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6的四氢吡啶并吡嗪调节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059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7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化学式(I)的化合物:其作为GPR6的调节剂是有用的,提供了其药用组合物、用于治疗与GPR6相关联病症的方法、用于制备这些化合物和其中间体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学。专利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6(在下文被称为GPR6)调节剂的化合物。GPR6是GPCR,其信号经由Gs途径。GPR6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尤其纹状体的中型多棘神经元(MSN)中是高度表达的,在外周组织中是最少表达的。多巴胺能神经支配的主要纹状体靶标存在于纹状体苍白球(striatopallidal)(间接)和纹状体黑质(striatonigral)(直接)输出途径的中型多棘神经元(MSN)。直接输出途径的MSNs表达D1多巴胺受体,然而间接途径中的那些表达D2受体。纹状体中表达D2受体的MSN中富含GPR6,其中GPR6活性是功能上与D2受体信号相反的。Gs偶联的GPR6的拮抗作用或反相激动减少了在MSNs中的cAMP并且为D2受体的多巴胺介导的激活提供了功能性替代。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对治疗多种神经病学障碍和精神病学障碍(包括帕金森病)是有用的。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化学式I的化合物:其中R1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可任选经取代的C3-8环烷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6-10芳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C1-10杂芳基;X1是N并且X2是CH;或X1是CH并且X2是N;或X1是N并且X2是N;当X1是N时,Z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亚烷基、C1-6卤代亚烷基、-C(O)-、以及-S(O)2-;当X1是CH时,Z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亚烷基、C1-6卤代亚烷基、-O-、-C(O)-、-NH-、-S-、-S(O)-、以及-S(O)2-;q是0、1、或2;s是0、1、或2;R2是-OR5或-NR6R7;R3(每次被携带时)独立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C3-8环烷基、以及三氟甲基;p是0、1、或2;R4每次被携带时是独立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羟基、以及卤素;r是0或1;R5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和C3-8环烷基;R6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和C1-6烷基;R7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C3-8环烷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6-10芳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1-10杂芳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X3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H和CR4并且X4是NR8;或X3是NR8并且X4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H和CR4;R8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3-8环烷基、-S(O)2-R9、-C(O)-R10、-C(O)-N(R11)(R12)、以及-C(O)-OR13;R9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C3-8环烷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苯基;R10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C3-8环烷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6-10芳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1-10杂芳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R11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和C1-6烷基;R12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C1-6烷基和C3-8环烷基;或R11和R12与它们所附接的氮一起形成一种4至7元的饱和的环,该环可任选地具有1个另外的环杂原子,该杂原子选自下组:N、O和S,并且该环可任选地在任何环碳原子上被1至5个取代基取代,这些取代基独立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氰基、卤素、羟基、氨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C1-9酰胺、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以及C1-4烷氧基,并且在任何另外的环氮上被一种取代基取代,该取代基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C3-8环烷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R13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和C3-8环烷基;或其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药用组合物,包括:具有化学式I的化合物或其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是GPR6的调节剂并且对治疗多种神经病学障碍和精神病学障碍是有用的,例如运动障碍,包括帕金森氏病、左旋多巴诱发性运动障碍、和亨廷顿氏病、药物成瘾、进食障碍、认知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性精神障碍、以及抑郁症。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治疗在此所述的与GPR6相关的病症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向对其有需要的患者给予有效量的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作为药剂的用途,该用途包括治疗在此描述的与GPR6相关的病症,并且包括用于生产用于治疗在此描述的与GPR6相关的病症的药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制备GPR6调节剂和其中间体的方法。专利技术详细说明术语“C1-4烷基”指的是具有一个至四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术语“可任选经取代的C1-4烷基”指的是可任选地被1至6个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这些取代基独立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可任选经取代的C1-4烷氧基、C1-4硫代烷氧基、C1-9酰胺、C1-7酰胺基、氨基、C1-8烷氨基、C1-5氧基羰基、C1-5羰氧基、C1-8磺酰基、氰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3-8环烷基、C3-8环烷氧基、卤素、羟基、硝基、氧代、可任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1-10杂芳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C6-10芳基。更特别地,“可任选经取代的C1-4烷基”指的是可任选地被1至6个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这些取代基独立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4烷氧基、C1-9酰胺、氨基、C1-8烷氨基、C1-5氧基羰基、氰基、C3-8环烷基、卤素、羟基、在任何环氮上可任选地被C1-4烷基取代的C3-6杂环基、C1-10杂芳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苯基。