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质致密患者肱骨大段骨缺损骨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8833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骨质致密患者肱骨大段骨缺损骨搬运装置,包括用于轴向打入骨质的髓内主钉,所述髓内主钉具有与人体肱骨解剖结构相吻合的幅度,两端开有用于与普通固定螺钉配合的锁定孔;其近端还设置有入刀孔以及与入刀孔配合的螺旋刀片;所述髓内主钉两端开有固定螺孔;还包括一个固定支架和若干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后端与固定支架连接,前端与髓内主钉上的固定螺孔配合连接;还包括若干能够沿髓内主钉轴向运动的搬运针,所述搬运针一端径向植入需要滑移的骨块且未到达髓内主钉,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支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骨质致密患者肱骨大段骨缺损骨搬运装置,包括用于轴向打入骨质的髓内主钉,所述髓内主钉具有与人体肱骨解剖结构相吻合的幅度,两端开有用于与普通固定螺钉配合的锁定孔;其近端还设置有入刀孔以及与入刀孔配合的螺旋刀片;所述髓内主钉两端开有固定螺孔;还包括一个固定支架和若干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后端与固定支架连接,前端与髓内主钉上的固定螺孔配合连接;还包括若干能够沿髓内主钉轴向运动的搬运针,所述搬运针一端径向植入需要滑移的骨块且未到达髓内主钉,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支架上。【专利说明】一种用于骨质致密患者肱骨大段骨缺损骨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用骨搬运术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运用于骨质较为致密的患者肱骨大段骨缺损的装置。
技术介绍
长骨大段骨缺损是指骨折不能自行愈合或仅能再生10%的骨缺损,一般为累及长骨直径的2-3倍。大段骨缺损通常由高能量创伤、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常伴有肢体短缩、畸形、骨髓炎、肌肉萎缩和邻近关节僵硬,其修复治疗一直是骨科领域的最大难题之一。据统计显示,在德国骨移植手术是患者最常接受前50种治疗之一;在美国每年需进行骨移植手术的患者约80万例;在中国每年单因创伤需行骨移植手术就超过了 300万例;大段骨缺损给予患者带来了巨大身心伤害及经济负担,因此如何解决该项难题已成为骨科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上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主要方法有自体骨移植、Masquelet技术及Ilizarov技术。自体骨移植具有最佳的骨传导、骨诱导及骨生成作用,是治疗骨缺损的标准。然而自体骨量有限、骨强度欠佳,难以满足大段骨缺损的需求。虽然吻合血管的骨移植(如腓骨、髂骨、肋骨等)也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是该手术创伤大,供区并发症多,移植骨完成塑形及增粗的时间长,而且患者不能早期负重,后期易出现应力性骨折、肌肉萎缩等。此外,该技术学习曲线长,对术者要求相对较高,不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因此不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主流方法。Masquelet技术的出现为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该技术是利用膜辅助的自体骨移植治疗节段性骨缺损。该技术具体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彻底清后植入PMMA骨水泥占位器,使用内固定或外固定进行固定,闭合创面,形成诱导膜。第二阶段:在6 -Sw后切开诱导膜,移除骨水泥占位器,打通髓腔,在膜内填充自体松质骨,然后闭合诱导膜和切口。该诱导膜不但具有避免移植骨吸收、维持移植骨位置及阻止软组织侵入等作用,而且能可分泌生长因子和骨诱导因子促进骨质生长,如血管内皮因子、TGF-m,BMP_2等。虽然多项临床研究证明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大局限性。该技术最大的缺陷在于修复骨缺损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自体骨移植,增加了手术创伤及供区并发症;而且该技术不能有效的纠正肢体短缩及力线,如果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还需要结合显微皮瓣技术。此外,在术后患者不能早期负重锻炼,容易出现应力性骨折、骨吸收及骨不连等并发症,而且该方法需要进行两次甚至多次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长、花费极高。骨搬运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20世纪矫形外科的里程碑,为骨缺损的治疗开创了一个新时代。骨搬运技术是由俄罗斯骨科医生Ilizarov所独创,遵循组织再生的张力-应力法则,符合“骨自然重建”理念,是目前临床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的金标准。