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清专利>正文

自动打火型保健拔火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234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自动打火型保健拔火罐,它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在罐体一侧设有自动打火装置,罐体壁上有孔,导火线通过孔一端与自动打火装置连接,另一端接于罐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点燃简便,火焰可随意控制,不会烧灼皮肤,使用方便和卫生,效果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自动打火型保健拔火罐。拔火罐是我国民间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所采用的简便易行且疗效比较理想的传统的治疗手段,历史虽然比较悠久,但所用工具并无太大的发展,一般为陶罐或玻璃罐,用法是将点燃的火放入罐内,燃尽罐内空气,然后扣在皮肤上,使罐内造成负压,将体内毒火拔出,达到治病的目的。传统的拔火罐虽然简单,但使用不方便,点火方式比较原始,火焰大小不易控制,火焰大时易烧灼皮肤,给病人带来痛苦,火势小则吸力不大,效果欠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点燃简便,火焰可随意控制,不会烧灼皮肤,使用方便和卫生,效果好的自动打火型保健拔火罐。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打火型保健拔火罐,它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一侧设有自动打火装置2,罐体1壁上有孔3,导火线4通过孔3,一端与自动打火装置2连接,另一端接于罐体1内;罐体1内顶部设有磁铁5,导火线4通过金属接触头6与磁铁5相接;所述自动打火装置2上设有打火开关7。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或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罐体1,自动打火装置2,孔3,导火线4,磁铁5,金属接触头6,打火开关7。如图所示,一种自动打火型保健拔火罐,它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一侧设有自动打火装置2,罐体1壁上有孔3,导火线4通过孔3,一端与自动打火装置2连接,另一端接于罐体1内;罐体1内顶部设有磁铁5,导火线4通过金属接触头6与磁铁5相接;所述自动打火装置2上设有打火开关7。使用时,接动打火开关,使自动打火装置工作,通过导火线,使自动打火装置的点火端发出火花,气体通过导火线传入罐体内,罐内即行点燃火焰。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点燃简便,火焰可随意控制,不会烧灼皮肤,使用方便和卫生,效果好。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打火型保健拔火罐,它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一侧设有自动打火装置2,罐体1壁上有孔3,导火线4通过孔3一端与自动打火装置2连接,另一端接于罐体1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火型保健拔火罐,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顶部设有磁铁5,导火线4通过金属接触头6与磁铁5相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火型保健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打火装置2上设有打火开关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自动打火型保健拔火罐,它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在罐体一侧设有自动打火装置,罐体壁上有孔,导火线通过孔一端与自动打火装置连接,另一端接于罐体内。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点燃简便,火焰可随意控制,不会烧灼皮肤,使用方便和卫生,效果好等优点。文档编号A61M1/08GK2277782SQ96242008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4日专利技术者杨清 申请人:杨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打火型保健拔火罐,它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一侧设有自动打火装置2,罐体1壁上有孔3,导火线4通过孔3一端与自动打火装置2连接,另一端接于罐体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
申请(专利权)人:杨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