甚至更特别地,“可任选经取代的C1-4烷基”指的是可任选地被1至6个取代基取代的C1-4烷基,这些取代基独自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4烷氧基、氰基、C3-8环烷基、卤素、羟基、在任何环氮上可任选地被C1-4烷基取代的C3-6杂环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苯基。术语“C1-6烷基”指的是具有一个至六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链。术语“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指的是可任选地被1至7个取代基取代的C1-6烷基,这些取代基独立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氨基、C1-8烷氨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1-4烷氧基、C1-4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化学式I的化合物其中R1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可任选经取代的C3‑8环烷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6‑10芳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C1‑10杂芳基;X1是N并且X2是CH;或X1是CH并且X2是N;或X1是N并且X2是N;当X1是N时,Z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亚烷基、C1‑6卤代亚烷基、‑C(O)‑、以及‑S(O)2‑;当X1是CH时,Z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亚烷基、C1‑6卤代亚烷基、‑O‑、‑C(O)‑、‑NH‑、‑S‑、‑S(O)‑、以及‑S(O)2‑;q是0、1、或2;s是0、1、或2;R2是‑OR5或‑NR6R7;R3每次被携带时是独立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C3‑8环烷基、以及三氟甲基;p是0、1、或2;R4每次被携带时是独立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羟基、以及卤素;r是0或1;R5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和C3‑8环烷基;R6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和C1‑6烷基;R7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C3‑8环烷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6‑10芳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1‑10杂芳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X3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H和CR4并且X4是NR8;或X3是NR8并且X4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H和CR4;R8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3‑8环烷基、‑S(O)2‑R9、‑C(O)‑R10、‑C(O)‑N(R11)(R12)、以及‑C(O)‑OR13;R9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C3‑8环烷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苯基;R10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C3‑8环烷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6‑10芳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1‑10杂芳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R11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和C1‑6烷基;R12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C1‑6烷基和C3‑8环烷基;或R11和R12与它们所附接的氮一起形成一种4至7元的饱和的环,该环可任选地具有1个另外的环杂原子,该杂原子选自下组:N、O和S,并且该环可任选地在任何环碳原子上被1至5个取代基取代,这些取代基独立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氰基、卤素、羟基、氨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C1‑9酰胺、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以及C1‑4烷氧基,并且在任何另外的环氮上被一种取代基取代,该取代基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C3‑8环烷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R13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和C3‑8环烷基;或其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20 US 61/919,6611.具有化学式I的化合物
其中
R1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可任选经取代的C3-8环烷基、可任
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6-10芳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C1-10杂芳基;
X1是N并且X2是CH;或
X1是CH并且X2是N;或
X1是N并且X2是N;
当X1是N时,Z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亚烷基、C1-6卤代
亚烷基、-C(O)-、以及-S(O)2-;
当X1是CH时,Z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亚烷基、C1-6卤
代亚烷基、-O-、-C(O)-、-NH-、-S-、-S(O)-、以及-S(O)2-;
q是0、1、或2;
s是0、1、或2;R2是-OR5或-NR6R7;
R3每次被携带时是独立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
C3-8环烷基、以及三氟甲基;
p是0、1、或2;
R4每次被携带时是独立地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
羟基、以及卤素;
r是0或1;
R5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和C3-8环烷基;
R6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和C1-6烷基;
R7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C3-8环
烷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6-10芳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1-10杂芳基、以及可任选
经取代的C3-6杂环基;
X3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H和CR4并且X4是NR8;或
X3是NR8并且X4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H和CR4;
R8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3-8环烷
基、-S(O)2-R9、-C(O)-R10、-C(O)-N(R11)(R12)、以及-C(O)-OR13;
R9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C3-8环烷基、以及可任
选经取代的苯基;
R10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
C3-8环烷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6-10芳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1-10杂芳基、以及
