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组件周转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395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组件周转车,所述周转车的主体为由上横杆、下横杆及侧壁所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周转车的前侧设置有等间隔的前竖直隔板;所述周转车的后侧设置有等间隔的后竖直隔板;所述前竖直隔板与所述后竖直隔板一一对应;每一组相对应的所述前竖直隔板与所述后竖直隔板之间设置有一个中隔板和一个底隔板;所述底隔板设置于所述周转车的底部;所述底隔板两两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待测试组件;所述凹槽的底部为滑轮结构;所述周转车的前侧两个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前挂钩;所述周转车的后侧两个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后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实验组件周转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容量大,实验组件存取的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组件周转车,所述周转车的主体为由上横杆、下横杆及侧壁所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周转车的前侧设置有等间隔的前竖直隔板;所述周转车的后侧设置有等间隔的后竖直隔板;所述前竖直隔板与所述后竖直隔板一一对应;每一组相对应的所述前竖直隔板与所述后竖直隔板之间设置有一个中隔板和一个底隔板;所述底隔板设置于所述周转车的底部;所述底隔板两两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待测试组件;所述凹槽的底部为滑轮结构;所述周转车的前侧两个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前挂钩;所述周转车的后侧两个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后挂钩。本技术提供的实验组件周转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容量大,实验组件存取的工作效率高。【专利说明】一种实验组件周转车
本技术属于光伏太阳能实验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验组件周转车。
技术介绍
在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晶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光伏组件进行多次、多种实验,例如:热循环实验(TC)、湿冻实验(HF)、湿热实验(DH)、紫外照射(UV)实验、电位诱发衰减实验(PID)、热斑实验和机械载荷(ML)等。对于这些实验项目来说,普遍具有实验周期长、排队时间久、待测试量较大等特点。在行业内通常使用托盘或周转车来存放待测组件。这种周转车原设计用于薄膜车间存放钢化玻璃,因此用于存放待测组件并不合适,存在如下所述多个弊端:I)占地面积大、容量小。一般光伏企业进行光伏组件老化测试时测试量较大,但是由于环境箱内空间有限,一次实验数量较少。待老化实验组件维持在48?90块之间,一辆传统周转车可放8块组件,所有测试组件需要使用6?12辆传统周转车来放置,共占地15.5平方米。此外,实验后组件、待测试IV/EL组件也需大量周转车,因此,传统周转车数量明显不足。2)拿取繁琐。传统周转车上,光伏组件放置紧密,车与车之间放置也紧密。光伏组件接收时间越早存放位置越靠车体内侧。当环境箱内更换组件时,按接收时间早、晚来选取,如果要选取出周转车内侧/中间部位的实验组件,需将周转车旁清空,把周转车上外部多余组件一一移开;或者一人把组件向外侧倾斜并用身体靠住,另一人抽取入箱组件。抽取过程中,钢化玻璃、背板有划伤的危险;同理,若采用托盘来取放实验光伏组件操作更复杂。3)美观度差。传统周转车高矮不一,车上组件数量不一,显得杂乱无章,不够美观。4)组件混乱:由于周转车数量少,需求量大,因此光伏组件接收时所使用的周转车经常变动,不易统一归类放置。5)安全性差:由于传统周转车是斜式的设计,使得其在取放组件的过程中容易倾倒或脱落,不但容易损伤到光伏组件,还有可能伤到操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周转车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更加规范化、安全性更高的一种实验组件周转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实验组件周转车,所述周转车的主体为由4根上横杆、4根下横杆以及4根侧壁所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周转车的前侧设置有等间隔的前竖直隔板,所述前竖直隔板的上端与所述主体的前侧上横杆相连接,所述前竖直隔板的下端与所述主体的前侧下横杆相连接;所述周转车的后侧设置有等间隔的后竖直隔板,所述后竖直隔板的上端与所述主体的后侧上横杆相连接,所述后竖直隔板的下端与所述主体的后侧下横杆相连接;所述前竖直隔板与所述后竖直隔板一一对应;每一组相对应的所述前竖直隔板与所述后竖直隔板之间设置有一个中隔板和一个底隔板;所述底隔板设置于所述周转车的底部;所述底隔板两两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待测试组件;所述凹槽的底部为滑轮结构;所述周转车的前侧两个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前挂钩,所述前挂钩用于在所述周转车的前侧两个侧壁之间固定绑带或者链条;所述周转车的后侧两个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后挂钩,所述后挂钩用于在所述周转车的后侧两个侧壁之间固定绑带或者链条。