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世保专利>正文

安全静脉输液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09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安全功能的静脉输液针,由针柄、针尖、针杆、软管、针座组成,针尖固定连接于针杆前端,针杆后端通过软管与针座连接,针柄套装于针杆上并可在针杆上滑动,针柄外侧面设有柄翼,针柄内侧后端设有环状凹槽;针杆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与环状凹槽相适配的前凸台和后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静脉输液针使用后的针尖进行保护,有效保护病人安全、医护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临床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安全功能的静脉输液针。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针是医院医疗中最常用的医疗器械,医护人员为病患者输送药物,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输液。从防止交叉感染而推广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到为防止一次性器械的重复滥用而推广自毁式器械,再到由于对血源性疾病认识的逐步深化,尤其是艾滋病在全球的泛滥,从而出现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保护的安全类产品;以及为防止医疗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强制使用的废弃物同收箱,等等,体现了单纯禁止重复使用到同时注重保护与器械接触的所有人员(包括病患者、使用者、回收处理人员等),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不安全输液对医护人员所造成的损伤也很严重,据统计,每年100万医务人员受到针头伤害,其中84.6%为护士。一些人还因此染上肝炎和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调查发现87.9%的护士有过锐器伤的经历,80%以上的护士发生过针刺伤,而护士在对针头进行处理时,例如针头用过后又重新装针保护套时,就会大大增加被刺伤的机会。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的静脉输液针,其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静脉输液针由针柄、针尖、单翼或者双翼针柄、护套、软管、针座组成,这种结构的针尖装在针柄上,护套套在针尖上保-->护针尖不外露,使用时卸下护套,针尖就失去保护装置了。由于输液针与护套分离,使用过程中护套易丢掉,即使使用后把卸下的护套重新套在针头上,也容易造成针尖划伤人体的情况。另一种静脉输液针由针柄、针尖、单翼针柄、护套、软管、针座、保护滑套组成,卸下护套输液后,不再重新把护套套在针头上,而用保护滑套进行保护,但保护滑套使用时不方便,在滑入针尖过程中致使静脉输液针易晃动,会导致血液溅入使用者的手中,甚至针碰到身体,发生刺伤情况。对于双翼针柄的静脉针,现有保护滑套不能使用,主要受结构的限制。因此现有静脉输液针存在使用不太安全的问题,有保护滑套的,也出现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静脉输液针存在的针尖不易处理、易刺伤人体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方便、可对针头进行保护的安全静脉输液针。本技术所提供的安全静脉输液针,由针柄、针尖、针杆、软管、针座组成,所述针尖固定连接于针杆前端,针杆后端通过软管与针座连接,其特征是:所述针柄套装于针杆上并可在针杆上滑动,针柄外侧面设有柄翼,针柄内侧后端设有环状凹槽;针杆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与环状凹槽相适配的前凸台和后凸台。本技术中针柄套装于针杆上并可在针杆上滑动,针柄起保护套作用,在静脉输液针使用前针尖缩在针柄内(产品出厂时已经装配好),保护针尖不损坏、伤人或者伤物。使用时操作人员轻拉针柄后退,当针杆后凸台与针柄环状凹槽配合后,可以按照常规进行输液使用。用后医-->护人员则顺手向前轻推针柄,针杆前凸台与针柄环状凹槽配合,回复到使用前状态,即针尖缩在针柄内,既保护了病患者的使用安全,也使医护人员以及废弃针头凹收人员免受针头刺伤的危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输液器用毕后可对用后的针尖进行保护,有效保护病人安全、医护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2、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临床推广使用;3、生产中可以手工装配,也可以配置简单设备进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4、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全静脉输液针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针柄在针杆上滑动的另一种状态。图3是图1中针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针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针柄,2.针尖,3.针杆,4.软管,5.针座,6.柄翼,7.环状凹槽,8.限位凸台,9.前凸台,10.后凸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提供的安全静脉输液针的结构如图1所示,针尖2固定连接于针杆3前端(产品出厂时已经装配完毕),软管4与针座5预先装配好后再和针杆3的后端连接,经过检验后装入包装袋内。针柄2套-->装于针杆3前部并可在针杆上滑动。参看图2,针柄1外侧面设有柄翼6,针柄内侧后端设有环状凹槽7;针杆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与环状凹槽7相适配的前凸台9和后凸台10(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针柄1内侧后端的环状凹槽7设于两个环状的限位凸台8之间(如图3所示),使针柄1和针杆3的固定更加准确和稳定。针柄外侧面的柄翼6可以是双翼,也可以是一个翼(单翼)。柄翼与针柄可以为一体成型,即单独注塑成型;柄翼与针柄也可以为分体成型,分体成型是将针柄分成翼和一段圆管(保护管)进行组合(可参考图3),组合后与单独注塑成型形式一样。其组合可以采用镶嵌、粘接等方式。本技术静脉输液针在出厂时可滑动的针柄1在针杆3前端,即针杆前凸台9卡在针柄后端的环状凹槽7内(如图1所显示的状态),保证使用前针尖2缩在针柄1内,保护针尖不损坏、不伤人或者伤物。使用时操作人员轻拉针柄1后退,当针杆3后凸台10与针柄环状凹槽7配合卡住后,即可按照常规进行输液使用(如图2所显示的状态)。输液完成后,医护人员推动针柄1,使针柄环状凹槽7与针杆前凸台9配合卡住,此时针尖3缩入针柄1内(如图1所显示的状态),达到保护针尖、防止针尖伤人的目的,既安全而且操作非常方便。本技术安全静脉输液针的柄翼6为医用PVC注塑成型,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操作和固定针头,针杆为ABS注塑成型,也可以用其它医用级的塑料注塑成型。本技术安全静脉输液针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利于推广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静脉输液针,由针柄、针尖、针杆、软管、针座组成,所述针尖固定连接于针杆前端,针杆后端通过软管与针座连接,其特征是:所述针柄套装于针杆上并可在针杆上滑动,针柄外侧面设有柄翼,针柄内侧后端设有环状凹槽;针杆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与环状凹槽相适配的前凸台和后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静脉输液针,由针柄、针尖、针杆、软管、针座组成,所述针尖固定连接于针杆前端,针杆后端通过软管与针座连接,其特征是:所述针柄套装于针杆上并可在针杆上滑动,针柄外侧面设有柄翼,针柄内侧后端设有环状凹槽;针杆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与环状凹槽相适配的前凸台和后凸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静脉输液针,其特征是:所述针柄内侧后端的环状凹槽设于两个环状的限位凸台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世保
申请(专利权)人:耿世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