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军铭专利>正文

一种静脉输液半自动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070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半自动加药装置,它主要由多头三通针(6)、配药输液用两针(8)、软管(9)、三通接头(2)、空气过滤塞(1)、连通管道(3)、活塞动力器(4)、瓶盖处理板(7)、安瓿针(10)、安瓿瓶架组成,其优点是:不使用注射器加药,使静脉输液加药过程简化,同时解决静脉输液加药过程中带来的污染,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输液半自动加药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加药装置,尤其是一种静脉输液半自动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静脉输液加药主要采用的是注射器进行的,在操作过程中对瓶塞的多次扎孔而形成的塞屑以及手与注射器针栓的接触等环节易造成输入液的污染,同时在输液加药过程中存在着患者等待加药时间长,被稀释原液残留(每5支PN瓶可残留0.8-1.0ml的原液)、护士手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医用塑料废品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半自动静脉输液加药装置,该装置设计新颖,不使用注射器加药,使静脉输液加药过程简化,同时解决静脉输液加药过程中带来的污染,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主要有多头三通针(6)、配药输液用两针(8)、软管(9)、三通接头(2)、空气过滤塞(1)、连通管道(3)、活塞动力器(4)、瓶盖处理板(7)、安瓿针(10)、安瓿瓶架组成。多头三通针(2)与配药输液两用针(8)相连,配药输液两用针(8)与软管(9)、空气过滤塞(1)、三通接头(2)、联通管道(3)相联,配药输液两用针与活塞动力器相连接。瓶盖处理板单独固定在操作台近手处方便使用,安瓿瓶架摆放在操作台近手方便处。多头三通针(6)呈型结构,针内制出的两个互不相通、但各自相通的通道(6-3)、(6-6),通道(6-3)内与通道(6-6)、(6-1)、(6-4)三头相通;通道(6-6)通向(6-2)和(6-4):配药输液两用针(8)呈型结构,针头接口(8-2)与(8-1)直径相同,针头内制出互不连通的两个通道(8-5)、(8-3)。瓶盖处理板(7)呈长扁立方形结构,板面上制有砂条嵌孔(7-1)、安瓿掰孔(7-2)、铝盖撬启(7-3)、无纺布卷动消毒盒(7-4)、消毒盒棉芊盒(7-5)、铝盖撬启(7-6)。-->安瓿瓶架由安瓿座板(11-1)、Y形针支架(11-2)组成;安瓿座板(11-1)上制有可并排摆放安瓿或小药瓶沟槽背座;安瓿座板(11-1)斜靠在座板固定架(11),座板固定架(11)呈ㄩ形结构;Y形针支架(11-2)固定在安瓿座板(11-1)的背后。安瓿针呈形结构,针头接口(10-1)与(10-2)直径相同,针头内制出互不相通的两个通道(10-6)、(10-3),针头(10-4)外套一瓶塞(10-5)。活塞动力可由电动、气动或人力方式实现。其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即可使该装置不使用注射器加药,使静脉输液加药过程简化,同时解决静脉输液加药过程中带来的污染,节省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图2是多头三通针示意图;图3是配药输液两用针示意图;图4是安瓿针结构示意图;图5是瓶盖处理板;图6是安瓿瓶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气过滤塞、2.三通接头、3.联通管道,4.活塞动力器、5.活塞,6.多头三通针,6-1、6-2、6-4.多头三通针,6-3、6-5、6-6.多头三通针通道,7.瓶盖出来板,7-1.砂条嵌孔,7-2.安瓿掰孔,7-3.铝盖撬启1,7-4无纺布卷动消毒盒,7-5.消毒盒棉芊盒,7-6.铝盖撬启2,8.配药输液两用针,8-1、8-2.谐振头接口,8-3、8-5针头接口通道,8-4.输液两用针,9.软管,10.安瓿针,10-1、10-2、10-3、10-4、10-6.安瓿针,10-5软瓶塞,11.座板固定架,11-1.安瓿座板,11-2.Y形针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图4,安瓿针适用于瓶装或软包装液体的配制。粉剂药瓶或安瓿针与多头三通针(6-4)或安瓿针(10-4)或普通针头相接,多头三通针(6-1)或安瓿针(10-2)与软管(9)相连,再与配药输液两用针(8-2)相连,配药输液两用针(8-4)或普通针头插入输液瓶塞中,配药输液两用针(8-1)或普-->通针头再与软管(9)、空气过滤塞(1)、三通接头(2)、联通管道(3)相连,最后与活塞动力器(4)相连。