骨搬运技术的核心在于IIizarov支架的牵张成骨,具体地分为三个步骤:1.使用IIizarov支架固定患肢,提供稳定性、维持肢体长度及力线;2.对靠近骨缺损的干骺端进行低能量皮质截骨;3.调节Ilizarov支架将具有活性的骨段按照适当的速度与频率向骨缺损残端滑移、靠拢,并在Ilizarov支架固定下完成骨缺损修复。与自体骨移植术和Masquelet技术相比,骨搬运技术有以下优点:I)修复骨缺损长度不受限制,不需要自体骨移植,避免了自体骨移植及Masquelet技术“以创伤修复创伤”的缺陷;2)该技术可同期牵张软组织再生,不需采用皮瓣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3)可通过外支架同期矫正各种复杂的肢体畸形。4)属于微创手术,疗效可靠,费用低廉。尽管骨搬运技术治疗各种复杂骨缺损疗效确切,但是也存在较多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与Ilizarov支架的使用密切相关。目前用于骨搬运技术的Ilizarov支架主要是环式外固定支架和单杆外固定支架。环式外固定支架为三维空间构型,固定牢靠,应力分布均匀。该支架需要在长骨的两端干骺端以及滑移骨块上打入数枚钢针,以提供稳定、维持肢体长度及力线的作用。然而在多平面穿多根钢针会引起骨质切割,减弱了局部骨强度,可能会导致医源性骨折;而且在多平面穿入钢针时对操作技术要求高,有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风险性。Ilizarov支架固定周期长,临床护理困难,因此针道感染、针道松动、断裂及软组织切割并发症经常出现。而且部分患者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甚至偏执等精神问题,也有部分患者因肢体疼痛、肿胀等不适感拒绝下地负重训练,后期可能出现废用性骨质疏松、再骨折、骨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并发症。单杆外固定支架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针道感染少及患者容易耐受等优点,适合用于长度较小的骨缺损。然而单杆外固定支架力学稳定性差,无法调整力线,患肢不能早期负重,后期可出现力线不良、废用性骨质疏松、再骨折、骨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骨质致密患者肱骨大段骨缺损骨搬运装置,骨质进针少,稳定性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骨质致密患者肱骨大段骨缺损骨搬运装置,包括用于轴向打入骨质的髓内主钉,所述髓内主钉具有与人体肱骨解剖结构相吻合的幅度,两端开有用于与普通固定螺钉配合的锁定孔;其近端还设置有入刀孔以及与入刀孔配合的螺旋刀片;所述髓内主钉两端开有固定螺孔;还包括一个固定支架和若干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后端与固定支架连接,前端与髓内主钉上的固定螺孔配合连接;还包括若干能够沿髓内主钉轴向运动的搬运针,所述搬运针一端径向植入需要滑移的骨块且未到达髓内主钉,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支架上。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架为三段式,包括两节用以与固定螺钉连接的固定段和中间的用于与搬运针连接的搬运段;所述固定段与搬运段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由于骨头外部解剖结构略有不同,现有的直杆形的支架与其配合不好。将固定支架设置为三段式,段与段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这样可以通过万向节调整固定架的弧度以适应。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段上开有供固定螺钉通过的孔;固定螺钉后端贯穿所述孔,并由螺栓紧固。首先将固定螺钉穿过固定段上的孔,然后进针旋入髓内主钉上的固定螺孔,最后旋紧螺栓进行紧固。其稳定性好,方便调节。当然也有另外的连接紧固方式,比如直接在固定段上开设螺孔,使用的时候先将固定螺钉旋入固定段上的螺孔,然后在旋入髓内主钉上的固定螺孔。固定螺钉两端都为螺纹连接,既起到了固定的髓内主钉的作用,其本身又与固定支架锁定,其到了锁定的作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搬运段由若干节套筒相套而成;相邻套筒上均设置有位置对应的长孔,且利用贯穿长孔的螺栓固定。人体长骨长度各不相同,而不同个体间相同骨骼的长度也不相同,将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骨质致密患者肱骨大段骨缺损骨搬运装置,包括用于轴向打入骨质的髓内主钉,所述髓内主钉具有与人体肱骨解剖结构相吻合的幅度,两端开有用于与普通固定螺钉配合的锁定孔;其近端还设置有入刀孔以及与入刀孔配合的螺旋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髓内主钉两端开有固定螺孔;还包括一个固定支架和若干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后端与固定支架连接,前端与髓内主钉上的固定螺孔配合连接;还包括若干能够沿髓内主钉轴向运动的搬运针,所述搬运针一端径向植入需要滑移的骨块且未到达髓内主钉,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富钧马坤龙栾和旭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