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350320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和用途,具体是从当归中提取分离三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化合物I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同时,本实验采用MTT法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具有抑制人回盲肠癌细胞HCT-8、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活性,表明该类化合物可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药物的分离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涉及从当归中提取分离的三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当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当归含有挥发油、有机酸、多糖、黄酮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广泛,涉及机体多个系统。大量的药理研究报道表明,当归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对机体的造血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具有药理作用;其主要生物活性包括造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抗辐射、抗肿瘤、镇痛、调节平滑肌以及对脏器的保护作用。
苯酞类化合物作为一大类天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伞形科,目前进行的苯酞类的植物研究多数集中于芹菜,藁本(辽藁本,新疆藁本),当归(日本当归,欧当归),川芎(茶芎,日本川芎)。该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苯酞单体及苯酞二聚体类化合物,苯酞单体类化合物的结构母核为苯并呋喃内酯结构,具有12个碳,是藁本属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代表性成分之一;苯酞二聚体是苯酞单体经环加成得到的,单体结构、聚合方式及聚合位置的不同产生了其结构的多样性。目前关于苯酞类单体活性的报道较多,却罕见苯酞二聚体类化合物的活性报道。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植物已经成为人们开发新药的重要来源,因此人们正在不断寻找活性较好,结构新颖的新型天然化合物。本专利技术从当归中分离得到三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药理试验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经文献检索,迄今为止未见该三种化合物在此方面的活性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I、II或III: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粗提物的制备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当归饮片,萃取条件:温度:50℃;压力:20MP;CO2流量:15kg/h;物料粒度:20目;萃取时间:3h;
(2)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将上述粗提物用200~300目的硅胶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梯度洗脱,根据薄层层析情况合并流分;
石油醚:乙酸乙酯=1:9洗脱部位的组分经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分离,然后经制备高效液相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7:3,收集出峰时间为45.59min的物质,得到新化合物I(C24H28O4),命名为TokinolideC,收集出峰时间为61.15min的物质,得到化合物II(TokinolideA);
石油醚:乙酸乙酯=2:8洗脱部位的组分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然后经SephadexLH-20层析纯化,用氯仿:甲醇=2:1(体积比)的溶剂洗脱,得到化合物III(Riligustilide)。
实验结果显示:所述方法制得的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I、II或III在1~80μM浓度范围内,对不同的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因此,其可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可从当归等药材中分离得到,也可经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化学方法合成得到,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本专利技术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也表明其可以进一步作为新的抗肿瘤药物进行研究开发。
附图说明:
图1.化合物I的1HNMR谱(氢谱)。
图2.化合物I的13CNMR谱(碳谱)。
图3.化合物I的HMQC谱。
图4.化合物I的HMBC谱。
图5.化合物I的NOESY谱。
图6.化合物I的HR-ESI-MS谱。
图7.ChemDraw3D模拟化合物I的优势构型及NOESY谱主要的相关信号
图8.分离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三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具体步骤为:
(1)超临界CO2萃取7.3kg当归饮片,萃取条件为--温度:50℃;压力:20MP;CO2流量:15kg/h;物料粒度:20目;萃取时间:3h。得棕红色浸膏81.2g。该浸膏用1kg正相硅胶柱层析分离,依次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99、2:98、5:95、7:93、1:9、3:17、2:8、3:7、5:5、0:1)梯度洗脱,根据薄层层析情况合并成28个流分,显色剂为10%硫酸甲醇溶液。
(2)取组分Fr.14(石油醚:乙酸乙酯=1:9洗脱部位)进行硅胶柱层析,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1:19的洗脱部位,然后经凝胶柱层析分离,用氯仿:甲醇=2:1(体积比)的溶剂洗脱,浓缩合并紫外灯下暗斑较纯的组分。所得浸膏经反相C18制备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7:3,收集出峰时间为45.59min的物质,得到新化合物I(C24H28O4)30mg,命名为TokinolideC,收集出峰时间为61.15min的物质,得到化合物II(TokinolideA)35mg。
(3)取组分Fr.17(石油醚:乙酸乙酯=2:8洗脱部位)进行硅胶柱层析,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3:17的洗脱部位,然后经SephadexLH-20层析分离,用氯仿:甲醇=2:1(体积比)的溶剂洗脱,浓缩合并紫外灯下暗斑较纯的组分,得到化合物III(Riligustilide)56mg。
实施例2.对实施例1所得的化合物I-III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结构的定性鉴定
化合物I:黄色油状物,易溶于氯仿,难溶于甲醇。高分辨HR-ESI-MS给出离子峰m/z:783.3898[2M+Na]+,403.1881[M+Na]+,381.2057[M+H]+提示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380,分子式为C24H28O4。UV光谱在280.7nm处有强吸收峰。1HNMR谱给出两个甲基信号δ0.96(3H,t,J=7.4Hz,H-11),0.92(3H,t,J=7.4Hz,H-11'),低场区有四个烯氢信号,分别为δ6.11(1H,ddd,J=9.9Hz,H-6'),5.77(1H,dd,J=1.7,9.9Hz,H-7'),5.24(1H,t,J=7.9Hz,H-8),4.88(1H,t,J=7.9Hz,H-8'),δ6.11与δ5.77两氢偶合常数均为J=9.9Hz,提示该化合物含一顺式双键。δ5.24及δ4.88的烯氢给出的信号为三重峰,且偶合常数J=7.9Hz,提示两这个烯氢均与键-CH2-相连。13CNMR低场区有两个羰基信号δ168.73和δ176.92,八个烯碳信号,说明该化合物存在4个双键。HMBC谱显示,δ6.11(6')的质子与δ48.2(7a')的碳相关,δ5.77(7')的质子与δ48.4(3a')的碳相关,提示互为顺式的双键分别在6'和7'。HMBC谱给出信号δ1.77(4')位上的质子与δ21.8(5)、δ37.1(6)位上的碳相关,NOESY谱也显示δ1.77(4')位上的质子分别与δ1.98(5)、δ2.99(6)位上质子相关,以上证据均提示该二聚体的聚合位点是3a'.6,7a'.7。NOESY谱出还给δ1.77(4'),δ1.86(5')位上的质子与δ4.88(8')位上双键的质子的空间相关信号,证明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CN105669692.html" title="一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和用途原文来自X技术">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和用途</a>

【技术保护点】
一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2.一种苯酞类二聚体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粗提物的制备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当归饮片,萃取条件:温度:50℃;压力:20MP;CO2流量:15kg/h;
物料粒度:20目;萃取时间:3h;
(2)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将上述粗提物用200~300目的硅胶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梯度
洗脱,根据薄层层析情况合并流分;
石油醚∶乙酸乙酯=1∶9洗脱部位的组分经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枝宫文霞秦雪梅张丽增杜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