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家佐专利>正文

内阴送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542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阴送药器,是一种妇科用医疗器械。它由外管、内管、药条、牵引线组成。牵引线系牢在药条上,药条安装在外管的前端内部,内管套装在外管内,内管并留出一部分在外管的后端外,牵引线的引线部分穿过外管、内管。药条为一方条形的载体,药物吸附在药条上。使用时,将外管插入内阴,推动内管,将药条送入体内,达到治病的目的。(*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阴送药器,是一种妇科用医疗器械。现有的妇科医疗的内阴送药,一般采用内阴扩张器,将内阴扩张,再用工具将药物送入内阴,或吹入内阴。这样的送药方式,病人痛苦,医生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病,提供一种病人和医生使用方便的内阴送药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这种内阴送药器,包括外管、内管、药条、牵引线,其特征在于牵引线系在药条上,药条安装在外管的前端内部,内管套装在外管内,内管并留出一部分在外管的后端外,牵引线的引线部分穿过外管、内管。前述的外管、内管为一空心圆筒状的管体,内管的直径略小于外管的直径,且内管可以在外管的内壁滑动,外管、内管的长度相同。药条为一方条形的载体,药物吸附在药条上。牵引线系牢在药条上。外管、内管可以由纸张卷绕或其它硬质材料制造,药条用吸附性强的材料如塑料泡沫制造,牵引线为一般棉线。以下是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本技术的外管的剖视图。图3.本技术的内管的剖视图。图4.本技术的药条的外形图。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这种内阴送药器,包括外管(1)、内管(2)、药条(3)、牵引线(4),其特征在于牵引线(4)系在药条(3)上,药条(3)安装在外管(1)的前端内部,内管(2)套装在外管(1)内,内管(2)并留出一部分在外管(1)的后端外,牵引线(4)的引线部分穿过外管(1)、内管(2)。其上所述的外管(1)、内管(2)为一空心圆筒状的管体(参见图2、图3),内管(2)的直径略小于外管(1)的直径,且内管(2)可以在外管(1)的内壁滑动,外管(1)、内管(2)的长度相同。药条(3)为一方条形的吸附载体,牵引线(4)系在药条(3)上。前面所述的外管(1)、内管(2)可以由纸张卷绕或其它硬质材料如塑料制造,药条(3)用吸附性强的材料如塑料泡沫制造,牵引线(4)是一般棉线。以上的外管(1)、内管(2)、药条(3)、牵引线(4)经消毒处理后,使药物吸附在药条(3)上,将药条(3)形成卷状,塞入外管(1)的前内端,药条(3)上的牵引线(4)的引线部分穿过外管(1)、内管(2),并使内管(2)插入外管(1)的内壁,且使内管(2)一部分留在外管(1)的后端外,即可包装产品。使用时,将外管(1)插入内阴,推动内管(2),将药条(3)送入体内,取出外管(1)、内管(2),牵引线(4)掉在体外,待药条(3)在体内的时间达到药物要求的时间后,向外拉牵引线(4),药条(3)即被拉出体外。同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成本低,使用方便,病人可以自己治疗。2.病人无痛苦,医生操作简单,配合药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阴送药器,包括外管(1)、内管(2)、药条(3)、牵引线(4),其特征在于牵引线(4)系在药条(3)上,药条(3)安装在外管(1)的前端内部,内管(2)套装在外管(1)内,内管(2)并留出一部分在外管(1)的后端外,牵引线(4)的引线部分穿过外管(1)、内管(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阴送药器,包括外管(1)、内管(2)、药条(3)、牵引线(4),其特征在于牵引线(4)系在药条(3)上,药条(3)安装在外管(1)的前端内部,内管(2)套装在外管(1)内,内管(2)并留出一部分在外管(1)的后端外,牵引线(4)的引线部分穿过外管(1)、内管(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阴送药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管(1)、内管(2)为一空心圆筒状的管体,内管(2)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佐
申请(专利权)人:杨家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