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医用注射针,它包括护套、针管、针座、安全防护壳、弹簧片和压板,其中:安全防护壳包括开口腔,该开口腔内壁形成为两级阶梯形的上、下堆物层,下层搁置一弹簧片,上层嵌置压板,弹簧片在开口腔下层内在外力的作用下偏置成针管可穿过其通孔,而外力去掉时,该弹簧片在偏置释力的作用下其通孔位移而与针管错开;护套为一开启式护套,包括一包覆部分开口腔外壁的拔座和一容置针管的拔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加工简单、便于安装的弹簧片,装配后整体体积小,包装、运输成本小;采用开启式护套,可以消除已有注射针在拔去护套的过程中造成针头锁住无法使用的现象,降低了使用成本;采用减少注塑部件数目而实现在制造上低成本。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形成产业化和商品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针,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医用注射针。
技术介绍
自从使用一次性的医用器械以来,大量废弃的器械带来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使用后的带针器械经常刺伤医护人员,导致患者身上的病毒或细菌随着使用后的器械传染给医护人员,从而造成医护人员染病甚至死亡。这些事件各国常有听闻。目前由于艾滋病、肝炎及其他严重血液疾病的敏感性,针头意外刺伤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此可见,带针器械的针头扎伤医务人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本申请人曾在申请日为2002年3月29日、专利申请号为02111197.9、专利技术名称为“安全医用针装置”中公开了一种注射针,就是用以以消除或减少这种危险性。如图1(a)-(c)所示,该注射器包括一护套1、一针管2、一偏置件3、一安全防护壳4和一针座5。在接近针头21的针管2的外表面有一凸起的其最大尺寸大于针管其余部分外径的凸缘,以形成针管止动部22。安全防护壳4包括三个在针管出口44与针管入口45之间的针管2可穿过的空腔、以及一防护壳止动部,它们依次是一靠近其出口44的偏置件腔41,随后是横截面小于偏置件腔41的防护腔42、防护壳止动部46和靠近针管入口45的针座腔43。防护壳止动部46,即防护腔42与针座腔43之间的缩颈部上套置的一翻边套管46a,可使针管2可在其中往复移动,但针管止动部22被卡住在翻边套管46a的顶部。偏置件3容纳在防护壳4的偏置件腔41中,该偏置件3有一可使针管2包括针管止动部22在其中移动的通孔31,当偏置件3在外力作用下如护套1的作用下处在如图1(a)所示的偏置状态时,针管2可穿过通孔31,或该通孔31与针管2轴向对齐而使针管2穿过其中,当偏置件3被释放时,如拔掉护套1,在偏置件3释力的作用下该通孔31如图1(b)所示与针管2错位,使针管2不能穿过其中。使用注射器时,将针的护套1拔去。使用完毕之后,使安全防护壳4脱离针座5朝针头21方向移动,当针头21和针管止动部22退到防护壳4的防护腔42内时,由于针管止动部22的外凸缘的最大尺寸大于翻边套管46a的内径,所以当针头21和针管止动部22退到如图1(b)所示的防护腔42内时,防护壳4再也不能朝针头21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由于针管2脱离偏置件3,偏置件3通过释放口411移位,使偏置件3的通孔31偏离针管21。如此,针管的针头21被限定在防护壳4的防护腔42内,即针头21再也不能暴露在安全防护壳4的外面。上述的注射针,虽然用后其针管的针头21能被限定在防护壳4的防护腔42内,达到避免针头意外刺伤人体的目的,但是,其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提出了使用弹性偏置件3的概念,至于该弹性偏置件3为何种实施结构才能使整体加工简单、安装方便、且装配后整体体积小,却一直是悬而未决的事;另一方面,由于针的护套1采用的是一般圆柱状型式,这样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即,在拔去护套1的过程中,过大的拔脱力极易使安全防护壳4误动作,提前朝针头21方向移动并封闭,造成针头无法使用,从而产生了使用时报废率高的现象,使用户的使用成本提高。而众所周知,商品化可行性取决于产品制造成本。而使用注射针的类似医院场所,其采购决定受价格的影响极大。