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酱灭菌器,涉及食品加工灭菌机械,尤其适用于面酱、豆酱等各类半流体状大酱的灭菌,包括卧式安装的机壳,机壳内设有同轴安装的筒体和由电动机经联轴器和主轴驱动旋转的绞龙,使机壳内腔形成环形的内输料仓和外蒸汽仓,并蒸汽仓由带有通孔的隔板分隔成多腔室结构;酱料通过设在机壳一侧的进料斗进入输料仓,在绞龙旋转下使酱料在螺旋面作用下定量流动,在设在机壳另一侧的蒸汽加热装置、安全装置的控制下输入的蒸汽,形成逆向热交换,达到加热、灭菌目的,最后由出料口排出,冷凝水由疏水阀排出,该灭菌器结构紧凑、传动平稳、自动化程度高、热利用率高、易拆卸实现对物料内腔和绞龙清洗。(*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灭菌机械,尤其是适用于半流体状的面酱、豆酱等各类物料的灭菌设备。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大酱灭菌器,包含由支架支撑卧式安装的机壳,机壳上设有与其相连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安全装置,机壳内设有安装在筒体内由电动机驱动旋转的绞龙,绞龙筒体上设有进料斗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筒体、绞龙同轴安装,形成2个环形的内输料仓和外蒸汽仓,且蒸汽仓沿轴向安装多个带有通孔的隔板,将蒸汽仓分隔成多腔室结构,蒸汽加热装置与出料口同侧安装,相对于另一侧的进料斗形成逆向热交换的加热、灭菌设备。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包括蒸汽进管,在蒸汽进管上设置供气压力表,及其两侧设有调节用的阀,蒸汽进管的另一端通过设在机壳上的进汽管与蒸汽仓相通。所述的安全装置包括设在机壳上方、与蒸汽仓相通的安全阀和蒸汽压力表。相对蒸汽加热装置的另一侧的机壳下方设有与蒸汽仓相通的排水管和疏水阀。所述的机壳外包复有保温层。所述的绞龙由相固定的绞龙轴和螺旋叶片组成。所述的绞龙轴两端分别以轴承座中的轴承和后轴座中的轴瓦支承,轴承座和后轴座分别固定在绞龙筒体两侧端部的端盖内。所述的电动机与绞龙之间设有传动连接的联轴器和相连的主轴,主轴与绞龙是可轴向分离的传动连接。所述的主轴与轴承座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的出料口处设有温度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电动机驱动的绞龙螺旋推进机构和逆向热交换原理,使需要加热灭菌的大酱物料在螺旋推进送料的过程中受到逆向而来的热蒸汽的交换接触达到加热灭菌目的,由于多腔蒸汽仓换热,故热利用率高,设备结构紧凑,传动平稳,自动化程度高,克服了原始加热灭菌的不卫生、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等缺陷;同时由于绞龙与主轴之间的可轴向分离连接,使物料内腔和绞龙拆洗方便。图2为附图说明图1的A处放大图。蒸汽加热装置包括有一与蒸汽发生设备相连的蒸汽进管16,在蒸汽进管上设有供汽压力表14及其两侧调节供气压力大小的阀13、15,蒸汽进管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在机壳上的进汽管12,通过该进汽管与机壳内的蒸汽仓相通。安全装置包括设在机壳上方、与蒸汽仓相通的安全阀10和蒸汽压力表11,通过它们来控制蒸汽仓内的蒸汽压力,以便调节进入蒸汽仓内的蒸汽量,确保灭菌器在设定的安全蒸汽压力下工作。机壳6内设有安装在筒体20内的绞龙7,绞龙由绞龙轴25和焊接轴上的螺旋叶片22组成,且机壳、筒体、绞龙同轴安装形成2个环形的内输料仓9和外蒸汽仓8,且蒸汽仓沿轴向安装多个带有通孔的隔板5,将蒸汽仓分隔成多腔室结构。进料斗1和出料口18与筒体20相连,蒸汽加热装置与出料口同侧安装,相对于另一侧的进料斗形成逆向热交换的加热、灭菌设备。同时在进料斗一侧的机壳下方安装与蒸汽仓相通的冷凝水排放的排水管23和疏水阀24,在出料口处安装温度表17,测量灭菌后酱料的温度。绞龙轴25的旋转动力由摆线针轮减速电动机28经联轴器27和主轴32驱动旋转,减速电动机28与联轴器27传动连接,主轴32一端连接联轴器,另一端与绞龙可轴向分离的传动连接,例如花键连接,这样便于拆卸后可对物料内腔和绞龙清洗。绞龙轴进料斗一侧以轴承座26中的轴承3支承,出料口一侧以后轴座30中的轴瓦29支承,轴承座和后轴座分别固定在绞龙筒体两侧端部的端盖2、31内。同时在主轴32的动力输入端和输出端,即主轴与轴承座26之间的采用密封件4进行机械密封。