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600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包括主体模套、模套、模芯、辅机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主体模套一侧壁上开设有主体模套分色胶料进胶孔,主体模套与分色胶料进胶孔内的辅机机头模具螺纹连接且相垂直,主体模套内设有模套,在模套表面设计模套分色进胶孔,模套内设有模芯,主体模套为模芯、模套装配母座,主体模套内壁一侧留有内螺纹模套固定端,当模芯、模套装配好后,外螺纹压盖上紧固定连接于模套固定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包括主体模套、模套、模芯、辅机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主体模套一侧壁上开设有主体模套分色胶料进胶孔,主体模套与分色胶料进胶孔内的辅机机头模具螺纹连接且相垂直,主体模套内设有模套,在模套表面设计模套分色进胶孔,模套内设有模芯,主体模套为模芯、模套装配母座,主体模套内壁一侧留有内螺纹模套固定端,当模芯、模套装配好后,外螺纹压盖上紧固定连接于模套固定端。【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线电缆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电缆双色线挤出模具,适用于电线电缆外护套表面挤出一条分色条。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线电缆领域,黄绿双色线作为电气装备线,适用于设备的静电接地,接地跨接,以及家用电器的安全接地线,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用电场所。对于黄绿双色线的分色要求,国标GB/T5023.1-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一部分:一般要求》已有明确要求:黄绿组合色时,表示专门用来识别连接接地或类似保护用途的绝缘线芯,对每一段长15mm的双色绝缘线芯,其中一种颜色应至少覆盖绝缘线芯表面的30%,且不大于70%,而另一种颜色则覆盖绝缘线芯的其余部分。电缆企业生产1mm2及以上双色线挤出,通常用移动型Φ 35型注条机与Φ 90型挤塑机进行对挤,模具选用双色线专用模具(图1),因移动型Φ 35注条机压力不稳定,挤出的分色线条粗细不均,并且移动型注条机与Φ 90挤塑机对挤时机头稳定性差,很难达到双色线的标准挤出效果,特别在生产低烟无卤双色线时,由于材料粘性大,流动性较差,移动型Φ 35注条机根本无法满足要求。为了改善塑线双色线的挤出效果,使分色线条达到标准30%的要求,改进双色线挤出模具,配套增加Φ 50辅助挤塑机完成对挤,以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在模套定径区实现双色线同时挤出,电缆的分色要求均符合标准要求,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包括主体模套、模套、模芯、辅机机头模具,主体模套一侧壁上开设有主体模套分色胶料进胶孔,主体模套与分色胶料进胶孔内的辅机机头模具螺纹连接且相垂直,主体模套内设有模套,在模套表面设计模套分色进胶孔,模套内设有模芯,主体模套为模芯、模套装配母座,主体模套内壁一侧留有内螺纹模套固定端,当模芯、模套装配好后,外螺纹压盖上紧固定连接于模套固定端。进一步,辅机机头模具一端设有外螺纹,辅机机头模具为Φ50辅助挤塑机机头模具。进一步,主体模套分色胶料进胶孔开设有内螺纹。进一步,模套分色进胶孔与主体模套分色胶料进胶孔位置一致,模套分色进胶孔进胶口位置为锥面倒角。进一步,模芯内锥面长度大于模套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按照上述设计方案,我们进行了WDZ-BYJ I X 10无卤低烟黄绿双色线试制,电缆的分色色线明显、均匀,覆盖于电缆表面大于30%,通根检查没有出现色条断色、色宽变形等问题,现场检验电缆分色要求符合GB/T5023-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中黄绿组合线的着色要求。