可任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
R11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和C1-6烷基;
R12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氢、C1-6烷基和C3-8环烷基;或
R11和R12与它们所附接的氮一起形成一种4至7元的饱和的环,该环可任
选地具有1个另外的环杂原子,该杂原子选自下组:N、O和S,并且该环可
任选地在任何环碳原子上被1至5个取代基取代,这些取代基独立地选自下
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氰基、卤素、羟基、氨基、可任选经取代的C3-6杂环基、C1-9酰胺、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以及C1-4烷氧基,并且在任何
另外的环氮上被一种取代基取代,该取代基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
成:氢、C3-8环烷基、以及可任选经取代的C1-6烷基;
R13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C1-6烷基和C3-8环烷基;
或其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X1是CH并且X2是N,或其一
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X1是N并且X2是N,或其一种

\t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X3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
项组成:CH和CR4,并且X4是NR8,或其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是可任选经
取代的C6-10芳基,或其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Z是C1-6亚烷
基,或其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Z是-O-,或其
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Z是-C(O)-,
或其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9.根据要求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是-NR6R7,或
其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
项组成:
环丙基(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
并[3,4-b]吡嗪-6(5H)-基)甲酮;1-(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
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2-甲氧基乙烷-1-酮;2-(4-(2,4-二
氟苯氧基)哌啶-1-基)-N-异丙基-6-(甲基磺酰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
嗪-3-胺;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氨基)-N-(2-甲氧基乙
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甲酰胺;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

\t基)-3-(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四氢呋喃-2-基)甲
酮;3-(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
b]吡嗪-6(5H)-基)-3-氧代丙腈;4-((1-(6-乙酰基-3-(异丙基氨基)-5,6,7,8-四氢
吡啶并[3,4-b]吡嗪-2-基)哌啶-4-基)氧基)-3-氟苯甲腈;1-(2-(4-(2,4-二氟苯氧
基)哌啶-1-基)-3-(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2-甲氧
基丙烷-1-酮;环丙基(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2-(异丙基氨基)-7,8-
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甲酮;1-(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
2-(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2-甲氧基乙烷-1-酮;3-
(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N-异丙基-6-(甲基磺酰基)-5,6,7,8-四氢吡啶并
[3,4-b]吡嗪-2-胺;2-(4-(4-氰基-2-氟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氨基)-N,N-
二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甲酰胺;3-氟-4-((1-(3-(异丙基氨
基)-6-甲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嗪-2-基)哌啶-4-基)氧基)苯甲腈;(2-
(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
6(5H)-基)(吗啉代)甲酮;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2-(异丙基氨基)-N-
(2-甲氧基乙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甲酰胺;3-(4-(2,4-二氟苯
氧基)哌啶-1-基)-2-(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四氢
呋喃-2-基)甲酮;3-(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2-(异丙基氨基)-7,8-二
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3-氧代丙腈;(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
基)-3-(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异噁唑-5-基)甲
酮;4-((1-(6-乙酰基-2-(异丙基氨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嗪-3-基)哌
啶-4-基)氧基)-3-氟苯甲腈;4-((1-(6-(环丙烷羰基)-2-(异丙基氨基)-5,6,7,8-四
氢吡啶并[3,4-b]吡嗪-3-基)哌啶-4-基)氧基)-3-氟苯甲腈;2-(4-(2,4-二氟苯氧
基)哌啶-1-基)-N-异丙基-6-(异丙基磺酰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嗪-3-
胺;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氨基)-6-(甲基-L-脯氨酰基)-
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嗪;(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
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吡咯烷-1-基)甲酮;1-(2-(4-(2,4-
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
基)-2,2-二氟乙烷-1-酮;3-氟-4-((1-(2-(异丙基氨基)-6-(甲基磺酰基)-5,6,7,8-

\t四氢吡啶并[3,4-b]吡嗪-3-基)哌啶-4-基)氧基)苯甲腈;3-氟-4-((1-(2-(异丙基
氨基)-6-(2-甲氧基乙酰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嗪-3-基)哌啶-4-基)氧
基)苯甲腈;3-氟-4-((1-(2-(异丙基氨基)-6-甲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
嗪-3-基)哌啶-4-基)氧基)苯甲腈;3-(4-(4-氰基-2-氟苯氧基)哌啶-1-基)-2-(异
丙基氨基)-N,N-二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甲酰胺;1-(3-(2,2-
二氟乙基氨基)-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5-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
