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自保温墙板复合外保温节能墙体系统,其组成包括墙体钢骨架、预制自保温墙板和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及板材连接件;所述装配式保温节能墙体系统,通过自保温墙板、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全工厂化预制,减少了现场作业量,降低施工环境污染、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通过墙体自保温复合外保温的方式,在保证墙体保温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墙体厚度,提高了建筑使用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保温墙体构造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自保温墙板复合外保温节能墙体构造体系。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造墙体时大部分施工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建筑墙体通常采用砌筑或现场浇筑的方式,外墙外保温施工方式多为现场粘贴或锚固保温材料,该施工方式所需人工较多、劳动强度大、建筑效率低、施工速度慢,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以及噪声污染,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不可重复利用。随着建筑节能领域技术标准的提高,在严寒地区,为达到建筑节能标准必须增加保温层厚度,保温层重量也随之增加,导致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繁琐,工作量大,并且建筑使用面积大大减小,因此传统外保温外墙系统难以适应建筑节能标准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保温节能墙体系统,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污染、降低墙体厚度、提高墙体保温性能、提高建筑使用面积。所述墙体系统特别适用于框架结构建筑。一种装配式自保温墙板复合外保温节能墙体系统,其组成包括墙体钢骨架、预制自保温墙板和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及板材连接件;所述墙体钢骨架由竖向T型钢骨架、竖向角钢骨架和横向角钢过梁构成;所述墙体系统安装于由上框架梁、下框架梁、左框架柱和右框架柱组成的墙体框架中;所述竖向T型钢骨架和竖向角钢骨架的长度为上框架梁和下框架梁之间的净距,并以预制自保温墙板宽度为模数,等距分布于左框架柱和右框架柱之间;所述竖向T型钢骨架设置于两块预制自保温墙板之间;在墙体门和窗洞口两侧设置竖向角钢骨架,窗洞口上下沿和门上沿设置横向角钢过梁;所述横向角钢过梁的长度和对应的门窗洞口宽度一致,并通过L型截面金属连接件与对应的门窗洞口两侧的竖向角钢骨架连接;所述相邻两个竖向T型钢骨架或相邻竖向T型钢骨架与竖向角钢骨架之间形成的凹槽朝向建筑室内一侧;所述预制自保温墙板由室内一侧安装于相邻两个竖向T型钢骨架或相邻竖向T型钢骨架与竖向角钢骨架之间的凹槽内;所述竖向T型钢骨架、竖向角钢骨架与上框架梁和下框架梁以焊接或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预制自保温墙板上下两端通过L型截面连接件与上框架梁和下框架梁连接,预制自保温墙板与竖向T型钢骨架和竖向角钢骨架之间的缝隙采用专用砂浆灌缝;所述预制自保温墙体朝向建筑室外一侧采用专用砂浆找平,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通过粘结砂浆黏贴在基层墙体上,两块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间缝隙嵌填填充材料,再用耐候型密封胶填平接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装配式自保温墙板复合外保温节能墙体系统通过墙板、保温装饰一体板的全工厂化预制,保证了建筑的结构安全和质量,减少了现场作业量,降低施工环境污染、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通过装配式自保温墙板复合外保温的方式,在保证墙体保温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墙体厚度,提高了建筑使用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装配式自保温墙板复合外保温节能墙体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墙体框架与墙体钢骨架示意图图3是预制自保温墙板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自保温复合外保温节能墙体系统的构造示意图其中,1为竖向T型钢骨架,2为竖向角钢骨架,3为横向角钢过梁,4为预制自保温墙板,5为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6为上框架梁,7为下框架梁,8为高强螺栓,9为L型截面金属连接件,10为L型截面连接件,11为专用砂浆,12为填充材料,13为耐候型密封胶,14为墙体钢骨架,15为螺钉,16为锚固件,17左框架柱,18右框架柱,19门洞口,20窗洞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自保温墙板复合外保温节能墙体系统,以便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施工产生的污染,降低墙体厚度,提高外墙保温性能。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墙体系统,安装于由框架梁和框架柱组成的墙体框架内,其组成包括墙体钢骨架、预制自保温墙板4和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5及板材连接件。墙体框架是工程前期已经构筑好的楼体框架中用于安装墙板的位置,其可以为钢框架或钢筋混凝土框架,通常情况下呈矩形。