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7212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连接胶易在外力影响下从胶框的表面脱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背光源,包括胶框、连接胶和背板;所述胶框设置于所述背板内;所述胶框包括第一胶框和第二胶框,所述连接胶部分贴附在所述第一胶框上,所述第一胶框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底板上,所述第二胶框设置在靠近所述背板的侧板处并位于所述第一胶框的贴附有所述连接胶的一侧上方,所述连接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胶框和所述第二胶框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
,其可解决现有的连接胶易在外力影响下从胶框的表面脱离的问题。本技术的背光源,包括胶框、连接胶和背板;所述胶框设置于所述背板内;所述胶框包括第一胶框和第二胶框,所述连接胶部分贴附在所述第一胶框上,所述第一胶框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底板上,所述第二胶框设置在靠近所述背板的侧板处并位于所述第一胶框的贴附有所述连接胶的一侧上方,所述连接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胶框和所述第二胶框之间。【专利说明】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本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源100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中包括背光源100,背光源100包括背板3、胶框1、连接胶2和光学膜5,其中,胶框I设置在背板3中,被胶框I围住的区域内设置有光学膜5,在光学膜5的边缘处设置有连接胶2,连接胶2的一部分位于光学膜5上,用于压住光学膜5,连接胶2的另一部分位于胶框I的表面上,用于与胶框I固定。但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位于连接胶2和光学膜5上方,即显示面板是通过连接胶2与背光源100粘接到一起的,但由于连接胶2只是一部分位于胶框I的表面上与胶框I固定,因此,连接胶2在受到外力影响时,易从胶框I的表面脱离,进而导致位于连接胶2上方的与连接胶2粘接在一起的显示面板从胶框I上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连接胶易在外力影响下从胶框I的表面脱离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增加连接胶与胶框的固定能力的背光源和显示装置。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胶框、连接胶和背板;所述胶框设置于所述背板内;所述胶框包括第一胶框和第二胶框,所述连接胶部分贴附在所述第一胶框上,所述第一胶框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底板上,所述第二胶框设置在靠近所述背板的侧板处并位于所述第一胶框的贴附有所述连接胶的一侧,所述连接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胶框和所述第二胶框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胶框包括水平部和垂直部,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连接胶远离所述第一胶框的一侧,所述垂直部位于所述第一胶框与所述背板的侧板之间。其中,所述胶框的所述第二胶框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垂直部的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的边缘上,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胶框固定在背板中。其中,所述胶框的所述第二胶框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垂直部的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的两个侧边的交点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胶框固定在背板中。其中,所述背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对应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中。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凸边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与所述凸边结构相匹配的凹边结构;或者,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凹边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为与所述凹边结构相匹配的凸边结构。其中,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导光板和光学膜,所述导光板位于由所述胶框围成的显示区域内,所述光学膜位于所述导光板上,所述连接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光学膜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连接胶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水平部和所述第一胶框之间。其中,所述连接胶为口子胶。作为另一技术方案,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源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源,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光学膜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连接胶位于所述光学膜和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之间。本技术的背光源和显示装置中,该背光源包括胶框、连接胶和背板,胶框设置于背板内,胶框包括第一胶框和第二胶框,连接胶部分贴附在第一胶框上,第一胶框设置在背板的底板上,第二胶框设置在靠近背板的侧板处并位于第一胶框的贴附有连接胶的一侧,连接胶部分位于第一胶框和第二胶框之间,第二胶框能够将连接胶压在第一胶框上,起到固定作用,从而防止在受到外力影响时,连接胶从胶框表面脱离,进而导致的位于连接胶上方的显示面板从胶框上脱离。【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背光源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背光源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胶框;11、第一胶框;12、第二胶框;121、水平部;122、垂直部;123、第一限位结构;2、连接胶;3、背板;31、第二限位结构;4、导光板;5、光学膜;51、第一扩散片;52、棱镜片;53、第二扩散片;6、反射片;100、背光源;200、显示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请参照图2和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100,背光源100包括胶框1、连接胶2和背板3;胶框I设置于背板3内;胶框I包括第一胶框11和第二胶框12,连接胶2部分贴附在第一胶框11上,第一胶框11设置在背板3的底板上,第二胶框12设置在靠近背板3的侧板处并位于第一胶框11的贴附有连接胶2的一侧,连接胶2部分位于第一胶框11和第二胶框12之间。也就是说,连接胶2并不是仅仅设置于第一胶框11“裸露”的上表面上,而是延伸至第一胶框11与第二胶框12接触的边缘处,从而使第一胶框11和第二胶框12将连接胶2的边缘压住。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在现有技术中,连接胶2设置于第一胶框11“裸露”的上表面上,其与胶框I之间的固定力只包括连接胶2的粘接力,在此基础上,将连接胶2延伸至第一胶框11与第二胶框12接触的边缘处,使第一胶框11和第二胶框12将连接胶2的边缘压住,第一胶框11和第二胶框12向连接胶2提供了夹合力,因此,增加了胶框I与连接胶2之间的固定力,使得连接胶2不易从胶框I上脱落。其中,第二胶框12包括水平部121和垂直部122,水平部121位于连接胶2远离第一胶框11的一侧,垂直部122位于第一胶框11与背板3的侧板之间。也就是说,垂直部122与背板3的侧板卡合,第二胶框12的水平部121将延伸至第二胶框12的垂直部122的连接胶2牢牢压住。请参照图3,其中,胶框I的第二胶框12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23,第一限位结构123设置于垂直部122的靠近背板3的一侧的边缘上,第一限位结构123用于将胶框I固定在背板3中。其中,背板3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结构123对应的第二限位结构31,第一限位结构123设置于第二限位结构31中。可以理解的是,若要增强胶框I与背板3之间的固定效果,在胶框I的第二胶框12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23时,背板3上也必然存在与第一限位结构对应的第二限位结构31,否贝1J,胶框I与背板3之间就无法实现完全卡合或胶框I无法放置在背板3中,因此,背板3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结构123对应的第二限位结构31并将第一限位结构123设置于第二限位结构31中,能够有效增强胶框I与背板3之间的固定效果。优选地,设置在垂直部122的靠近背板3的一侧的边缘上的第一限位结构12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即垂直部122的一个侧边上可以设置多个第一限位结构123,第二限位结构31的位置与第一限位结构123的位置对应,第二限位结构31的数量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胶框、连接胶和背板;所述胶框设置于所述背板内;所述胶框包括第一胶框和第二胶框,所述连接胶部分贴附在所述第一胶框上,所述第一胶框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底板上,所述第二胶框设置在靠近所述背板的侧板处并位于所述第一胶框的贴附有所述连接胶的一侧,所述连接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胶框和所述第二胶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序蔡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