活塞缸体和压力缸体,与活塞、活塞杆和电磁铁电绝缘。所述活塞杆的底端固定一个同轴线的强力弹簧,强力弹簧的底端固定一个同轴线的部件连接杆,部件连接杆的侧壁设置连接螺纹。所述部件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锥形头,所述锥形头为一圆锥,顶部在下,底部在上,在接近圆锥底部部分圆锥直径最大,然后圆锥直径递减,在圆锥底部设有同轴线的盲孔,盲孔中设置配合螺纹。本技术的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可以实现气源动力的蓄集,形成较大的爆发力,同时降低对安装本深耕用气缸的固定框架的冲击。外形结构兼顾动力的组合需要,能够形成较大的作用力平面,作用力平面中形成不同压力的、可控的压力单元。由此改进中耕或深耕过程中的破土方式,与现有农用机电设备的结合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精耕细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的深耕用气缸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的深耕用气缸的电磁铁的俯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的深耕用气缸的另一种外形轮廓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的深耕用气缸的再一种外形轮廓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的深耕用气缸的一种固定排列结构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的深耕用气缸的一种固定排列结构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的深耕用气缸与现有农用机电设备结合时的固定排列结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的一种大功率的竖直翻地施肥播种用结构;图9为本技术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的一种大功率的竖直翻地施肥播种用结构中承载盘的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的另一种大功率的竖直翻地施肥播种用结构;图11为本技术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的再一种大功率的竖直翻地施肥播种用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的深耕用气缸包括共轴线的活塞缸体101和压力缸体102,活塞缸体101和压力缸体102皆为中空的密闭柱体,各包括一个密闭腔体;活塞缸体101的容积与压力缸体102的容积相同,活塞缸体101的腔体内径是压力缸体102的内径的1/4~1/7;活塞缸体101的顶端与压力缸体102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位置贯通,形成固定通孔103;在固定通孔103中固定一个圆盘状的同轴线的电磁铁104,吸力方向由活塞缸体101朝向压力缸体102,电磁铁104底端固定圆盘状的缓冲铜片105,贯穿电磁铁104和缓冲铜片105均布导气通孔106;在压力缸体102的顶端或侧壁上,开设一个进气通孔107,开设一个出气通孔108,开设一个导线过孔,进气通孔107与正压力气源带有电磁阀的输出管路可靠连接,出气通孔108与负压力气源带有电磁阀的输入管路可靠连接,电磁铁104的控制导线穿过导线过孔连接控制电路,导线过孔将局部控制导线封闭在其中,保证压力缸体102的密闭性;在活塞缸体101的底端,开设共轴线的通孔,通孔中设置共轴线的活塞杆110,活塞杆110部分插入活塞缸体101中,活塞缸体101的腔体中滑动固定共轴线的活塞111,活塞111的底端固定连接活塞杆110的顶端,在活塞111的顶端固定嵌入软磁铁盘112;活塞缸体101和压力缸体102,与活塞111、活塞杆110和电磁铁104之间(涂覆电绝缘材料)形成电绝缘。本实施例的深耕用气缸在初始阶段活塞111与缓冲铜片105贴合,应用时,电磁铁104加电磁吸活塞111,进气通孔107输入正压力,电磁铁104持续加电,压力缸体102正压力上升,达到压力阈值后电磁铁104断电,活塞111将活塞杆110推出活塞缸体101,使活塞杆110获得巨大的推力。进气通孔107由电磁阀关闭,出气通孔108输入负压力,带动活塞111向缓冲铜片105移动贴合,活塞杆110随活塞111移动。这一控制过程形成往复运动,可以形成巨大的推力和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成排的深耕用气缸(100),所述深耕用气缸(100)包括共轴线的活塞缸体(101)和压力缸体(102),活塞缸体(101)的顶端与压力缸体(102)的底端固定连接,活塞缸体(101)的断面轮廓与压力缸体(102)的断面轮廓相似,活塞缸体(101)的断面轮廓面积小于压力缸体(102)的断面轮廓面积;中心位置的深耕用气缸(100)位置最低,自中心位置向两侧方向,相邻两个深耕用气缸(100)中,外侧深耕用气缸(100)的活塞缸体(101)侧壁贴合内侧深耕用气缸(100)的压力缸体(102)侧壁,外侧深耕用气缸(100)的活塞缸体(101)底端贴合内侧深耕用气缸(100)的压力缸体(102)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成排的深耕用气缸(100),所述深耕用气缸(100)包括共轴线的活塞缸体(101)和压力缸体(102),活塞缸体(101)的顶端与压力缸体(102)的底端固定连接,活塞缸体(101)的断面轮廓与压力缸体(102)的断面轮廓相似,活塞缸体(101)的断面轮廓面积小于压力缸体(102)的断面轮廓面积;中心位置的深耕用气缸(100)位置最低,自中心位置向两侧方向,相邻两个深耕用气缸(100)中,外侧深耕用气缸(100)的活塞缸体(101)侧壁贴合内侧深耕用气缸(100)的压力缸体(102)侧壁,外侧深耕用气缸(100)的活塞缸体(101)底端贴合内侧深耕用气缸(100)的压力缸体(102)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面轮廓为边长等比矩形或等边菱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肥播种的深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体(101)顶端与压力缸体(102)底端的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臣达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鑫富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