b]吡嗪-6(5H)-基)乙酮;N-(2,2-二氟乙基)-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5-
甲基-6-(甲基磺酰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嗪-3-胺;1-(3-(2,2-二氟乙
基氨基)-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5-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
6(5H)-基)-2-甲氧基乙酮;1-(2-(2,2-二氟乙基氨基)-3-(4-(2,4-二氟苯氧基)哌
啶-1-基)-5-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乙酮;N-(2,2-二氟乙
基)-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5-甲基-6-(甲基磺酰基)-5,6,7,8-四氢吡
啶并[3,4-b]吡嗪-2-胺;1-(2-(2,2-二氟乙基氨基)-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
1-基)-5-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2-甲氧基乙酮;1-(3-(4-
(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2-(异丙基氨基)-5-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
嗪-6(5H)-基)乙酮;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N-异丙基-5-甲基-6-(甲
基磺酰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嗪-2-胺;1-(3-(4-(2,4-二氟苯氧基)哌
啶-1-基)-2-(异丙基氨基)-5-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2-甲氧
基乙酮;环丙基(3-(2,2-二氟乙基氨基)-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5-甲
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甲酮;环丙基(2-(2,2-二氟乙基氨基)-
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5-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
甲酮;环丙基(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2-(异丙基氨基)-5-甲基-7,8-
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甲酮;1-(3-(2,2-二氟乙基氨基)-2-(4-(2,4-二
氟苯氧基)哌啶-1-基)-5-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2,2-二氟
乙酮;1-(2-(2,2-二氟乙基氨基)-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5-甲基-7,8-
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2,2-二氟乙酮;1-(2-(2,2-二氟乙基氨基)-3-
(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5-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
2,2-二氟乙酮;1-(3-(4-(2-氟-4-甲氧基苯氧基)哌啶-1-基)-2-(异丙基氨基)-7,8-

\t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乙酮;1-(2-(4-(2-氟-4-甲氧基苯氧基)哌啶-
1-基)-3-(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乙酮;2-(4-(2-氟-
4-甲氧基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氨基)-N,N-二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
b]吡嗪-6(5H)-甲酰胺;1-(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氨基)-
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乙酮;1-(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
基)-3-(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乙酮;2-(2,2-二氟
乙基氨基)-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N,N-二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
b]吡嗪-6(5H)-甲酰胺;1-(2-((2,2-二氟乙基)氨基)-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
1-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2-甲氧基乙酮;(R)-1-(2-(2,2-二
氟乙基氨基)-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
6(5H)-基)-2-甲氧基丙烷-1-酮;1-(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
氨基)-5-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乙酮;1-(2-(4-(2,4-二氟苯
氧基)哌啶-1-基)-3-(异丙基氨基)-5-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
基)-2,2-二氟乙酮;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N-异丙基-5-甲基-6-(甲
基磺酰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嗪-3-胺;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
1-基)-3-(异丙基氨基)-N,N,5-三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甲酰
胺;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2-(异丙基氨基)-N,N,5-三甲基-7,8-二氢
吡啶并[3,4-b]吡嗪-6(5H)-甲酰胺;2-(2,2-二氟乙基氨基)-3-(4-(2,4-二氟苯氧
基)哌啶-1-基)-N,N,5-三甲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甲酰胺;3-(4-
(2-氟-4-甲氧基苯氧基)哌啶-1-基)-N-异丙基-6-甲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
吡嗪-2-胺;1-(3-((2,2-二氟乙基)氨基)-2-(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7,8-
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乙烷-1-酮;N-(2,2-二氟乙基)-2-(4-(2,4-二氟
苯氧基)哌啶-1-基)-6-甲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嗪-3-胺;3-(4-(2,4-二
氟苯氧基)哌啶-1-基)-2-(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甲酸
甲酯;3-(4-(2,4-二氟苯氧基)哌啶-1-基)-6-(2-氟乙基)-N-异丙基-5,6,7,8-四氢
吡啶并[3,4-b]吡嗪-2-胺;(R)-1-(2-(4-((2,4-二氟苯基)氟甲基)哌啶-1-基)-3-(异
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乙烷-1-酮;1-(3-(4-(2,4-二氟
苯氧基)哌啶-1-基)-2-(异丙基氨基)-7,8-二氢吡啶并[3,4-b]吡嗪-6(5H)-基)乙

\t酮;N-环丙基-2-(4-(2-氟-4-甲氧基苯氧基)哌啶-1-基)-6-甲基-5,6,7,8-四氢吡
啶并[3,4-b]吡嗪-3-胺;N-环丙基-3-(4-(2-氟-4-甲氧基苯氧基)哌啶-1-基)-6-甲
基-5,6,7,8-四氢吡啶并[3,4-b]吡嗪-2-胺;N-环丙基-3-(4-((2,4-二氟苯基)氟甲
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布朗S·希契科克M·霍普金斯菊地正太H·莫嫩沙因H·赖卡德K·施莱克尔孙会凯T·麦克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