多头三通针(6)、配药液两用针(8)、软管(9)、空气过滤塞(1)、安瓿针(10)与输液器相同为医一次性使用物品。联通管道(3)、活塞动力器(4)、瓶盖处理板(7)、安瓿瓶架均为医用产品。三通接头(2)为市售产品。其工作原理是:将活塞动力器(4)先摆好与联通管道(3)、三通接头(2)、空气过滤塞(1)、软管(9)接好并固定在待接配药输液两用针端(8-1);在瓶盖处理板(7)上完成安瓿的划痕掰开、粉剂药瓶的铝盖撬启、消毒后放置在安瓿架上备用;然后将配药输液两用针(8-4)插入输液瓶,使配药输液两用针端(8-1)与软管(9)接通,在配药输液两用针端(8-2)接通软管(9)备用;撬开消毒后的粉剂分别插在多头三通针(6)上再使连接上软管(9)。液体注入:如果向瓶装液体内加药;活塞(5)的作用力向A的方向运动时,促使活塞(5)腔内的压缩空气,通过联通管道(3)、三通接头(2)、空气过滤塞(1)、软管(9)、配药输液两用针(8)的通道进入输液瓶瓶内,压力的增加迫使输液瓶内的液体通过配药输液两用针(8)的通道进入粉剂药瓶内稀释药粉,完成液体注入;如果向塑料软包装内加粉剂药瓶时,按上述方法连接各管道至软管(9)备用,在软包装瓶塞上插入普通针头并连接软管(9)并连接多头三通针(6-1),软管(9)连接多头三通针(6-2)轻按压塑料软包装袋迫使袋内液通过普通针头、软管(9)多头三通针的通道(6-6)进入粉剂药瓶内稀释药粉;按上述方法促使活塞(4)腔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多头三通针通道(6-4)进入粉剂药瓶内迫使粉剂药瓶内稀释药液通过通道(6-6)、软管(9)进入塑料软包装袋内,完成液体注入。如果向塑料软包装袋输液体内加安瓿瓶药时:将多头三通针换成安瓿针(10),将软管(9)与安瓿针(10-1)连接,软管(9)与安瓿针(10-2)连接,安瓿针(10-4)插入安瓿针瓶内并使瓶塞(10-5)封压住安瓿瓶口;同样按上述方法促使活塞(5)腔内的压缩空气,通过安瓿针通道(10-6)进入安瓿药瓶内迫使药液通过安瓿针(10-3)、通道软管(9)连接的针头进入包装液体内,完成液体注入。液体抽吸:向硬包装液体内加药时:活塞(5)作用力向B的方向运动时,使活塞(5)腔内呈负压,并通过软管(9)空气过滤塞(1)、三通接头(2)、联通-->管道(3)、配药输液两用针的通道(8-5)将输液瓶内的空气抽出,从而迫使粉剂药瓶内的稀释液或安瓿内液体通过配药输液两用针的通道(8-3)、多头三通针(6-6)通道被吸入到输液瓶内,完成液体抽吸。经过动力活塞(5)反复运动,可将粉剂药瓶内的稀释液全部吸入到输液瓶内完成加药程序。空气过滤带(1)主要起到过滤进入粉剂药瓶、输液瓶内空气作用;三通接头(2)起到调节活塞气缸(5)中的腔内压缩气体方向的作用;活塞动力可由电动、气动或人力等方式实现。配药完成后,取输液器与静脉配药输液针头(8-1)连接,即可用于病人输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脉输液半自动加药装置,它由多头三通针(6)、配药输液用两针(8)、软管(9)、三通接头(2)、空气过滤塞(1)、连通管道(3)、活塞动力器(4)、瓶盖处理板(7)、安瓿针(10)、安瓿瓶架组成,其特征是:多头三通针(2)与配药输液两用针(8)相连,配药输液两用针(8)与软管(9)、空气过滤塞(1)、三通接头(2)、联通管道(3)相联,配药输液两用针与活塞动力器相连接。瓶盖处理板单独固定在操作台近手处方便使用,安瓿瓶架摆放在操作台近手方便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输液半自动加药装置,它由多头三通针(6)、配药输液用两针(8)、软管(9)、三通接头(2)、空气过滤塞(1)、连通管道(3)、活塞动力器(4)、瓶盖处理板(7)、安瓿针(10)、安瓿瓶架组成,其特征是:多头三通针(2)与配药输液两用针(8)相连,配药输液两用针(8)与软管(9)、空气过滤塞(1)、三通接头(2)、联通管道(3)相联,配药输液两用针与活塞动力器相连接。瓶盖处理板单独固定在操作台近手处方便使用,安瓿瓶架摆放在操作台近手方便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半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是:多头三通针(6)呈型结构,针内制出的两个互不相通、但各自相通的通道(6-3)、(6-6),通道(6-3)内与通道(6-6)、(6-1)、(6-4)三头相通;通道(6-6)通向(6-2)和(6-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输液半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是:配药输液两用针(8)呈型结构,针头接口(8-2)与(8-1)直径相同,针头内制出互不连通的两个通道(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军铭
申请(专利权)人:梁军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