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淑暖专利>正文

可馈缩式安全针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76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馈缩式安全针筒,其主要是于筒体前端组设有一连结座以供针头套接,利用推杆前端突伸一设有套孔的塞体,且该塞体其内部容空部设有一突端,其使用时推挤推杆到底,设使该推杆前端塞体的套孔可与连结座末端挡部相互穿伸以形成锁定扣合状态,再将推杆向后拉掣,使针头容收于容室内,由于连结座挡部一侧受塞体突端的抵顶,使针头连带形成偏斜状而限位于容室中,再顺势借力使推杆于前端所设之折沟处折断分离,使其具有一次性使用的特性,形成一可馈缩式安全针筒,有效提高卫生和防疫的功效,整体深具创新安全实用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技术涉及一种可馈缩式安全针筒,尤指一种供使用者一次性使用的可馈缩式安全针筒。
技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与卫生安全质量要求的提高,由于使用后药液会回流至针筒内,为避免针头重复使用,造成疾病传染的危险,现代医疗院所或其它卫生单位一般多使用一次即丢弃的抛弃式针筒。而现行针筒结构为其内设有供推进药液的推杆,该针筒筒体前端并设有针头以供注射,另使针头上再套设针套,使用前后打开及盖住;而该针筒结构虽构件组成容易,但并无其它防护措施以杜绝因该针筒可能会被重复使用施打而造成各种疾病传染的可能,或另有现有技术是于注射完毕后,将针套套于针头外部,再将针头与筒体分离回收处理。目前现有的处理方式与回收过程中,仅是将针头盖上针套,再将整支针筒丢弃,或将针头与筒体分离并分开回收,然而,若无严格的医药品废弃物管制,在废弃回收处理过程中,容易扎伤处理人员,或遭游民、有毒瘾者捡拾再重复使用,其所造成的伤害将无以计量,严重时甚至造成人类疾病大传染,因此现有针筒结构存在的缺陷和弊端,确实亟待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馈缩式安全针筒,使得针筒只能使用一次,防止重复使用而产生的缺陷。塞体与针头连结座间的嵌卡设计,将推杆推挤到底,以将推杆前端的塞体与连结座末端形成锁定扣合,再将推杆向后拉掣,同时连结座末端与塞体内设的突端形成撑抵而呈偏斜状,使针头得偏斜容收于容室内,并借其推杆所设折沟可轻易折断,而形成一可馈缩式安全针筒结构,可提供使用者一次性使用的安全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馈缩式安全针筒,其构成至少包括一具有容室的筒体、一套接于筒体前端的针座、一容伸于筒体中的推杆、一搭接设于推杆前端的塞体、一设有针头的针座与一套设于针座外部的针套,以形成一针筒结构,于推杆前端穿套有一连结座以供针座穿套定位,该连结座末端突具有一挡部;该塞体前端设有一套孔,该套孔与塞体间具有容空部,且容空部环周侧缘适当处形成有一突端;其使用时,可推挤推杆到底,使连结座末端挡部穿伸过塞体,使该塞体借其套孔得使挡部穿伸入容空部内,则使连结座末端与塞体形成相互嵌卡抵顶,再将推杆拉回,使连结座与针头整体容收于容室中,且其中,该挡部受突端的抵顶而产生偏斜状,使针头不致再回正而穿伸出筒体,再顺势借力使推杆于折沟处折成两段,使杆体无法再拉回使用,形成一可馈缩式安全针筒结构。该塞体容空部比连结座挡部的体积大,可供穿伸容设。该组设于筒体前端且具有中央流道的连结座,其前端具有一可穿伸出筒体的连结端部,供针座穿套定位,另于该连结座末端突伸一环围以成一限位部,于该限位部与端部间套设有一软质的缓冲体,使该缓冲体恰可贴抵于筒体内部前端环围处,另于限位部末端间隔突伸形成有一环围较小的挡部,以提供塞体套设连结。该缓冲体可为一软质的橡胶或硅胶材质。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可馈缩式安全针筒结构,其主要于该筒体前端透孔处设有一供针座套接的连结座,且于推挤药液的推杆前端搭设一具有套孔的塞体,该塞体套孔内部的容空部适当处设有一突端;其于注射终了时,推挤推杆到底,使杆体前端的塞体套孔穿设过连结座末端的挡部,使挡部与塞体产生嵌卡作用,连结座末端即形成与塞体形成锁定扣合状态,再将推杆拉回,则针头即随连结座被拉掣向后,而使针头容收于筒体容室中,且由于挡部受塞体内部一突端的抵顶,使针头形成偏斜状,而无法回复原位而突伸出筒体,再顺势将推杆于其折沟处折成二段,该推杆即无法再动作,则整体针筒结构无法再使用,以提供一次使用性的可馈缩式安全针筒,因此该针筒极具创意且兼具安全功效。