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50507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变流器C1、C2、C3、C4和C5,二极管D1、D2和D3,智能控制开关S1、S2、S3和直流母线。以优先利用本地DG为原则,采用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自适应功率控制策略,根据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状态自动控制三相交流电网、本地DG和本地储能的智能控制开关S1、S2和S3,实现对三相交流电网、本地DG、本地储能和负荷用电之间供需功率平衡的有效调控。该方法对传统交流系统有很好的兼容性,避免了本地DG以交流形式并网的交流稳定、电压和频率同步、无功功率等问题,可实现对本地负荷的连续、高可靠性供电,减小对用户侧电能质量的影响,提高本地DG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适用于包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交直流混合供电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变频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配电网中诸如电动汽车、信息设备、半导体照明系统等的直流负荷日益增多。很多现有用电设备如电脑、电视机以及电子通信设备等本质为直流负荷,需通过配置电源适配器进行交流供电,不仅造成了能量损耗,也增加了设备制造成本。此外,柴油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等电能输出形式为交流,而光伏、燃料发电等分布式电源的电能输出形式为直流。在传统交流供配电系统中,对负荷的供电需经过多重转换,造成了大量转换损耗,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结构和控制的复杂性。直流供电由于不存在频率、相位和无功功率控制等问题,可方便接入直流性质的负荷和分布式电源,与交流供电相比,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是,仍需多重AC/DC、DC/AC功率转换才能实现交流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和对交流负荷的供电,不仅造成了额外的能量损耗,同时也增加了设备复杂性和制造成本。考虑分布式电源的发电特性和负荷发展,结合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各自优点的交直流供电方式开始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目前提出的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中交、直流母线共存,交、直流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分别连接于交、直流母线,系统通过交流母线并网,在对交、直流侧分别进行控制时,还需考虑交、直流侧之间的功率平衡关系,系统结构和控制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对传统的交流系统有很好的兼容性,避免了本地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以交流形式并网的交流稳定、电压和频率同步、无功功率等问题,可实现对本地负荷的连续、高可靠稳定供电,减小对用户侧电能质量的影响,提高本地DG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更好的环境友好性。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包括DC/DC变流器C1、AC/DC变流器C2、DC/AC变流器C3、DC/DC变流器C4和DC/DC变流器C5,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智能控制开关S1、智能控制开关S2、智能控制开关S3和直流母线;AC/DC变流器C2和智能控制开关S1串联组成支路Ⅰ,二极管D3、DC/DC变流器C1、二极管D2和智能控制开关S2串联组成支路Ⅱ,DC/AC变流器C3所在支路为支路Ⅲ,DC/DC变流器C4所在支路为支路Ⅳ,DC/DC变流器C5和智能控制开关S3串联组成支路Ⅴ;支路Ⅰ与支路Ⅱ并联于连接点P点,支路Ⅲ、支路Ⅳ和支路Ⅴ并联于公共连接点PCC点;连接点P点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公共连接点PCC点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路Ⅰ中,AC/DC变流器C2的输入端与三相交流电网连接,AC/DC变流器C2的输出端与连接点P点之间设有智能控制开关S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路Ⅱ中,二极管D3的阳极与本地DG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与DC/DC变流器C1的输入端连接,DC/DC变流器C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连接点P点之间设有智能控制开关S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路Ⅲ中,DC/AC变流器C3的输入
端与公共连接点PCC点连接,DC/AC变流器C3的输出端与交流负荷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路Ⅳ中,DC/DC变流器C4的输入端与公共连接点PCC点连接,DC/DC变流器C4的输出端与直流负荷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路Ⅴ中,DC/DC变流器C5的一端与公共连接点PCC点之间设有智能控制开关S3,DC/DC变流器C5的另一端与本地储能连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DC/DC变流器C1、AC/DC变流器C2、DC/AC变流器C3、DC/DC变流器C4和DC/DC变流器C5分别用于本地DG、三相交流电网、交流负荷、直流负荷和本地储能的直流整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用于实现三相交流电网和本地DG向交流负荷、直流负荷和本地储能供电的单向功率流,避免反向潮流现象。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智能控制开关S1和智能控制开关S2分别用于控制三相交流电网和本地DG是否向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供电,S3用于控制本地储能是否充放电。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直流母线基于直流技术整合本地DG、本地储能和三相交流电网,以交、直流混合方式向交流负荷、直流负荷供电。