采用本模具生产多个不同规格无卤低烟黄绿双色电缆,电缆的分色要求均符合标准要求,故此模具能完全解决无卤低烟黄绿双色线的分色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双色线专用模具旧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的主体模套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的模套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的模芯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的辅机机头模具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的主体模套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6所示,一种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包括主体模套6、模套7、模芯8、辅机机头模具4,主体模套一侧壁上开设有分色胶料进胶孔I,辅机机头模具一端设有外螺纹,主体模套分色胶料进胶孔开设有内螺纹。辅机机头模具为Φ 50辅助挤塑机机头模具。主体模套与分色胶料进胶孔内的辅机机头模具螺纹连接且相垂直,主体模套内设有模套,在模套表面设计模套分色进胶孔2,模套分色进胶孔与主体模套分色胶料进胶孔位置一致,模套分色进胶孔进胶口位置为锥面倒角。模套内设有模芯,模芯内锥面长度大于模套长度。模芯上开设有模芯分色进胶孔3,主体模套为模芯、模套装配母座,主体模套内壁一侧留有内螺纹模套固定端5,当模芯、模套装配好后,外螺纹压盖上紧固定连接于模套固定端5。如图2所示,主体模套为内螺纹孔结构,同时将Φ50辅助挤塑机机头模具设计为同规格的外螺纹孔,这样便于主体模套与辅助机头配合紧密,不存在漏胶现象。主体模套为模芯、模套装配母座,主体模套内部留有内螺纹模套固定端5,如图六所示,当模芯、模套装配好后,外螺纹压盖上紧于模套固定端5,将模套很好的固定在主体模套内,防止模套窜动。如图3所示,为配合主体模套长度,加长了模套的总长度,在模套表面设计了分色进胶孔2(设计为锥面),与主体模具分色进胶孔位置一致,进胶口位置做锥面倒角。在进行双色挤塑前,首先将Φ50辅助挤塑机机头模具通过内螺纹螺纹固定连接于主体模套上,机头长度超出内螺纹孔长度,向下突出的机头部分为锥面,紧紧地靠向模套分色进胶孔2,由于两点锥面配合,很好地将分色辅机机头固定于模套分色进胶孔处,不会存在漏胶现象。如图4、5所示,为配合主体模套长度,加长了模芯内锥面3长度。配合主体模套内螺纹孔,改进了辅机机头模具。本专利技术通过主体模套、模套、模芯、辅机机头模具的配合使用,在双色线挤塑时,主色料通过主机流道流向模套,分色料通过模套的分色进胶孔进入模套内锥面,两种胶料由于塑化的特性,在模套定径区实现双色线同时挤出。设备选用根据双色线的挤出原理,我们选用两种挤塑设备进行对挤,能达到双色挤出效果。主机我们选用Φ90挤塑机,分色注条机我们选用带有机械臂可调节型功能的卧式Φ 50作为辅助挤塑机,包括自动上料、加温、挤出等系统。将辅助挤塑机完全固定于Φ90挤塑机头旁,调整好间距后完全固定于机台。通过机械臂可实现辅机的上下左右调节,方便辅机对准模具进行对挤。这样挤出压力较稳定,机头之间固定牢固。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包括主体模套、模套、模芯、辅机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主体模套一侧壁上开设有主体模套分色胶料进胶孔,主体模套与分色胶料进胶孔内的辅机机头模具螺纹连接且相垂直,主体模套内设有模套,在模套表面设计模套分色进胶孔,模套内设有模芯,主体模套为模芯、模套装配母座,主体模套内壁一侧留有内螺纹模套固定端,当模芯、模套装配好后,外螺纹压盖上紧固定连接于模套固定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其特征在于:辅机机头模具一端设有外螺纹,辅机机头模具为Φ 50辅助挤塑机机头模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色线挤出模具,包括主体模套、模套、模芯、辅机机头模具,其特征在于:主体模套一侧壁上开设有主体模套分色胶料进胶孔,主体模套与分色胶料进胶孔内的辅机机头模具螺纹连接且相垂直,主体模套内设有模套,在模套表面设计模套分色进胶孔,模套内设有模芯,主体模套为模芯、模套装配母座,主体模套内壁一侧留有内螺纹模套固定端,当模芯、模套装配好后,外螺纹压盖上紧固定连接于模套固定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永乾刘瑞宁杨学民陈登科史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众邦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