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世华专利>正文

负压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3016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器,属于医用创口引流的器具。该引流器封闭型瓶顶上竖立连为一体并通向瓶内的引流管和负压管,分别配备可装拆的管塞,瓶体标有容积刻度,引流瓶外壁上部连接便于悬挂的挂卡。应用这种引流器,将开放式自然引流变为封闭式负压动力引流,减少术后并发病,该引流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采用塑料制做。(*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引流器,属于医用外科创口引流的器具。外科术后创口引流,通常是将引流胶管从创口内引出体外,外敷敷料,即开放式引流。通常敷料被引流液浸润,容易造成创口感染,若引流液较多,需随时更换敷料,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变自然开放式引流为闭合性负压引流的可随身携带的负压引流器,因此,本技术是有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本技术是按如下构思设计的。在封闭型的引流瓶顶上竖立与之连接成为一体的通向引流瓶内的引流管和负压管,并可分别安装管塞。为避免引流胶管滑脱,引流管呈135度至150度夹角弯曲,瓶内抽吸成负压。使用时拔除引流管塞,接病人创口引流胶管,创口内积液可吸引至引流瓶内。瓶内负压不足时拔开负压管塞,用大容量针管经负压管抽吸成负压,加盖负压管塞,即形成动力负压引流。引流瓶体标有容积刻度,采用无色透明塑料制做的引流瓶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计量引流液量,瓶体外壁上部连接挂卡,可将引流器悬挂于腰带或周围的设备上。这样设计的引流器成为负压动力闭合引流器,引流通畅,缩短了引流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周期,降低医疗费用,使用方便,利于随身携带,可供一次性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做进一步描述。附图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圆柱形引流瓶①体上标有容积刻度,供计量引流液量。引流瓶①顶为封闭型,顶上分别竖立与之连为一体的二支均为145度夹角弯曲的同心圆引流管②,可同时分别接两条引流胶管。引流管②外口配备可装拆的引流管塞③,其内口通向引流瓶①内。负压管④稍长于引流管②,管壁较薄,内口通向引流瓶①,外口边沿经连为一体的系带⑤连接可装拆的负压管塞⑥。引流瓶①上部外壁连接与其长轴平行的条形挂卡⑦的上端,为加强挂卡的强度其基部连接处加宽,挂卡⑦与瓶体间有空隙,另一端游离,且有45度前曲脚,便于插挂。根据病情需要,引流液量的多少,可制成容积不同、大小不等的负压引流器,如500ml、200ml、100ml等。引流瓶体也可制成长方形圆角瓶,或椭圆、腰圆筒状瓶,或异形瓶体。采用无色透明塑料制做。使用过程中更换引流瓶时切勿倒置,并应使之低于引流创口的高度。经临床使用200ml的负压引流器,持续负压引流2-3天,通常每24小时引流液量少于20ml可拆除引流。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权利要求一种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封闭型的长方形,或圆柱形,或异形的引流瓶①顶上,竖立与之连为一体的通向引流瓶①内的引流管②和负压管④,引流管②呈135-150度夹角弯曲,且其外口可安装引流管塞③,负压管④外口经系带⑤连接负压管塞⑥,引流瓶①壁标有容积刻度,瓶壁上部连接挂卡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器,属于医用创口引流的器具。该引流器封闭型瓶顶上竖立连为一体并通向瓶内的引流管和负压管,分别配备可装拆的管塞,瓶体标有容积刻度,引流瓶外壁上部连接便于悬挂的挂卡。应用这种引流器,将开放式自然引流变为封闭式负压动力引流,减少术后并发病,该引流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采用塑料制做。文档编号A61M27/00GK2094357SQ9120946公开日1992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张世华, 王德元 申请人:张世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封闭型的长方形,或圆柱形,或异形的引流瓶①顶上,竖立与之连为一体的通向引流瓶①内的引流管②和负压管④,引流管②呈135-150度夹角弯曲,且其外口可安装引流管塞③,负压管④外口经系带⑤连接负压管塞⑥,引流瓶①壁标有容积刻度,瓶壁上部连接挂卡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世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