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棒浸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0121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9 15:06
本专利公开了菌类生产技术领域内的菌棒浸润装置,包括底座、柜体、水箱、水泵,柜体和水泵均固定在底座上。柜体的一侧开口,柜体内部设有多层浸润腔,浸润腔的底部设有若干排水孔。柜体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孔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上设有泄压阀。柜体的开口侧设有柜门,柜体的另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若干与浸润腔对应连通的支管。水箱固定在柜体的顶端,水泵位于柜体的一侧,排水管与水泵连通,水泵与水箱之间连通有循环水管。本方案通过设置浸润腔、水箱、水泵、多级水管能够通过水压将水快速压注到菌棒中,完成对菌棒的高压高效、快速补水,而且能够对多余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水的利用率高,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更加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菌类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菌棒浸润装置
技术介绍
菌类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国菌类产量1999年已达1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菌类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菌类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野生菌类往往生长在腐朽的木材上,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严格,产量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人们研制出人工培养菌类的方法,主要是模拟菌类生长环境,用培养基做成菌棒,在菌棒上种植菌丝,将菌棒放置在模拟环境中使菌类生长,菌类长成后即从菌棒上采菇。在人工栽培食用菌作业中,一般将拌好的出菇菌料装入袋中形成菌棒(也称菌袋),而该菌棒出菇二、三茬后,菌棒采菇后,因菇类的吸水和蒸发,重量明显下降,水分严重缺乏,菌丝恢复生长和子实体形成会受到抑制,使菌棒缺水而无法出菇或出菇量明显降低。此时,需给菌棒进行补水,以利菌棒继续出菇。菌棒需反复补水,才能使出菇菌料完全出菇,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不及时补水,会造成菌棒含水量过低,菌丝失水过多而死亡,最后杂菌侵染导致烂棒、散棒。菌棒补水方法多种多样,生产上常用注水法和浸泡法。浸泡法是将菌棒用铁钉扎若干孔,码入水池(筒、沟)中浸泡,至含水量达到要求后捞出。浸泡池浸泡补水法,补水效果好,浸水均匀透心,吸水快,出菇集中,但浸泡周期太长,通常在24h左右,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所需。注水法是用专用注水针注水,此法需要人工菌棒一个个注水,速度较快,但补水效果差,只能补弃所损失水份量的30%左右,注水时水资源浪费严重,且注水针注水易造成水分布不均,菌丝密的地方补水不充分,影响菇的生长。【技术内容】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菌棒浸润装置,以方便对菌棒进行高效、快速补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菌棒浸润装置,包括底座、柜体、水箱、水栗,所述底座为板状,所述柜体和水栗均固定在底座的上端。所述柜体为一侧开口的矩形箱体,所述柜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层浸润腔,每层所述浸润腔的底部均设有若干与下层浸润腔相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柜体的底部设有排水管,位于最下层的排水孔与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泄压阀。所述柜体的开口侧设有柜门,所述柜体远离柜门的一侧固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若干与每个浸润腔对应连通的支管。所述水箱固定在柜体的顶端,所述水栗位于柜体的一侧,所述排水管与水栗连通,所述水栗与水箱之间连通有循环水管。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操作时,将需要补水的菌棒放置在柜体内的浸润腔中并关上柜门,水箱中的水通过进水管、支管和排水孔进入浸润腔中,关闭排水管上的泄压阀不断向浸润腔中注水使浸润腔中产生较大的水压,利用水压将水快速、高效的压进菌棒中,完成对菌棒的补水。当水压过大时打开排水管上的泄压阀,启动水栗将浸润腔中的水通过循环水管回流到水箱中,能对多余的水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水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更环保。通过与浸润腔一一对应的支管对每个浸润腔同时供水,通过排水孔使上层浸润腔中的水能够循环流到下层的浸润腔中,使每个浸润腔中的水压相同,对菌棒的补水效果更好,对水的利用效率更高。