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透镜及具有该偏光透镜的照明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864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偏光透镜,面向一光源而设,包括:透镜本体及分别设于所述透镜本体两端的入光部及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包括入光折射面,所述入光折射面包括面向所述光源的第一折射面及绕所述光源而设的第二折射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面沿一第一方向向着所述光源突起,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光源的光轴呈一第一角度,使得经所述第一折射面折射的出光向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偏光出射;所述出光部包括第三折射面,所述第三折射面面向所述第一折射面而设,其中,所述第三折射面向着一第三方向偏移,所述第三方向相背于经所述第三折射面折射而出光的出光方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用者无需转动灯具灯头,且可在避免产生眩光的情况下,获得直接照射在工作区域的配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偏光透镜,面向一光源而设,包括:透镜本体及分别设于所述透镜本体两端的入光部及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包括入光折射面,所述入光折射面包括面向所述光源的第一折射面及绕所述光源而设的第二折射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面沿一第一方向向着所述光源突起,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光源的光轴呈一第一角度,使得经所述第一折射面折射的出光向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偏光出射;所述出光部包括第三折射面,所述第三折射面面向所述第一折射面而设,其中,所述第三折射面向着一第三方向偏移,所述第三方向相背于经所述第三折射面折射而出光的出光方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用者无需转动灯具灯头,且可在避免产生眩光的情况下,获得直接照射在工作区域的配光。【专利说明】-种偏光透镜及具有该偏光透镜的照明灯具
本技术设及照明灯具,尤其设及一种偏光透镜及具有该偏光透镜的照明灯 具。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的照明灯具如台灯的光学结构包括:导光板式,反射器式,直下式,透镜 式等,运些光学结构使得出光的方式均为向下打光的方式,获得的配光体现为灯具正下方 的光斑中屯、,而类似于台灯的工作区域通常为灯具的斜前方,参阅图1,由此进入到目标工 作区域(图中的扇形区域为国标等级的评判区域)的能量占比很少,并且能量均匀性较差。 虽然使用者可W通过旋转灯头来实现光斑朝工作区域移动,但是此种做法会使得人眼会看 到出光面,从而带来眩光等负面效果。 为了克服此种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可产生矩形出光面的照明灯具,具 体地,其内的矩形透镜阵列产生矩形光斑,工作面上的照度分布相对传统形式而言更宽,但 事实上,得到的矩形光斑仍然是垂直朝下照射,没有偏光作用,就标准分布来看,仍不合理。 因此,需要一种可提供偏光照射的偏光透镜及照明灯具,方便使用者在不转动灯 具灯头从而避免产生眩光的情况下,获得直接照射在工作区域的配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光透镜及具有该偏光 透镜的照明灯具,实现偏光光斑的分布配光,有效提高灯具光能利用率。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偏光透镜,面向一光源而设,包括:透镜本体及分别设于所 述透镜本体两端的入光部及出光部,所述入光部包括入光折射面,所述入光折射面包括面 向所述光源的第一折射面及绕所述光源而设的第二折射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面沿一第 一方向向着所述光源突起,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光源的光轴呈一第一角度,使得经所述第 一折射面折射的出光向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偏光出射;所述出光部包括第 =折射面,所述第=折射面面向所述第一折射面而设,其中,所述第=折射面向着一第=方 向偏移,所述第=方向相背于经所述第=折射面折射而出光的出光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面W所述偏光透镜的纵向对称面对称。[000引优选地,所述对称的第一折射面W所述纵向对称面为轴呈两瓣状;所述第一折射 面的宽度随着与所述光源所在平面的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面与所述透镜本体的交界处向着所述光源竖直延伸,形成 所述第二折射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面与第二折射面围设而成一容纳空间,用于收容所述光源。 优选地,所述第=折射面包括至少一个齿形出光面;每一所述齿形出光面包括向 着所述第=方向偏移的倾斜面及与相邻的所述倾斜面连接的连接面。 优选地,所述齿形出光面的数目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两个齿形出光面中之一的所述倾斜面对应所述第一折射面而设,使 得经所述第一折射面折射的所有出光均由所述倾斜面二次折射。 