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669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能够有效冷却定子的绕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震动电钻使用的无刷电动机具有:定子(9),其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60),固定在定子铁芯(60)上的前后绝缘子(61、62),分别缠绕在定子铁芯(60)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的绕组(64);还具有转子,其设置在定子(9)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还具有传感器电路基板(65),其被固定在定子(9)上,用于检测永磁铁的位置,在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外周,定子(9)的轴向上的齿间形成有多个缺口部(91、91…),使无刷电动机的冷却空气易于通过定子(9)的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工具,能够有效冷却定子的绕组。本专利技术的震动电钻使用的无刷电动机具有:定子(9),其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60),固定在定子铁芯(60)上的前后绝缘子(61、62),分别缠绕在定子铁芯(60)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的绕组(64);还具有转子,其设置在定子(9)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还具有传感器电路基板(65),其被固定在定子(9)上,用于检测永磁铁的位置,在传感器电路基板(65)的外周,定子(9)的轴向上的齿间形成有多个缺口部(91、91…),使无刷电动机的冷却空气易于通过定子(9)的内侧。【专利说明】电动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具有绕线型定子的电动机的电钻等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电钻等电动工具中,已知有的使用具有绕线型定子的电动机(例如无刷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在使用无刷电动机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在层叠数层钢板形成的定子铁芯的两端,固定有电绝缘部件,在定子铁芯的内侧突出的多个(例如6个)齿中,以点对称位置上的一对齿分别缠绕构成多相绕线的一相的绕组,绕组的端部通过电绝缘部件上设置的端子连接各相的电源线。在一方的电绝缘部件上,安装着圆盘形的传感器电路基板,该传感器电路基板具有转动检测元件,检测转子上设置的永磁铁的位置。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还公开有一种电动机,在其圆筒状的定子铁芯的内侧突出6个磁极(齿),以点对称位置上的一对齿分别缠绕构成三相绕线的一相的绕组。【专利文献I】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13/270932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303363号公报在转子的转动轴上,设置有风扇,风扇随着转动轴转动,从机壳外吸入冷却用空气通过电动机从而冷却电动机。但是在专利文献I的专利技术中,一对齿间缠绕的一相绕组的过渡线,是沿着安装有传感器电路基板的电绝缘部件的外周配线,所以电绝缘部件与传感器电路基板之间的空隙因为过渡线而变狭窄,使冷却空气不易通过,无法有效冷却绕组。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专利技术中,在6个齿上形成三相绕线的情况下,因为各相的绕组例如间隔120°与电源线接线,所以在定子的周围从三个径向上引出各电源线。因此,为了保证电源线的配线空间,使收装定子的机壳在径向上增大,妨碍了紧凑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冷却定子绕组的电动工具。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小电源线的配线空间,使收装定子的机壳小型化的电动工具。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技术方案I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电动机,电动机具有定子、转子和传感器电路基板,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固定在定子铁芯上的电绝缘部件;绕组,分别缠绕在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传感器电路基板固定在定子上,用于检测永磁铁的位置,在传感器电路基板的外周,形成沿定子的轴向且位于齿间的缺口部。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根据技术方案I所述的结构,其中,定子与传感器电路基板由在定子的周向上排列的至少2处的固定部固定,缺口部在2处的固定部之间形成。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根据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结构,其中,缺口部形成在定子的周向上的至少2处上,传感器电路基板具有输出检测信号的导线的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2处的缺口部之间。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根据技术方案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定子具有连接于绕组的端子,该端子设置在缺口部上。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根据技术方案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具有6个绕组,在6处形成缺口部,各缺口部使各绕组在定子的轴向上露出。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电动机,电动机具有定子、转子和传感器电路基板,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分别固定在定子铁芯的前后端面的第I电绝缘部件及第2电绝缘部件;绕组,分别缠绕在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传感器电路基板固定在第I电绝缘部件的外周侧上,用于检测永磁铁的位置,在第I电绝缘部件上设置有端子,端子连接于电源线,并连接于绕组。技术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结构,其中,传感器电路基板被螺栓固定在第I电绝缘部件上。技术方案8所述的专利技术根据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结构,其中,具有3个端子,绕组以三角形接线法接线。技术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根据技术方案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端子设置在齿之间。技术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根据技术方案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具有2个端子,传感器电路基板具有输出检测信号的导线的连接部,该连接部设置在2个端子之间。技术方案1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电动工具,其具有电动机,电动机具有定子、转子和传感器电路基板,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分别固定在定子铁芯的前后端面的电绝缘部件;绕组,分别缠绕在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传感器电路基板固定在定子上,用于检测永磁铁的位置,在定子铁芯的外周,沿着定子的轴向设置有沟槽,在电绝缘部件上与之一体形成有与沟槽嵌合的嵌合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传感器电路基板的外周设置有缺口部,因此电动机的冷却用空气易于通过定子的内侧,而能够有效冷却定子的绕组。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缩小电源线的配线空间,实现机壳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震动电钻的侧视图。图2是震动电钻的后视图。图3是震动电钻的纵截面图。图4是主体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定子的立体图。图6是取掉传感器电路基板后的定子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定子的俯视图。图8是取掉传感器电路基板后的定子的俯视图。图9是图7的A向视图。图10是图7的B向视图。图11是图7的A-A线截面图。图12是图7的B-B线截面图。图13是图12的C部放大图。图14是定子的仰视图。图15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图16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图17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图18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图19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图20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图21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图22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图23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图24是表示绕组线的绕线方法的变形例的示意图,(A)表示接线侧,(B)表示反接线侧。1:震动电钻;2:主体;3:把手;4:钻夹头;5:电池组;6:机壳;8:无刷电动机;9:定子;10:转子;11:转动轴;12:齿轮组件;13:主轴;20:控制器;33:游星齿轮减速机构;60:定子铁芯;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定子、转子和传感器电路基板,所述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电绝缘部件;绕组,分别缠绕在所述定子铁芯内侧突出设置的多个齿上,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的内侧,具有:转子铁芯;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上的转动轴;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上的永磁铁,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固定在所述定子上,用于检测所述永磁铁的位置,在所述传感器电路基板的外周,形成沿所述定子的轴向且位于所述齿间的缺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田圭丹羽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