一种交直流混合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优先利用本地DG为原则,采用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自适应功率控制策略,根据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状态自动控制三相交流电网、本地DG、本地储能的智能控制开关S1、智能控制开关S2和智能控制开关S3,实现对三相交流电网、本地DG、本地储能、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之间供需功率平衡的有效调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自适应功率控制策略具体如下:设定直流母线电压临界值Ulow1、Ulow2、Uhign1和Uhign2;1)当Ulow1<UPCC<Uhign1时为正常波动,PDG=Pl_DC+Pl_AC,由本地DG向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供电,本地储能处于待机状态,智能控制开关S1和智能控制开关S3断开,智能控制开关S2闭合;2)当Ulow2<UPCC≤Ulow1时为小幅度波动,PDG<Pl_DC+Pl_AC,短缺功率由本地储能提供,即PDG+PS=Pl_DC+Pl_AC,智能控制开关S1断开,智能控制开关S2和智能控制开关S3闭合,本地储能处于放电状态;3)当UPCC≤Ulow2时为大幅度波动,PDG<Pl_DC+Pl_AC,短缺功率由三相交流电网提供,PDG+Pgrid=Pl_DC+Pl_AC,智能控制开关S1和智能控制开关S2闭合,智能控制开关S3断开,本地储能处于待机状态;4)当Uhign1≤UPCC<Uhign2时为小幅度波动,PDG>Pl_DC+Pl_AC,由本地DG向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供电,多余功率由本地储能吸收,智能控制开关S1断开,智能控制开关S2和智能控制开关S3闭合;本地储能处于充电状态,达到荷电状态时,待机,采用功率削减策略,减少本地DG的发电功率;5)当UPCC≥Uhign2时为大幅度波动,PDG>Pl_DC+Pl_AC,由本地DG向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供电,智能控制开关S1断开,智能控制开关S2闭合,采用功率削减策略,减少本地DG的发电功率;或者,闭合智能控制开关S1,将多余功率馈送到三相交流电网;6)当本地DG、三相交流电网、本地储能都无法满足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需求时,采取负荷切除策略,以保障对敏感性或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7)完全由本地DG向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供电时,本地子系统满足自主运行条件,实现离网运行,即完全的自主运行;其中,Ulow1、Uhign1分别为正常波动时的直流母线电压上、下限值;Ulow2、Uhign2分别为小波动时的直流母线电压上、下限值;UPCC为公共连接点的直流母线电压值;PDG为本地DG的发电功率;Pgrid为三相交
流电网的发电功率;Pl_DC为直流负荷功率;Pl_AC为交流负荷功率;PS为本地储能的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和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变流器C1、AC/DC变流器C2、DC/AC变流器C3、DC/DC变流器C4和DC/DC变流器C5,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智能控制开关S1、智能控制开关S2、智能控制开关S3和直流母线;AC/DC变流器C2和智能控制开关S1串联组成支路Ⅰ,二极管D3、DC/DC变流器C1、二极管D2和智能控制开关S2串联组成支路Ⅱ,DC/AC变流器C3所在支路为支路Ⅲ,DC/DC变流器C4所在支路为支路Ⅳ,DC/DC变流器C5和智能控制开关S3串联组成支路Ⅴ;支路Ⅰ与支路Ⅱ并联于连接点P点,支路Ⅲ、支路Ⅳ和支路Ⅴ并联于公共连接点PCC点;连接点P点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公共连接点PCC点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变流器C1、AC/DC变流器C2、DC/AC变流器C3、DC/DC变流器C4和DC/DC变流器C5,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智能控制开关S1、智能控制开关S2、智能控制开关S3和直流母线;AC/DC变流器C2和智能控制开关S1串联组成支路Ⅰ,二极管D3、DC/DC变流器C1、二极管D2和智能控制开关S2串联组成支路Ⅱ,DC/AC变流器C3所在支路为支路Ⅲ,DC/DC变流器C4所在支路为支路Ⅳ,DC/DC变流器C5和智能控制开关S3串联组成支路Ⅴ;支路Ⅰ与支路Ⅱ并联于连接点P点,支路Ⅲ、支路Ⅳ和支路Ⅴ并联于公共连接点PCC点;连接点P点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公共连接点PCC点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所述支路Ⅰ中,AC/DC变流器C2的输入端与三相交流电网连接,AC/DC变流器C2的输出端与连接点P点之间设有智能控制开关S1;所述支路Ⅱ中,二极管D3的阳极与本地DG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与DC/DC变流器C1的输入端连接,DC/DC变流器C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与连接点P点之间设有智能控制开关S2;所述支路Ⅲ中,DC/AC变流器C3的输入端与公共连接点PCC点连接,DC/AC变流器C3的输出端与交流负荷连接;所述支路Ⅳ中,DC/DC变流器C4的输入端与公共连接点PCC点连接,DC/DC变流器C4的输出端与直流负荷连接;所述支路Ⅴ中,DC/DC变流器C5的一端与公共连接点PCC点之间设有智能控制开关S3,DC/DC变流器C5的另一端与本地储能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所述DC/DC变流器C1、AC/DC变流器C2、DC/AC变流器C3、DC/DC变流器C4和DC/DC变流器C5分别用于本地DG、三相交流电网、交流负荷、直流负荷和
\t本地储能的直流整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用于实现三相交流电网和本地DG向交流负荷、直流负荷和本地储能供电的单向功率流,避免反向潮流现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所述智能控制开关S1和智能控制开关S2分别用于控制三相交流电网和本地DG是否向交流负荷和直流负荷供电,S3用于控制本地储能是否充放电。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所述直流母线基于直流技术整合本地DG、本地储能和三相交流电网,以交、直流混合方式向交流负荷、直流负荷供电。7.一种交直流混合供电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优先利用本地DG为原则,采用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自适应功率控制策略,根据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状态自动控制三相交流电网、本地DG、本地储能的智能控制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林苗丽芳滕景竹赵永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