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流泵叶轮偏转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7761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流泵叶轮偏转调节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组件和调节杆组件,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法兰设在上支架的顶部,并采用上下两组平面轴承是利用平面轴承的强横向抗压偏移性能,且上下两个方向均能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加强其自平衡能力。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润滑系统更精巧,能为各接触面提供良好的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流泵叶轮偏转调节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组件和调节杆组件,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法兰设在上支架的顶部,并采用上下两组平面轴承是利用平面轴承的强横向抗压偏移性能,且上下两个方向均能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加强其自平衡能力。同时本技术的润滑系统更精巧,能为各接触面提供良好的润滑效果。【专利说明】一种轴流泵叶轮偏转调节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轴流栗叶片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轴流栗叶轮叶片通常固定焊接在轮毂上,由于轴流栗的流量杨程需要根据水环境和技术需求不同,需要对叶片方位进行调节。尤其是当轴流栗启动和停机时,叶片会发生短时逆转从而带来反向反向推力,进而给叶片带来位移偏差,需要实时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轴流栗叶轮偏转调节装置,调节精密度高、实现了叶片位置的实时精密调节,具有稳定性高,寿命长的特点。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流栗叶轮偏转调节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组件和调节杆组件,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法兰设在上支架的顶部;所述调节杆组件设在下支架上并包括调节杆、调节螺母组件和平衡调节组件,所述螺母组件包括导向圈、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套、油杯和加油管,所述导向圈固定在上支架顶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套通过螺栓套接在调节螺母上并与导向圈匹配,能在驱动电机的转轴的转动驱动下沿导向圈上下移动,所述加油管设在调节螺母套的侧壁上并对调节螺母套内空间加注润滑油,所述油杯设在调节螺母上并对调节螺母与驱动电机的转轴之间的接触面提供润滑油;所述平衡调节组件包括衬套、第一滚子平面轴承、第二滚子平面轴承、平衡环套、压缩弹簧、轴承端盖、油封端盖和注油管,所述平衡环套固定在调节螺母套的底端且内壁设有用于固定轴承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对应的设有容纳压缩弹簧的盲孔,所述衬套套在调节杆上,且衬套和调节杆之间设置油封套,所述第一滚子平面轴承设在衬套上并位于环形凸台上表面,所述第二滚子平面轴承设在衬套上并位于环形凸台的下表面,所述环形凸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盲孔内均设置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分别对应第一滚子平面轴承和第二滚子平面轴承,所述轴承端盖设在第一滚子平面轴承的上端,所述油封端盖固定在平衡环套的底部并与油封套配合形成密封,所述环形凸台、轴承端盖和衬套均设有油路通孔,所述注油管连通油封端盖,使得润滑油依次流经各油路通孔,从而对平衡调节组件中各部件的接触面提供润滑。作为优选,还包括设在调节螺母套上的位移传感器,从而对控制机实时反馈调节杆的调节幅度和位移偏差。作为优选,所述平衡环套的外壁还设有衬套水箱,通常采用直接在平衡环套的外围焊接铁板形成水箱,从而对各部件进行冷却。作为优选,所述油封套与油封端盖之间接触面设置密封圈,避免漏油。作为优选,所述油杯为自动点滴式油杯,由于螺纹连接使得驱动电机的转轴的转动变成调节杆的上下直线位移,只需自动点滴式加注少量润滑油即可满足润滑需要。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圈的内壁设有开槽,所述调节螺母套位于导向圈的部位设有导向键,所述导向键能沿导向圈内的开槽作限位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滚子平面轴承的尺寸是第二滚子平面轴承的1.5?3倍。