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导程吊运夹具,包括主框架、滑块和至少一个第一螺杆;所述主框架包括侧面板和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与所述侧面板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并沿导轨架上下滑动;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滑块侧面并与所述侧面板垂直;所述吊运夹具设置有第二螺杆,其贯穿底部横梁,使所述第二螺杆的前端与滑块连接;所述导轨架为长方形框架,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面导轨以及平行设置的固定横梁和底部横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吊运夹具,可以实现双向导程及多点接触,提高吊运夹具的可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导程吊运夹具,包括主框架、滑块和至少一个第一螺杆;所述主框架包括侧面板和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与所述侧面板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并沿导轨架上下滑动;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滑块侧面并与所述侧面板垂直;所述吊运夹具设置有第二螺杆,其贯穿底部横梁,使所述第二螺杆的前端与滑块连接;所述导轨架为长方形框架,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面导轨以及平行设置的固定横梁和底部横梁。本技术所述的吊运夹具,可以实现双向导程及多点接触,提高吊运夹具的可承载能力。【专利说明】一种双向导程吊运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运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导程吊运夹具。
技术介绍
我国现行的动车组和高铁车辆车体均由大型、宽幅或者超宽幅的中空薄壁铝合金 型材组焊而成,原料的吊运和宽幅或超宽幅部件的工序间流转是完成成品或半成品件的必 经过程,需要通过吊运夹具移动原料及各部件。 通常的吊运夹具中使用夹钳等固定吊运部件,而当吊运部件越重,钳口与所吊运 部件接触后留下的夹持痕迹也越深,一定程度上会对吊运部件的接触部位的表面质量有重 要的影响,使用吊钩或吊环吊运大型、宽幅或者超宽幅的中空薄壁铝合金型材,型材容易破 损,且很容易变形。此外,现有技术中吊运夹具存在易破损以及破损件更换难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双向导程、多点 接触的吊运夹具。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向导程吊运夹具,包括主框架、滑 块和至少一个第一螺杆;所述主框架包括侧面板和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与所述侧面板平行 且相对设置;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并沿导轨架上下滑动;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滑块 侧面并与所述侧面板垂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螺杆和滑块,实现在所述吊运部件的 宽度和厚度方向的双向导程,并且通过结构设置形成与所吊运部件的多点接触,提高调运 夹具的可承载能力,并且夹具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所述导轨架为长方形框架,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面导轨以及与两个 侧面导轨垂直连接的底部横梁。 进一步,所述底部横梁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螺孔。 进一步,所述吊运夹具设置有第二螺杆,其通过第一螺孔与底部横梁螺纹连接,并 且其前端与滑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杆内侧端部设置有螺杆端部压块,其与所述第一螺杆活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框架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形状为π,其套设在所述侧 面板和导轨架上。所述固定框架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吊运夹具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侧面板内侧固定设置有夹具垫板。在所述吊运部件与所述侦彳面板之 间设置有夹具垫板,有效避免了吊运部件划伤并且增加吊运过程的平稳性。 进一步,所述滑块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块通过凹槽卡设在所述两个侧面导轨 上。所述滑块两个凹槽的设置,使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两个侧面导轨方向上改变位置,进而 调整所述第一螺杆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杆设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一螺杆通孔,所述第一把手通过第一 螺杆通孔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杆外侧端部。可以通过旋动第一把手,带动所述第一螺杆 转动,操作方便;所述第二螺杆设置有第二把手和第二螺杆通孔,所述第二把手通过第二螺 杆通孔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杆外侧端部。可以通过旋动第二把手,带动所述第二螺杆转 动,操作方便。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技术中滑块的结构俯视图。 图2b是本技术中滑块的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双向导程吊运夹具包括主框架 11、滑块12、第一螺杆13、第二螺杆14、螺杆端部压块15、吊装安装块16和夹具垫板17。 所述主框架11包括顶部面板111、侧面板(图未示)、导轨架113和固定框架114。所 述侧面板垂直设置在所述顶部面板111的一端。所述导轨架113为长方形框架,其包括两个 平行设置的侧面导轨1131以及与两个侧面导轨分别垂直固定连接的固定横梁1132和底部 横梁1133;所述导轨架113与所述侧面板平行且相对设置,并通过固定横梁1132与所述顶部 面板111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底部横梁114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螺孔1133a,所述固定 框架114的形状为Π ,套设在所述顶部面板111、侧面板和导轨架113相互衔接处以将其之间 固定。 所述滑块12设置在两个侧面导轨1131之间,使其沿着侧面导轨滑动。请参阅图2a 和图2b,其分别是所述滑块12的结构的俯视图和主视图。所述滑块12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 121,所述滑块12通过所述凹槽121卡设在所述两个侧面导轨1131上,使所述滑块12沿所述 两个侧面导轨1131滑动。进一步,所述滑块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水平方向贯穿滑块12侧 面的第二螺孔1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1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螺孔122。 所述第一螺杆13通过所述第二螺孔122与所述滑块12螺纹连接,并与所述侧面板 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运夹具设置有两个第一螺杆13。所述第一螺杆13外侧端部设置 有第一把手131和第一螺杆通孔132,所述第一把手131通过第一螺杆通孔132垂直设置在所 述第一螺杆13的外侧端部,通过转动第一把手131调整所述第一螺杆13与所述侧面板之间 的距离。所述第一螺杆13与滑块12通过螺纹连接,以便于损坏部件的更换和安装。 所述第二螺杆14通过所述第一螺孔1133a与所述底部横梁1133螺纹连接,并且其 上端与所述滑块12的下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14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二把手141和第二螺杆 通孔142,所述第二把手141通过第二螺杆通孔142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杆14的下端部,通 过转动第二把手141调整所述第二螺杆14前端的位置,进而带动滑块12滑动,同时改变与滑 块12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13的位置。所述螺杆端部压块15与所述第一螺杆13内侧端部活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 螺杆端部压块15为圆柱铝压块,所述螺杆端部压块15设置有螺孔151,使所述螺杆端部压块 15与所述第一螺杆13内侧端部通过螺孔151螺纹连接,以增加夹紧部位的自适用性。所述螺 杆端部压块15的尺寸和材料可以根据吊件表面的凹槽或加强筋结构设计不同,制备成圆 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等规则形状以及契形等非规则形状,便于曲面和平面部件的夹持工况。 所述吊装安装块16设置在所述顶部面板111的上方,所述吊装安装块16设置有一 吊装孔161,吊带可以穿过吊装孔161与所述夹具连接,实现对型材或超宽幅焊接件的吊运。 所述夹具垫板17固定设置在所述侧面板的内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垫板17 是通过沉孔形式的螺钉固定于所述侧面板的内侧。所述夹具垫板17可以根据所吊运部件的 需求选择铝板或者橡胶板。 当所述双向导程吊运夹具用于吊运超宽幅部件时,将吊运部件放置于所述夹具垫 板17-侧,根据部件宽度,顺时针或逆时针旋动第二把手141带动第二螺杆14转动,第二螺 杆14前端前进或后退,带动滑块12在所述两个侧面导轨1131之间向上或向下滑动,使第一 螺杆13和螺杆端部压块15达到与所述吊运部件相对适合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导程吊运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滑块和至少一个第一螺杆;所述主框架包括侧面板和导轨架,所述导轨架与所述侧面板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导轨架上,并沿导轨架上下滑动;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滑块侧面并与所述侧面板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生,尹志春,杨明睿,宋强,张向钧,李朔晗,周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