优选地,所述透镜本体包括包覆所述入光部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形成所述透镜 本体的侧部。 优选地,所述反射面包括:靠近于所述突起的第一折射面的后反射面、分别设于所 述第二折射面两侧的侧反射面,及远离于所述突起的第一折射面的前反射面,其中,所述前 反射面的斜率小于所述后反射面的斜率,使得所述后反射面与所述第=折射面的交界线相 比于所述前反射面与所述第=折射面的交界线更靠近于所述光源的光轴。 优选地,所述入光部还包括一容置台,用于安装设有所述光源的光源板。 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照明灯具,包括至少一个前述的偏光透镜、光源及安装 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固定所述偏光透镜。 优选地,所述出光部还包括一凸台,设于所述出光部靠近于所述光源的端部,与所 述安装部固定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W下有益效果: 1.无需转动灯头获得更靠近工作区域的配光; 2.出光能量基本集中在标准规范的扇形区域内,并呈矩形分布; 3.出光利用率更佳,在工作区域内的照度更均匀。【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不具有偏光透镜的照明灯具的出光照度分布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具有矩形出光的配光示意图; 图3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偏光透镜的立体图; 图4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偏光透镜的侧视图; 图5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偏光透镜的后视图; 图6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偏光透镜的光强分布图; 图7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偏光透镜的照度分布图; 图8a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偏光透镜的出光光路示意图(侧视图); 图8b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偏光透镜的出光光路示意图(后视图); 图9a为具有单颗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偏光透镜的照明灯具示意图; 图9b为具有单颗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偏光透镜的照明灯具示意图; 图IOa为具有多颗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偏光透镜的照明灯具示意图; 图IOb为具有多颗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偏光透镜的照明灯具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偏光透镜;110-入光部、111-第一折射面、112-第二折射面;120-出光部、121-第=折射面、122-倾斜面、123-连接面、124-凸台;130-容纳空间;140-反射面、141-后反射 面、142-侧反射面、143-前反射面;150-透镜本体;200-光源;300-安装部;400-照明灯具。【具体实施方式】 W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优点。 参阅图3至图5,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中的偏光透镜100可面向一光源200 (未示出)而设,对光源200发出的光进行偏光及其他处理,其包括有透镜本体150和分设在 透镜本体150两端的入光部110和出光部120。透镜本体150形成了偏光透镜100的轮廓,并作 为设置在光路中的基材对光源200发出的光进行如反射、折射、透射等处理。入光部110作为 接收光源200发出的光的接收处,作用为偏光透镜100的光接收口。光源200可根据需要设置 在入光部110内(如包覆光源200)或入光部110的外部。出光部120作为对光源200发出的光 的出射处,相对于入光部110而设,作用为偏光透镜100的光出射口。 为了解决前文所述的技术问题,将光源200发出的光向着使用者的工作区域进行 偏移,入光部110和出光部120及透镜本体150的结构如下: 入光部110包括入光折射面,对射入的光折射,并继续射入透镜本体150。入光折射 面包括面向光源200的第一折射面111及围绕光源200而设的第二折射面112,第一折射面 111和第二折射面112因此覆盖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光透镜,面向一光源而设,包括:透镜本体及分别设于所述透镜本体两端的入光部及出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部包括入光折射面,所述入光折射面包括面向所述光源的第一折射面及绕所述光源而设的第二折射面,其中,所述第一折射面沿一第一方向向着所述光源突起,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光源的光轴呈一第一角度,使得经所述第一折射面折射的出光向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第二方向偏光出射;所述出光部包括第三折射面,所述第三折射面面向所述第一折射面而设,其中,所述第三折射面向着一第三方向偏移,所述第三方向相背于经所述第三折射面折射而出光的出光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松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