由以上说明得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确实可以达到如下的若干功效1、具有馈缩式功效以避免重复使用由于本技术塞体套孔与针头连结座末端挡部间的嵌扣锁定方式,可借推杆拉回以将整个针头容收于筒体容室中,且其可将推杆轻易于折沟处折断,致使杆体无法再重复使用,以达一具有馈缩式的安全针头结构。2、可将针头倾斜容收由于本技术的连结座挡部与塞体的搭接处,设有一突端抵顶,以使针头于容室中形成倾斜状,使针头抵顶于容室壁上,而不致再回正而穿伸出筒体,所以可以达到安全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馈缩式安全针筒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可馈缩式安全针筒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A-D为本技术嵌卡与推杆折断的动作示意图。图号说明A 可馈缩式安全针筒10筒体11容室12透孔20连结21连结端部22限位部23挡部24流道25缓冲体30针座31针头32针套40推杆41折沟50塞体51套孔52容空部53突端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可馈缩式安全针筒A,其构成至少包括一具容室11以供容纳药液筒体10、一套接于筒体前端针座30及一容伸于筒体10中以供推挤预注射药液推杆40,而其中,该针座30组设有一针头31以利于注射,且于针座30使用前后可套盖有一针套32,该杆体40前端搭接有一塞体50,使其恰可密封于筒体10容室11中,以利于注射药液推挤;而本技术的主要改进在于该筒体10前端中央透孔12处突伸设有一具有中央流道的连结座20,该连结座20其前端为一连结端部21以突伸出筒体透孔12,可供针头31的针座30穿套连结,该连结座20末端突伸一环围以成一限位部22,使该限位部22与端部21间套设有一软质的缓冲体25,且该缓冲体25恰可贴抵于筒体内部前端环围处,另于限位部22末端间隔突伸形成有一环围较小的挡部23;其中,该缓冲体可为一软质的橡胶或硅胶材质。设使该塞体50前端形成有一套孔51,而套孔51与塞体52间具有一容空部52,该容空部52内部的前端环围适当处向内设有一突端53;请参阅图3A-D所示,为本技术的动作剖面示意图,当使用者按压推杆40以推挤注射药液进入流道24并经由针头31进入被注射体内,于施打结束时,并推挤推杆40到底,该连结座20末端挡部23即穿伸过塞体套孔51而穿伸入容空部52内,使挡部23与塞体容空部52间形成相互嵌卡,且该突端53并形成撑抵于挡部23一侧底缘,则该连结座20末端即容伸嵌卡于塞体50内,再用力将推杆40拉回,即可将连结座20连同针头31整体拉回至容室11中,由于突端53的撑抵,造成挡部23于容空部52内产生部分倾斜,连带使针头31于容室11中倾斜,若连结座20移动则针头31即形成撑顶于容室11壁上,即使针头31无法再被导正而穿伸出筒体10,再顺势借力将该推杆40于折沟处41折成二段,借使该杆体40无法再次重复使用,该针筒结构则无法再运作,使其具有一次性使用的功效,有利于安全和卫生。且其中,该塞体容空部52的空间大于挡部23体积,故可供挡部23于容空部52内产生倾斜角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可馈缩式安全针筒结构,其于筒体前端穿伸有一可供针座套接连结座,并于推杆前端设有一搭接有容空部塞体,于注射终了时,推挤推杆到底,使连结座末端挡部穿伸入塞体容空部内,该挡部与塞体即形成嵌卡抵顶,将推杆拉回,同时借塞体容空部内所设的突端使挡部形成偏斜,而使针头于容室中产生偏斜容收且不致再穿伸出筒体,再将推杆于折沟处折成两段,借以提供一具有一次性使用的可馈缩式安全针筒。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即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馈缩式安全针筒,其构成至少包括:一具有容室的筒体、一套接于筒体前端的针座、一容伸于筒体中的推杆、一搭接设于推杆前端的塞体、一设有针头的针座与一套设于针座外部的针套,以形成一针筒结构,其特征在于:    于推杆前端穿套有一以供针座穿套定位的连结座,该连结座末端突具有一挡部;该塞体前端设有一套孔,该套孔与塞体间具有容空部,且容空部环周侧缘适当处形成有一突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暖王碧莲
申请(专利权)人:李淑暖王碧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