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天生专利>正文

一次性自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6270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一次性自动注射器,包括针头、针水筒,内塞,其特征在于针水筒前端有调整套(4),外部有外管(5),外管上有控制钮(8)和挂钩(9),挂钩和针水筒上端有一弹性材料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射器能准确控制注射点,注射深浅度随需要调节,进针速度快而不痛,不需专门技能都能给自已或别人打针。适用于肌肉注射、穴位注射、皮下注射等,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医疗单位。(*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次性自动注射器。现有的注射器是由针头、针水筒和内塞构成。其存在的不足是1、要经过规训练和教育出来的护才会使用。2、掌握技巧熟练者打针不痛,反之则很痛。3、注射深浅部位难以准确控制。如打胸、背、腰、腹部穴位注射,用力过猛,打得太深会伤及脏腑。如皮肤松软者,护士用力过猛时,针头会打得太深,甚至打到骨头上。又如皮肤没绷紧或遇皮肤太硬,或打针过多者,难打进去,有时会打得太浅,要再用力推一推才到一定度,打得太浅时,针水吸收不好,常见打针处的一小包,患者痛觉明显,重时会局部感染。4、不注意时,会有打偏部位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不足的,不需专门技能都能准确方便地进行注射的一次性自动注射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次性自动注射器包括针头、针水筒,内塞,其特征在于针水筒前端有调整套,外部有外管,外管上有控制钮和挂钩,挂钩和针水筒上端有一弹性材料连接。调整套与外管螺纹联接,针头与针水筒螺纹联接。挂钩和针水筒上端用皮筋连接。本技术的注射器能准确控制注射点,注射深浅度随需调节,进针速度快而不痛,不需专门技能都能给自己和别人打针。适用于肌肉注射、穴位注射、皮下注射等,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医疗单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头,2-针套,3-针水筒,4-调整套,5-外管,6-内塞,7-外包装套,8-控制钮,9-挂钩,10-皮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但不限于附图所示。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注射器主要由针头1、针水筒3,内塞6,针水筒前端的调整套4和外部的外管5构成。外管上有控制钮8和挂钩9,挂钩和针水筒上端有一弹性材料皮筋10连接。调整套4与外管5螺纹联接,针头1与针水筒3螺纹联接。本注射器采用透明材料,可制成一次性的注射器。使用时,撕开无菌保护袋,将针头扭紧在针水筒上,根据所要的注射深度,将调整套调整到所需位置,拉动针水管到控制钮位置,将控制钮卡住针水筒不动,选取注射部位,将调整套前端直接压在皮肤上,按下控制扭,靠皮筋的拉力使针水筒带针头射入皮肤内,其注射部位准确,深度准确。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自动注射器,包括针头、针水筒,内塞,其特征在于针水筒前端有调整套(4),外部有外管(5),外管上有控制钮(8)和挂钩(9),挂钩和针水筒上端有一弹性材料连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调整套与外管螺纹联接,针头与针水筒螺纹联接。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挂钩和针水筒上端用皮筋(10)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一次性自动注射器,包括针头、针水筒,内塞,其特征在于针水筒前端有调整套(4),外部有外管(5),外管上有控制钮(8)和挂钩(9),挂钩和针水筒上端有一弹性材料连接。本技术的注射器能准确控制注射点,注射深浅度随需要调节,进针速度快而不痛,不需专门技能都能给自己或别人打针。适用于肌肉注射、穴位注射、皮下注射等,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医疗单位。文档编号A61M5/178GK2376305SQ9923185公开日2000年5月3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谢天生, 谢恭睿 申请人:谢天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自动注射器,包括针头、针水筒,内塞,其特征在于针水筒前端有调整套(4),外部有外管(5),外管上有控制钮(8)和挂钩(9),挂钩和针水筒上端有一弹性材料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天生谢恭睿
申请(专利权)人:谢天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