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梨树病虫害
,特别涉及一种梨小食心虫的生态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Busck),卷蛾科小食心虫属的一种昆虫。幼虫为害果多从萼、梗洼处蛀入,早期被害果蛀孔外有虫粪排出,晚期被害多无虫粪。幼虫蛀入直达果心,高湿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渐扩大,俗称\黑膏药\。苹果蛀孔周围不变黑。李幼果被害易脱落,李果稍大受害不脱落,蛀食桃李杏多为害果核附近果肉。一代、二代幼虫危害樱桃、桃树嫩梢多从上部叶柄基部蛀入髓部,向下蛀至木质化处便转移,蛀孔流胶并有虫粪,被害嫩梢渐枯萎,俗称\折梢\。
随着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变化,梨小食心虫的抗性愈来愈强,已成为限制梨产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梨树产业高产、高效、安全、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梨小食心虫的生态防治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果园的果树上挂性引诱剂,再喷洒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最后喷洒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农药;所述农药有四种,分别为苦参碱和BT的混合液,短稳杆菌和BT的混合液,短稳杆菌和核形多角体病毒的混合液,核形多角体病毒和苏云氏金杆菌的混合液;该四种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农药互相交替喷洒。
进一步的,在果树上挂性引诱剂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进一步的,在果树上挂性引诱剂的高度为1.5m。
进一步的,在果树上挂性引诱剂的密度为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果园的果树上挂性引诱剂,再喷洒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最后喷洒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农药;所述农药有四种,分别为苦参碱和BT的混合液,短稳杆菌和BT的混合液,短稳杆菌和核形多角体病毒的混合液,核形多角体病毒和苏云氏金杆菌的混合液;该四种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农药互相交替喷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果园的果树上挂性引诱剂,再喷洒防治病虫害的农药,最后喷洒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农药;所述农药有四种,分别为苦参碱和BT的混合液,短稳杆菌和BT的混合液,短稳杆菌和核形多角体病毒的混合液,核形多角体病毒和苏云氏金杆菌的混合液;该四种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农药互相交替喷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果树上挂性引诱剂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果树上挂性引诱剂的高度为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小食心虫的防...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