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隔板与所述底隔板平行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周转车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周转车的侧壁上设置有把手。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前竖直隔板、后竖直隔板、中隔板和/或底隔板的尺寸为10mm*30mm。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凹槽宽度为50mm?55mm。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中隔板的高度为1450mm?1550mm。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底部为由9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滚轮具有自动锁死功能。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周转车具有44个凹槽。本技术提供的实验组件周转车占地小,容量大。实验组件在周转车上的摆放方式由横放改为竖放,只需两辆周转车即可容纳88块组件,而两辆周转车占地仅为6平方米。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周转车极大减小了待测组件堆放的占地面积,极大节省了实验室空间。存取方便。周转车车体设计为两侧开放式,两面都可取放组件,组件放置位为单独的凹槽,当选取入箱组件时,直接抽出即可。由于组件采用竖放设计,组件间隔开,插入、抽取互不影响,使得组件不易倾倒或滑落,不但降低了组件的损坏率,也有效地保护了操作人员,安全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规范化、大容量的周转车的使用易于对实验组件的集中管理。在实验组件测过IV/EL后,可以根据实验类型将同一项目组件集中一处,并与该项目实验箱对应。本技术提供的实验组件周转车车体大小一致,车内组件摆放整齐,有效克服了传统周转车随意放置使实验室混乱无序的缺陷。【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组件周转车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组件周转车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专利技术。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周转车的主体为由4根上横杆11、4根下横杆12以及4根侧壁13所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周转车的组件位有效高度为1965mm,可同时满足6612型、6610型、5612型等各类组件的存放(其中,最大组件尺寸为90*1958mm)。所述周转车的前侧设置有等间隔的前竖直隔板14,所述前竖直隔板14的上端与所述主体的前侧上横杆11相连接,所述前竖直隔板14的下端与所述主体的前侧下横杆12相连接。所述周转车的后侧设置有等间隔的后竖直隔板23,所述后竖直隔板23的上端与所述主体的后侧上横杆11相连接,所述后竖直隔板23的下端与所述主体的后侧下横杆12相连接。所述前竖直隔板14与所述后竖直隔板23—一对应。每一组相对应的所述前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组件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车的主体为由4根上横杆、4根下横杆以及4根侧壁所构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周转车的前侧设置有等间隔的前竖直隔板,所述前竖直隔板的上端与所述主体的前侧上横杆相连接,所述前竖直隔板的下端与所述主体的前侧下横杆相连接;所述周转车的后侧设置有等间隔的后竖直隔板,所述后竖直隔板的上端与所述主体的后侧上横杆相连接,所述后竖直隔板的下端与所述主体的后侧下横杆相连接;所述前竖直隔板与所述后竖直隔板一一对应;每一组相对应的所述前竖直隔板与所述后竖直隔板之间设置有一个中隔板和一个底隔板;所述底隔板设置于所述周转车的底部;所述底隔板两两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待测试组件;所述凹槽的底部为滑轮结构;所述周转车的前侧两个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前挂钩,所述前挂钩用于在所述周转车的前侧两个侧壁之间固定绑带或者链条;所述周转车的后侧两个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后挂钩,所述后挂钩用于在所述周转车的后侧两个侧壁之间固定绑带或者链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泉周盛永王仕鹏黄海燕陆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海宁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