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降无人机自主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4905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8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伞降无人机自主回收方法,将降落地点、进入角和回收高度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自动规划并执行回收航线;接近回收点时,将发动机停车后的运动划分为滑行段、拉停段、漂移段,飞控程序自动查询当时无人机重量、速度、海拔高度、风场等条件,计算出停车、开伞位置;自主执行停车、开伞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使伞降模型能适应从低海拔直至青藏高原5000千米以上的所有海拔高度,降低了对飞行控制精度、时间准确度的要求,提高了回收精度,节省了对测风设备及人员的需求,免除了人员的测风、计算、操纵负担,使无人机操纵变得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1610239808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降无人机自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将设定的降落点D0(x0,y0)、回收高度H、进入角A与回收指令发送给无人机;步骤2、从降落点D0(x0,y0)向进入角A的反方向(A+180°)延伸3km,作为降高点D1,无人机绕降高点D1盘旋降低到回收高度H,再沿航线飞向D0(x0,y0);步骤3、距离降落点D0(x0,y0)2km时,查询当前无人机重量m、空速v、当地海拔高度H0、风速vw和风向Aw;步骤4、将回收阶段划分为滑行段、拉停段和漂移段;所述滑行段t1是从发动机停车到降落伞打开前的时间段,滑行段无人机的高度下降dH1=0,水平前进距离L1=vt1+vwt1cos(A‑Aw);所述拉停段t2是从伞舱盖打开到无人机空速降为零的时间段,拉停段无人机的高度下降dH2,前冲距离L2=L2′+L2″,其中,L2′是无风情况下前冲距离,v0为开伞时真空速,L2″是风对前冲距离的影响,L2″=vwt2cos(A‑Aw);所述漂移段t3是无人机在降落伞牵引下匀速下降,直至落地的时间段,漂移段无人机水平运动方向相对空气运动为零,距离L3=vwt3;其中,下降时间t3=(H‑dH1‑dH2)/VL,下降速度VL由降落时垂直方向的受力mg=0.5VL2ρCA决定,g为重力加速度,ρ为空气密度,C为降落伞阻力系数,A为降落伞面积;步骤5、根据预定降落点D0(x0,y0)反推出开伞后无人机需要前冲到的最远点D4(x,y),其中,x=x0+dx,y=y0+dy,dx=L3cos(Aw+180),dy=L3sin(Aw+180);步骤6、从飞机当前位置,直线飞向D4(x,y)点;在与D4(x,y)点距离为L1+L2的D2点发动机停车,与D4(x,y)点距离为L2的D3点开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华贺若飞赵娜肖佳伟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