本方案通过设置浸润腔、水箱、水栗、多级水管能够通过水压将水快速压注到菌棒中,完成对菌棒的高压高效、快速补水,而且对水资源的利用率高,能够对多余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更加环保。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下端的四个角均固定有万向轮。在底座的下端设置万向轮方便对装置进行搬运,使装置在不同地方的使用更方便。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一种改进,所述柜门上设有橡胶制成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位于柜门与柜体之间。设置橡胶制成的密封层对柜体和柜门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浸润过程中柜体内的水从柜门与柜体之间的缝隙中泄漏,避免造成浸润腔内压力不足影响对菌棒的补水效果和补水效率。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一种改进,所述柜门远离柜体的一侧上设有与浸润腔连通的压力表。通过柜门上的压力表可以实时监控浸润腔内的水压,方便对水压进行调整,能避免水压过大将菌棒压坏造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柜门2、柜体3、水箱4、水栗5、排水管6、进水管7、循环水管8、浸润腔9、支管10、排水孔11、压力表12、万向轮13。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菌棒浸润装置,包括底座1、柜体3、水箱4、水栗5。所述底座I为矩形板状,所述柜体3和水栗5均固定在底座I的上端,所述底座I下端的四个角均固定有万向轮13。所述柜体3为一侧开口的竖向的矩形箱体,所述柜体3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层浸润腔9,每层所述浸润腔9的底部均设有若干与下层浸润腔9相连通的排水孔11,所述柜体3的底部设有排水管6,位于最下层的浸润腔9上的排水孔11与所述排水管6连通,所述排水管6上设有泄压阀。所述柜体3的开口侧设有柜门2,所述柜门2上设有橡胶制成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位于柜门2与柜体3之间,所述柜门2远离柜体3的一侧上设有与浸润腔9连通的压力表12。所述柜体3与柜门2相对的一侧固定有竖向的进水管7,进水管7上设有若干与浸润腔9连通的横向的支管1,所述支管1与浸润腔9--对应。所述水箱4固定在柜体3的顶端,所述水栗5位于柜体3远离柜门2的一侧,所述排水管6与水栗5连通,所述水栗5与水箱4之间连通有循环水管8。本实施例中,操作时,将需要补水的菌棒放置在柜体3内的浸润腔9中并关上柜门2,水箱4中的水通过进水管7、支管10和排水孔11进入浸润腔9中,关闭排水管6上的泄压阀不断向浸润腔9中注水使浸润腔9中产生较大的水压,利用水压将水快速、高效的压进菌棒中,完成对菌棒的补水。通过柜门2上的压力表12可以监控浸润腔9内的水压,当水压过大时打开排水管6上的泄压阀,启动水栗5将浸润腔9中的水通过循环水管8回流到水箱4中,能避免水压过大将菌棒压坏,同时能对多余的水进行回收利用,减少了水的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更环保。通过与浸润腔9一一对应的支管10对每个浸润腔9同时供水,通过排水孔11使上层浸润腔9中的水能够循环流到下层的浸润腔9中,使每个浸润腔9中的水压相同,对菌棒的补水效果更好,对水的利用效率更高。在底座I的下端设置万向轮13方便对装置进行搬运,使装置在不同地方的使用更方便。设置橡胶制成的密封层对柜体3和柜门2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浸润过程中柜体3内的水从柜门2与柜体3之间的缝隙中泄漏,避免造成浸润腔9内压力不足影响对菌棒的补水效果和补水效率。本方案通过设置浸润腔9、水箱4、水栗5、多级水管能够通过水压将水快速压注到菌棒中,完成对菌棒的高压高效、快速补水,而且对水资源的利用率高,能够对多余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更加环保。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菌棒浸润装置,包括底座、柜体、水箱、水泵,所述底座为板状,所述柜体和水泵均固定在底座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为一侧开口的矩形箱体,所述柜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多层浸润腔,每层所述浸润腔的底部均设有若干与下层浸润腔相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柜体的底部设有排水管,位于最下层的排水孔与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泄压阀;所述柜体的开口侧设有柜门,所述柜体远离柜门的一侧固定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若干与每个浸润腔对应连通的支管;所述水箱固定在柜体的顶端,所述水泵位于柜体的一侧,所述排水管与水泵连通,所述水泵与水箱之间连通有循环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东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勤发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