上述不尽完善的注射针,难以降低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因此,缺少价格优势,至今未能形成加工产业化和市场商品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医用注射针,它具有使用方便、整体加工简单、安装方便、装配后整体体积小、以及制造成本低廉、便于形成产业化和商品化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安全医用注射针,它包括一护套、一在接近针头的外表面有一向外凸起的针管止动部的针管、一将该针管针尾安装在其中的针座、一针管可穿过其中的安全防护壳、以及一针管和针管止动部可在其通孔中移动的偏置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针管和针管止动部可在其通孔中移动的压板,其中所述偏置件是一弹簧片;所述安全防护壳依次包括一设置在其顶部的开口腔、一横截面小于该开口腔的防护腔、一防护壳止动部和一与针座配合的针座腔,其中该防护壳止动部的尺寸小于针管止动部的最大尺寸,使针管可在其中往复移动,但针管止动部被卡住在其顶部;该开口腔内壁形成为两级阶梯形的上、下堆物层,下层搁置一弹簧片,上层通过该开口腔内壁设有的浅槽嵌置压板;所述的弹簧片在所述开口腔下层内在外力的作用下偏置成针管可穿过其通孔,而外力去掉时,该弹簧片在偏置释力的作用下其通孔位移而与所述针管错开;所述护套为一开启式护套,包括一包覆部分所述开口腔外壁的拔座和一与该拔座一体成型的容置所述针管的拔片。上述的安全医用注射针,其中防护壳止动部为所述防护腔与针座腔之间的缩颈部,其与所述的防护壳为一整体。上述的安全医用注射针,其中防护壳止动部为一套置在所述防护腔与针座腔之间的缩颈部中的T型套管。上述的安全医用注射针,其中开启式护套的开启程度为一半,即其拔座包覆半个所述开口腔外壁,其拔片为半开式拔片。上述的安全医用注射针,其中安全防护壳可以是两半对合固定连接而成。上述的安全医用注射针,其中针管止动部为圆形凸缘、非圆形凸缘和至少一个凸起的三者之一。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即弹性偏置件为一种弹簧片,不仅加工简单,便于安装,且装配后整体体积小,包装、运输成本小。另外,采用开启式护套,其拔脱方向与针头方向垂直,可以消除已有注射针在拔去护套的过程中易使安全防护壳误动作(即提前朝针头方向移动并封闭)而造成针头锁住无法使用的现象,降低了使用成本。另外,在制造上通过减少了注塑部件数目而实现低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和安全的优点,尤其便于形成产业化和商品化。附图说明图1(a)-(c)示出了现有安全医用注射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全医用注射针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安全医用注射针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即一种安全医用注射针,它包括一护套1′、一针管2、一针座5、一安全防护壳4′、一弹簧片3′、T型套管46a′以及一压板6。针管2在接近针头21的外表面有一向外凸起的针管止动部22,针管止动部22为圆形凸缘、非圆形凸缘和至少一个凸起的三者之一,针尾23安装在针座5中。针管2穿过安全防护壳4′,针管2和针管止动部22可在一弹簧片3′的通孔31′以及压板6的通孔61中移动。安全防护壳4′依次包括一设置在其顶部的开口腔41′、一横截面小于该开口腔41′的防护腔42、一防护壳止动部46′和一与针座5配合的针座腔43。该防护壳止动部46′为一套置在防护腔42与针座腔43之间的缩颈部中的T型套管46a′,该T型套管46a′管身的直径小于针管止动部22的最大尺寸,使针管2可在其中往复移动,但针管止动部22被卡住在其T型顶部;该开口腔41′内壁形成为两级阶梯形的上、下堆物层,下层搁置一弹簧片3′,上层通过该开口腔41′内壁设有的浅槽41a′嵌置压板6。在外力的作用下,弹簧片3′在开口腔41′下层内偏置成针管2可穿过其通孔31′,而外力去掉时,该弹簧片3′在偏置释力的作用下其通孔31′位移而与所述针管2错开,使针管2不能穿过其通孔31′。护套1′为一开启式护套,开启程度为一半,包括一包覆半个开口腔41′外壁的拔座1b和一与该拔座1b一体成型的容置针管2的半开式拔片1a。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医用针的装配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医用注射针,它包括一护套、一在接近针头(21)的外表面有一向外凸起的针管止动部(22)的针管(2)、一将该针管针尾(23)安装在其中的针座(5)、一针管(2)可穿过其中的安全防护壳、以及一针管(2)和针管止动部(22)可在其通孔中移动的偏置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针管(2)和针管止动部(22)可在其通孔(61)中移动的压板(6),其中:所述偏置件是一弹簧片(3′);所述安全防护壳(4′)依次包括一设置在其顶部的开口腔(41′)、一横截面小于该开口腔( 41′)的防护腔(42)、一防护壳止动部(46′)和一与针座(5)配合的针座腔(43),其中:该防护壳止动部(46′)的尺寸小于针管止动部(22)的最大尺寸,使针管(2)可在其中往复移动,但针管止动部(22)被卡住在其顶部; 该开口腔(41′)内壁形成为两级阶梯形的上、下堆物层,下层搁置一弹簧片(3′),上层通过该开口腔(41′)内壁设有的浅槽(41a′)嵌置压板(6);所述的弹簧片(3′)在所述开口腔(41′)下层内在外力的作用下偏置成针管(2)可穿过 其通孔(31′),而外力去掉时,该弹簧片(3′)在偏置释力的作用下其通孔(31′)位移而与所述针管(2)错开;所述护套为一开启式护套(1′),包括一包覆部分所述开口腔(41′)外壁的拔座(1a)和一与该拔座一体成型的容置所述针管(2 )的拔片(1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