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9765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8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包括采水器和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为倒锥形结构,上端固定在一固定圈上,下端与采水器上部的开口相连,固定圈上固定有拉绳,还包括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固定于固定圈上,并位于第一过滤网内侧、采水器的上部,采水器底部螺接有底盖,第一过滤网的孔径为45μm~60μm,第二过滤网的孔径为2mm~8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可直接对微藻样品进行初步预处理,同时,在采水器上部设置倾斜的固定圈,便于微藻进入滤网内,且在水流影响下仍可以保持垂直采样状态,便于判断采样深度,是一种高效、准确、快速并且简便的微藻样品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游植物采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植物,微藻细胞中含有蛋白质、脂类、藻多糖、胡萝卜素、多种无机元素,如CU、Fe、Se、Mn、Zn等高价值的营养成分和化工原料,使其在食品、医药、基因工程、液体燃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例如,在环境监测方面,微藻的生长状况能直接反映水质情况,判断空气中的毒性气体,打破常规气体样品的分析和检测。因此,在应用微藻做深入研究时,经常需要外出采集微藻样品,由于微藻个体较小,分布分散,往往难以有效采集。目前常用的采样装置为圆锥状的采集装置,其结构由网口、大面积的网衣和网底取样瓶连接构成,网口由金属边框制成,呈圆形,用于支撑和固定网衣,同时固定拉绳;网衣由一定孔径的筛絹制成;网底取样瓶连接在网衣末端,用以收集网中的微藻样品。使用时,先将铅鱼固定在浮游生物网底部,缓慢释放到水中,到一定深度后拉出水面,用水清洗网衣使样品汇集至网底取样瓶中,最后打开取样瓶阀门,将取样瓶中的水同样品一起转移到样品瓶中,贴上标签即可。该装置在河流中采样,容易混杂杂物,以及比微藻个体相比较大的其他水生植物和动物,使采集到的样品质量受到影响;同时,受水流影响不能保持垂直采样状态,难以确定采样深度,估算出滤水量存在较大误差,而以该滤水量计算出的浮游植物生物密度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在微藻的样品采集过程中,如何高效、准确、快速并且简便的采集微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本技术提供的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的具体方案为:包括采水器和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为倒锥形结构,上端固定在一固定圈上,下端与所述采水器上部的开口相连,所述固定圈上固定有拉绳,还包括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于固定圈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内侧、所述采水器的上部,所述采水器底部螺接有底盖,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为20μηι?50μηι,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孔径为2mm?8mm。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为35μπι,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孔径为5mm。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网为倒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更优选地,所述采水器上部为柱状结构,下部为漏斗状,所述采水器的下部开口处设有外螺纹,所述底盖内侧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可匹配螺接的内螺纹。更优选地,所述固定圈相对于所述采水器柱状结构的横截面倾斜设置,所述采水器漏斗状的开口与所述采水器柱状结构不同轴。更优选地,所述固定圈相对于所述采水器柱状结构的横截面的倾斜角度为30°?60。。更优选地,所述固定圈相对于所述采水器柱状结构的横截面的倾斜角度为45°。本技术提供的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通过第二过滤网可方便的隔离水体中的杂物和个体相比较大的其他水生植物和动物,微藻进入第二过滤网,附着在第一过滤网上,直接对微藻样品进行初步预处理,同时,在采水器上部设置倾斜的固定圈,且采水器为偏心结构的漏斗体,不仅便于微藻进入滤网内,且在水流影响下该装置仍可以接近垂直采样状态,便于判断采样深度,是一种高效、准确、快速并且简便的微藻样品采集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一种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采水器4和第一过滤网2,所述第一过滤网2为倒锥形结构,上端安装有固定圈I,下端与采水器4上部的开口相连,所述固定圈I上固定有拉绳6,该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网3,所述第二过滤网3固定于固定圈I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内侧、采水器4的上部,所述采水器4底部螺接有底盖5,所述第一过滤网2的孔径为20μηι?50μηι,第二过滤网3的孔径为2mm?8mm;为了有效地隔离其他生物并捕获微藻,第一过滤网2的孔径以35μπι为最佳,第二过滤网3的孔径为5mm为最佳。具体的,上述第二过滤网3为倒锥形的兜状结构,且第一过滤网2与第二过滤网3的网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微藻通过第二过滤网3的孔进入并附着在第一过滤网2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通过增设第二过滤网3,可方便的隔离水体中的杂物和个体相比较大的其他水生植物和动物,微藻进入第二过滤网3后,附着在第一过滤网2上,直接对微藻样品进行初步预处理。使用时,将采集装置缓慢释放到水中,到一定深度后拉出水面,用水清洗第一过滤网2,采集到的微藻在水流的作用下会聚集到采水器4内,采集完成后,打开底盖5,将采集到的微藻转移到样品瓶中。本技术中,对上述采水器4的容积不做限制,可根据要求进行设计,一般常用的为容积为1L的采水器4,便于野外采集携带,且满足采集量的要求。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其采水器4上部为柱状结构,下部为漏斗状,采水器4的漏斗状的下部开口处设有外螺纹,上述底盖5内侧设有与外螺纹匹配螺接的内螺纹。上述固定圈I相对于采水器4柱状结构的横截面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具体的,倾斜角度为30°?60°,都可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其中倾斜角度以45°为最佳,上述采水器4下部漏斗状的开口偏离所述采水器4柱状的纵轴设置,倾斜的网口便于微藻进入滤网内,并可根据水流方向及时调整网口,同时由于在以柱状结构为主体的采水器4上部设置偏心结构的漏斗体,即使在水流影响下该装置仍可以近似垂直采样状态,便于精确判断采样深度。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主权项】1.一种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包括采水器(4)和第一过滤网(2),所述第一过滤网(2)为倒锥形结构,上端固定在一固定圈(I)上,下端与所述采水器(4)上部的开口相连,所述固定圈(I)上固定有拉绳(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过滤网(3),所述第二过滤网(3)固定于所述固定圈(I)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内侧、所述采水器(4)的上部,所述采水器(4)底部螺接有底盖(5),所述第一过滤网(2)的孔径为20μπι?50μπι,所述第二过滤网(3)的孔径为2mm?8mm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的孔径为35μπι,所述第二过滤网(3)的孔径为5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3)为倒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过滤网(2)与所述第二过滤网(3)的网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水器(4)上部为柱状结构,下部为漏斗状,所述采水器(4)的下部开口处设有外螺纹,所述底盖(5)内侧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螺接的内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I)相对于所述采水器(4)柱状结构的横截面倾斜设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藻野外样品采集装置,包括采水器(4)和第一过滤网(2),所述第一过滤网(2)为倒锥形结构,上端固定在一固定圈(1)上,下端与所述采水器(4)上部的开口相连,所述固定圈(1)上固定有拉绳(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过滤网(3),所述第二过滤网(3)固定于所述固定圈(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内侧、所述采水器(4)的上部,所述采水器(4)底部螺接有底盖(5),所述第一过滤网(2)的孔径为20μm~50μm,所述第二过滤网(3)的孔径为2mm~8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计平李润植张莉赵奎史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