本技术酱料通过进料斗1进入绞龙筒体20的输料仓9,绞龙在减速机20驱动下旋转,使酱料在绞龙螺旋面作用下定量流动,同时蒸汽从另一端的蒸汽加热装置在供汽压力表14的显示压力和阀13、15的控制下通过进汽管12进入蒸汽仓8,与酱料进行逆向热交换,从而达到对酱料的加热、灭菌的目的,热交换后的冷凝水通过疏水阀24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大酱灭菌器,包含由支架(19)支撑卧式安装的机壳(6),机壳上设有与其相连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安全装置,机壳内设有安装在筒体(20)内由电动机(28)驱动旋转的绞龙(7),绞龙筒体上设有进料斗(1)和出料口(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筒体、绞龙同轴安装,形成2个环形的内输料仓(9)和外蒸汽仓(8),且蒸汽仓沿轴向安装多个带有通孔的隔板(5),将蒸汽仓分隔成多腔室结构,蒸汽加热装置与出料口同侧安装,相对于另一侧的进料斗形成逆向热交换的加热、灭菌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酱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加热装置包括蒸汽进管(16),在蒸汽进管上设置供气压力表(14),及其两侧设有调节用的阀(13)、(15),蒸汽进管的另一端通过设在机壳(6)上的进汽管(12)与蒸汽仓(8)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酱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装置包括设在机壳(6)上方、与蒸汽仓(8)相通的安全阀(10)和蒸汽压力表(1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酱灭菌器,其特征在于相对蒸汽加热装置的另一侧的机壳(6)下方设有与蒸汽仓(8)相通的排水管(23)和疏水阀(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酱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6)外包复有保温层(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酱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龙(7)由相固定的绞龙轴(25)和螺旋叶片(22)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大酱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绞龙轴(25)两端分别以轴承座(26)中的轴承(3)和后轴座(30)中的轴瓦(29)支承,轴承座和后轴座分别固定在绞龙筒体两侧端部的端盖(2)、(31)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酱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机(28)与绞龙(7)之间设有传动连接的联轴器(27)和相连的主轴(32),而主轴(32)与绞龙(7)是可轴向分离的传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酱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32)与轴承座(26)之间设有密封件(4)。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酱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口(18)处设有温度表(17)。专利摘要大酱灭菌器,涉及食品加工灭菌机械,尤其适用于面酱、豆酱等各类半流体状大酱的灭菌,包括卧式安装的机壳,机壳内设有同轴安装的筒体和由电动机经联轴器和主轴驱动旋转的绞龙,使机壳内腔形成环形的内输料仓和外蒸汽仓,并蒸汽仓由带有通孔的隔板分隔成多腔室结构;酱料通过设在机壳一侧的进料斗进入输料仓,在绞龙旋转下使酱料在螺旋面作用下定量流动,在设在机壳另一侧的蒸汽加热装置、安全装置的控制下输入的蒸汽,形成逆向热交换,达到加热、灭菌目的,最后由出料口排出,冷凝水由疏水阀排出,该灭菌器结构紧凑、传动平稳、自动化程度高、热利用率高、易拆卸实现对物料内腔和绞龙清洗。文档编号A23L1/221GK2527108SQ022156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柯忠芳, 李进红 申请人:任荣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酱灭菌器,包含由支架(19)支撑卧式安装的机壳(6),机壳上设有与其相连的蒸汽加热装置和安全装置,机壳内设有安装在筒体(20)内由电动机(28)驱动旋转的绞龙(7),绞龙筒体上设有进料斗(1)和出料口(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筒体、绞龙同轴安装,形成2个环形的内输料仓(9)和外蒸汽仓(8),且蒸汽仓沿轴向安装多个带有通孔的隔板(5),将蒸汽仓分隔成多腔室结构,蒸汽加热装置与出料口同侧安装,相对于另一侧的进料斗形成逆向热交换的加热、灭菌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忠芳,李进红,
申请(专利权)人:任荣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