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双信道跳频电台的双功率放大合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821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适用于双信道跳频电台的双功率放大合路器。包括前面板壳体(1),控制模件(2),功放模件(3),合路模件(4),盖板(5),壳体(6);面板壳体(1)和壳体(6)各接口经插头、插座呈插拔式连接。控制模件(2),功放模件(3),合路模件(4)均安装在壳体(6)中。面板壳体(1),盖板(5)与壳体(6)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采用一体化结构融合设计和良好的电磁兼容设计,实现两个射频通道的单发或双发且同时共用一根天线,进而减少天线架设数量,满足整车通信能力需求。双功放合路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磁兼容性能良好,接入灵活便捷,可靠性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适用于双信道跳频电台的双功率放大合路器。包括前面板壳体(1),控制模件(2),功放模件(3),合路模件(4),盖板(5),壳体(6);面板壳体(1)和壳体(6)各接口经插头、插座呈插拔式连接。控制模件(2),功放模件(3),合路模件(4)均安装在壳体(6)中。面板壳体(1),盖板(5)与壳体(6)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采用一体化结构融合设计和良好的电磁兼容设计,实现两个射频通道的单发或双发且同时共用一根天线,进而减少天线架设数量,满足整车通信能力需求。双功放合路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磁兼容性能良好,接入灵活便捷,可靠性高等特点。【专利说明】一种适用于双信道跳频电台的双功率放大合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合路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双信道跳频电台的双功率放大合路器。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车载超短波电台已被广泛使用。然而从集成装车的角度来看,要求解决车内两部或多部超短波电台的天线布置问题,从而减少天线架设数量、缩短节点开设时间,同时还要保证整车通信能力。因此,如何利用新的技术,解决车辆内部两部或多部超短波电台的天线布置问题及通信效能问题,这是业内人士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车辆内部两部超短波电台的天线布置问题及通信效能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一种适用于双信道跳频电台的双功率放大合路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适用于双信道功率放大合路器,包括前面板壳体1、控制模件2,功放模件3,合路模件4,盖板5及壳体6,共6个部件;所述控制模件2,功放模件3,合路模件4均安装在壳体6中;前面板壳体I和壳体6各接口经插头、插座呈插拔式连接;前面板壳体I,盖板5与壳体6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中:所述前面板壳体I,从上至下,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天线输出口11,电源开关12,电源输入口 13,射频信号I通道工作状态指示灯14,射频信号2通道工作状态指示灯15,电源工作状态指示灯16,接地粧17,射频信号I输入接口 18,射频信号2输入接口 19,射频信号I通道控制接口 110,射频信号2通道控制接口 111。所述控制模件2为模块化结构,包括FPGA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21,第一电平驱动22,数模转换电路23,第二电平驱动24,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5,第二电平转换电路26及指示灯驱动电路27,共7部分;控制模件2实现将外部送来的频率信息和控制信息转换为相关的控制信息,包括功放发射状态和功率闭环控制、合路模件2中滤波器组频率切换以及控制前面板壳体I上的状态指示灯显示。所述功放模件3共2个,包括有第I功率放大模件31和第Π功率放大模件32;第I功率放大模件31和第Π功率放大模件32完成对射频小信号的放大处理,从而获得足够的射频功率然后馈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达到远距离通信的要求。所述合路模件4包括有射频信号I处理41,射频信号2处理42;合路模件4完成两路射频信号的合路,共用一个天线输出口输出,从而减少天线数量,已便于优化通信系统的天线布置。本技术的基本设计思想包括:功率放大电路、两个通道合路部分、软件控制。1、功率放大电路选用型号为BLF647功率放大管,采用负反馈法,将功率放大器输出的非线性失真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与原信号共同作用作为功放的输入信号,以改善和提高共发过的非线性特性。同时放大电路中的匹配网络采用传输线变压器方式,较合理的将分布电容、线圈寄生电感加以和限制。