上框架梁6和下框架梁7连接左框架柱17和右框架柱18。如图1所示,墙体钢骨架包括竖向T型钢骨架1、竖向角钢骨架2和横向角钢过梁3。竖向T型钢骨架1和竖向角钢骨架2的长度为上框架梁6和下框架梁7之间的净距,并以预制自保温墙板4的宽度为模数,等距分布于左框架柱17和右框架柱18之间,如图2所示,其中竖向角钢骨架2设置于门窗洞口两侧,相邻两个竖向T型钢骨架1或相邻竖向T型钢骨架1与竖向角钢骨架2之间形成的凹槽朝向建筑室内一侧;窗洞口20上下沿和门洞口19上沿设置横向角钢过梁3,其长度和对应的洞口宽度一致。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竖向T型钢骨架1和竖向角钢骨架2两端均设有矩形钢板连接件,矩形钢板连接件在工厂制造时焊接在竖向T型钢和竖向角钢两端,并预留孔洞,矩形钢板连接件的长度不小于竖向T型钢骨架1和竖向角钢骨架2截面的腹板长度,宽度不小于竖向T型钢骨架1和竖向角钢骨架2截面的翼缘长度。竖向T型钢骨架1和竖向角钢骨架2与上框架梁6、下框架梁7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如钢框架可将竖向T型钢骨架1和竖向角钢骨架2两端分别与上下钢框架梁焊接或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如钢筋混凝土框架,可将竖向T型钢骨架1和竖向角钢骨架2两端分别与上下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与竖向钢骨架对位预埋的钢板焊接固定,高强螺栓8至少应选用大六角头高强螺栓。在门窗洞口处,竖向角钢骨架2与横向角钢过梁3连接方式有多种,如将横向角钢过梁3两端与竖向角钢骨架2进行焊接固定;还可以通过L型金属连接件9用螺钉15将横向角钢过梁3与竖向角钢骨架2固定。如图2所示。将预制自保温墙板4由室内一侧吊装在相邻两个T型钢或相邻T型钢与角钢之间形成的凹槽内,如图3所示,通过螺钉15将L型截面连接件10与预制自保温墙板4两端固定,再通过高强螺栓8将L型截面连接件10和预制自保温墙板4固定在上框架梁6和下框架梁7上。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不设置门窗洞口的墙体,预制自保温墙板4应从一侧按顺序吊装至另一侧并进行固定,设置门窗洞口的墙体,预制自保温墙板4应从门窗洞口向两侧吊装固定。将相邻的预制自保温墙板4的接缝处、预制自保温墙板4与竖向T型钢骨架1和竖向角钢骨架2的接缝处、预制自保温墙板4与横向角钢过梁3的接缝处进行专用砂浆11勾缝处理,并在预制自保温墙板4外侧使用专用砂浆11找平。将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5从室外一侧由下至上吊装在墙体外侧并固定,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5吊装时两块板之间预留5mm—10mm宽的接缝,并在接缝中嵌填填充材料12,再用耐候型密封胶13填平整条接缝。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5的固定方式有多种:若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5外饰面为金属雕花板等单位质量较轻的材料,可采用专用砂浆11直接将其粘贴在墙体外表面;若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5外饰面为石材等单位质量较重的材料,可采用专用砂浆11粘贴并使用锚固件16将其固定在外墙外表面形成复式固定模式,如图4所示。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自保温墙板复合外保温节能墙体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施工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自保温墙板复合外保温节能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墙体钢骨架、预制自保温墙板(4)和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5)及板材连接件;所述墙体钢骨架由竖向T型钢骨架(1)、竖向角钢骨架(2)和横向角钢过梁(3)构成;所述墙体系统安装于由上框架梁(6)、下框架梁(7)、左框架柱(17)和右框架柱(18)组成的墙体框架中;所述竖向T型钢骨架(1)和竖向角钢骨架(2)的长度为上框架梁(6)和下框架梁(7)之间的净距,所述竖向T型钢骨架(1)设置于两块预制自保温墙板(4)之间;在墙体门洞口(19)和窗洞口(20)两侧设置竖向角钢骨架(2),窗洞口(20)上下沿和门洞口(19)上沿设置横向角钢过梁(3);所述横向角钢过梁(3)的长度和对应的洞口宽度一致,并通过L型截面金属连接件(9)与对应的洞口两侧的竖向角钢骨架(2)连接;相邻两个竖向T型钢骨架(1)或相邻竖向T型钢骨架(1)与竖向角钢骨架(2)之间形成的凹槽朝向建筑室内一侧;所述预制自保温墙板(4)由室内一侧安装于相邻两个竖向T型钢骨架(1)或相邻竖向T型钢骨架(1)与竖向角钢骨架(2)之间的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自保温墙板复合外保温节能墙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墙体钢骨架、预制自保温墙板(4)和预制保温装饰一体板(5)及板材连接件;所述墙体钢骨架由竖向T型钢骨架(1)、竖向角钢骨架(2)和横向角钢过梁(3)构成;所述墙体系统安装于由上框架梁(6)、下框架梁(7)、左框架柱(17)和右框架柱(18)组成的墙体框架中;所述竖向T型钢骨架(1)和竖向角钢骨架(2)的长度为上框架梁(6)和下框架梁(7)之间的净距,所述竖向T型钢骨架(1)设置于两块预制自保温墙板(4)之间;在墙体门洞口(19)和窗洞口(20)两侧设置竖向角钢骨架(2),窗洞口(20)上下沿和门洞口(19)上沿设置横向角钢过梁(3);所述横向角钢过梁(3)的长度和对应的洞口宽度一致,并通过L型截面金属连接件(9)与对应的洞口两侧的竖向角钢骨架(2)连接;相邻两个竖向T型钢骨架(1)或相邻竖向T型钢骨架(1)与竖向角钢骨架(2)之间形成的凹槽朝向建筑室内一侧;所述预制自保温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东,山如黛,石佳明,侯宪治,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