环形凸台上下表面分别设置第一滚子平面轴承和第二滚子平面轴承提供平衡的同时,第一滚子平面轴承直径更大,是因为启动时推力向上,上方的平面轴承受到横向扭转力更大,因此要与之匹配从而获得更好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架外侧设有除尘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支架1、电机2、驱动电机的转轴3、下支架4、导向圈5、调节螺母6、调节螺母套7、油杯8、加油管9、衬套10、第一滚子平面轴承11、第二滚子平面轴承12、平衡环套13、压缩弹簧14、轴承端盖15、注油管16、环形凸台17、位移传感器18、衬套水箱19、密封圈20、防尘罩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轴流栗叶轮偏转调节装置,包括支架、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组件和调节杆组件,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法兰设在上支架的顶部;所述调节杆组件设在下支架上并包括调节杆、调节螺母组件和平衡调节组件,所述螺母组件包括导向圈、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套、油杯和加油管,所述导向圈固定在上支架顶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套通过螺栓套接在调节螺母上并与导向圈匹配,能在驱动电机的转轴的转动驱动下沿导向圈上下移动,所述加油管设在调节螺母套的侧壁上并对调节螺母套内空间加注润滑油,所述油杯设在调节螺母上并对调节螺母与驱动电机的转轴之间的接触面提供润滑油;所述平衡调节组件包括衬套、第一滚子平面轴承、第二滚子平面轴承、平衡环套、压缩弹簧、轴承端盖、油封端盖和注油管,所述平衡环套固定在调节螺母套的底端且内壁设有用于固定轴承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对应的设有容纳压缩弹簧的盲孔,所述衬套套在调节杆上,且衬套和调节杆之间设置油封套,所述第一滚子平面轴承设在衬套上并位于环形凸台上表面,所述第二滚子平面轴承设在衬套上并位于环形凸台的下表面,所述环形凸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盲孔内均设置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分别对应第一滚子平面轴承和第二滚子平面轴承,所述轴承端盖设在第一滚子平面轴承的上端,所述油封端盖固定在平衡环套的底部并与油封套配合形成密封,所述环形凸台、轴承端盖和衬套均设有油路通孔,所述注油管连通油封端盖,使得润滑油依次流经各油路通孔,从而对平衡调节组件中各部件的接触面提供润滑。调节螺母套上还设置位移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平衡环套的外壁还设有衬套水箱。作为优选,所述油封套与油封端盖之间接触面设置密封圈。作为优选,所述油杯为自动点滴式油杯。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圈的内壁设有开槽,所述调节螺母套位于导向圈的部位设有导向键,所述导向键能沿导向圈内的开槽作限位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滚子平面轴承的尺寸是第二滚子平面轴承的1.5?3倍。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架外侧设有除尘罩。电机启动后通过减速机带动驱动电机的转轴旋转,驱动电机的转轴前端与调节螺母之间为螺纹连接,从而将转动变成直线运动使得调节螺母套沿导向圈内开槽上下移动从而调整调节杆的上下位移高度。调节杆在叶轮组件的带动下也会发生转动,为了防止叶轮组件的角度便宜,还需平衡调节组件提供平衡调节,尤其是当设备刚启动时,水流带动叶轮组件会产生逆向向上的推力,从而对叶轮带来偏移冲击(停机时也会产生,只是程度较小),此时在平衡环套环形凸台上下表面的压缩螺栓对滚子平面轴承起到缓冲调整作用,本技术中采用平面轴承的目的就是更加有效的提高抗偏移能力。另外,本技术的润滑系统更精巧,注油管加注的润滑油沿平衡环套的油路通孔向上流过依次对两个平面轴承润滑,再经过轴承盖头的油路通孔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流泵叶轮偏转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组件和调节杆组件,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法兰设在上支架的顶部;所述调节杆组件设在下支架上并包括调节杆、调节螺母组件和平衡调节组件,所述螺母组件包括导向圈、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套、油杯和加油管,所述导向圈固定在上支架顶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套通过螺栓套接在调节螺母上并与导向圈匹配,能在驱动电机的转轴的转动驱动下沿导向圈上下移动,所述加油管设在调节螺母套的侧壁上并对调节螺母套内空间加注润滑油,所述油杯设在调节螺母上并对调节螺母与驱动电机的转轴之间的接触面提供润滑油;所述平衡调节组件包括衬套、第一滚子平面轴承、第二滚子平面轴承、平衡环套、压缩弹簧、轴承端盖、油封端盖和注油管,所述平衡环套固定在调节螺母套的底端且内壁设有用于固定轴承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对应的设有容纳压缩弹簧的盲孔,所述衬套套在调节杆上,且衬套和调节杆之间设置油封套,所述第一滚子平面轴承设在衬套上并位于环形凸台上表面,所述第二滚子平面轴承设在衬套上并位于环形凸台的下表面,所述环形凸台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盲孔内均设置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分别对应第一滚子平面轴承和第二滚子平面轴承,所述轴承端盖设在第一滚子平面轴承的上端,所述油封端盖固定在平衡环套的底部并与油封套配合形成密封,所述环形凸台、轴承端盖和衬套均设有油路通孔,所述注油管连通油封端盖,使得润滑油依次流经各油路通孔,从而对平衡调节组件中各部件的接触面提供润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明赵昶
申请(专利权)人:高邮环流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