2、两个通道合路部分利用电桥的工作原理,同时结合跳频滤波器的工作方式,实现了将两个独立通道进行合成为一个公共端口输出。3、软件控制实现了将外部送来的频率信息和控制信息转换为相关的控制信息,包括功放发射状态和功率闭环控制、合路器模件滤波器组频率切换、控制壳体上的状态指示灯显示。4、本技术具体工作方式需要采用+26VDC,+3.3 VDC,-3.3 VDC,+5VDC,+ 12VDC,-12VDC,+400VDC共6种电源;电源功率应满足实际电路需求,同时应该留有足够的余量。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包括三种工作状态:1、射频信号I经第I功率放大模件放大后通过合路模件处理后送给天线输出口。2、射频信号2经第Π功率放大模件放大后通过合路模件处理后送给天线输出口。3、射频信号I经第I功率放大模件放大后,同时射频信号2经第Π功率放大模件放大后,同时通过合路模件处理后送给天线输出口。本技术采用一体化结构融合设计和良好的电磁兼容设计,实现两个独立信道的双发及单发且共用一根天线,从而减少天线架设数量,满足整车通信能力需求。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磁兼容性能良好,接入灵活便捷,可靠性高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控制模件电原理框图图3功放模件电原理框图图4合路模件电原理框图图中符号说明:I 前面板壳体2 控制模件3 功放模件4 合路模件5 盖板6 壳体11天线输出口12电源开关13电源输入口14射频信号I通道工作状态指示灯15射频信号2通道工作状态指示灯16电源工作状态指示灯17接地粧18射频信号I输入接口19射频信号2输入接口HO射频信号I通道控制接口111射频信号2通道控制接口21 FPGA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22第一电平驱动23数模转换电路24第二电平驱动25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6第二电平转换电路27指示灯驱动电路31第I功率放大模件32第Π功率放大模件41射频信号I处理42射频信号2处理311射频信号I输入口312 第一巴伦313第一传输线变压器314第二传输线变压器315第一功率放大管316第三传输线变压器317第四传输线变压器318 第二巴伦319射频信号I输出接口321射频信号2输入口322第三巴伦323第五传输线变压器324第六传输线变压器325第二功率放大管326第七传输线变压器327第八传输线变压器328第四巴伦329射频信号2输出接口411射频信号I输入插座412 第一电桥413第一跳频滤波器414第二跳频滤波器415 第二电桥421射频信号2输入插座422第三电桥423第三跳频滤波器424第四跳频滤波器425第四电桥【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从图1可以看出:本技术包括前面板壳体1、控制模件2,功放模件3,合路模件4,盖板5及壳体6,共6个部件,且所述控制模件2,功放模件3,合路模件4均安装在壳体6中;前面板壳体I和壳体6各接口经插头、插座呈插拔式连接;前面板壳体I,盖板5与壳体6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中:所述前面板壳体I,从上至下,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天线输出口11,电源开关12,电源输入口 13,射频信号I通道工作状态指示灯14,射频信号2通道工作状态指示灯15,电源工作状态指示灯16,接地粧17,射频信号I输入接口 18,射频信号2输入接口 19,射频信号I通道控制接口 110,射频信号2通道控制接口 111。从图2可以看出:所述控制模件2为模块化结构,包括FPGA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21,第一电平驱动22,数模转换电路23,第二电平驱动24,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5,第二电平转换电路26及指示灯驱动电路27,共7部分;其中FPGA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21的第3和第4脚,依次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双信道跳频电台的双功率放大合路器,包括前面板壳体(1)、控制模件(2),功放模件(3),合路模件(4),盖板(5)及壳体(6),共6个部件,且所述控制模件(2),功放模件(3),合路模件(4)均安装在壳体(6)中;前面板壳体(1)和壳体(6)各接口经插头、插座呈插拔式连接;前面板壳体(1),盖板(5)与壳体(6)相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其特征是:a所述功放模件(3)共2个,包括有第Ⅰ功率放大模件(31)和第Ⅱ功率放大模件(32);所述功放模件(3)完成对射频小信号的放大处理,从而获得足够的射频功率然后馈送到天线上辐射出去,达到远距离通信的要求;b所述合路模件(4)包括有射频信号1处理(41),射频信号2处理(42);所述合路模件(4)完成两路射频信号的合路,共用一个天线输出口输出,从而减少天线数量,已便于优化通信系统的天线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敏李文通可成龙季相军李明英吴杰鲍昌岭严忠黄华东黄祥莫智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