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红外热成像模组和可见光摄像机模组,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可见光摄像机模组的上方,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的红外热成像镜头,所述可见光摄像机模组的前端设置有可见光摄像镜头,所述红外热成像镜头和可见光摄像镜头为同焦段镜头,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兼具了两种摄像功能,在白天能见度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可见光摄像机模组进行视频图像拍摄,而在夜晚或者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利用红外热成像模组进行视频图像拍摄,所以可满足在全天候昼夜的情况下,发现现场目标并保存记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红外热成像模组和可见光摄像机模组,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可见光摄像机模组的上方,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的红外热成像镜头,所述可见光摄像机模组的前端设置有可见光摄像镜头,所述红外热成像镜头和可见光摄像镜头为同焦段镜头,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位。本技术的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兼具了两种摄像功能,在白天能见度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可见光摄像机模组进行视频图像拍摄,而在夜晚或者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利用红外热成像模组进行视频图像拍摄,所以可满足在全天候昼夜的情况下,发现现场目标并保存记录。【专利说明】一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
本技术涉及摄像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正在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不论是在人潮拥挤的大城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无人机都有发挥其功能的空间,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警用、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等领域。尤其是在各类天灾人祸发生的灾难事件现场,由于无人机可在空中进行图像采集、侦测和发现目标,所以拍摄效果更佳。但是目前来说,无人机上的拍摄装备只采用单一成像的拍摄方式,比如采用可见光摄像机,其白天光线好的情况下可以较好地发挥拍摄功能,但在夜晚或能见度差的情况下则不能发现目标,又比如采用热成像的拍摄方式,其在夜晚或能见度插的情况下可较好地发挥拍摄功能,但在白天光线好的情况下则无法发挥作用。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旨在解决现有的无人机用摄像装备不具有兼具两种摄像功能、无法在全天候昼夜的情况下进行拍摄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其中,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红外热成像模组和可见光摄像机模组,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可见光摄像机模组的上方,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的红外热成像镜头,所述可见光摄像机模组的前端设置有可见光摄像镜头,所述红外热成像镜头和可见光摄像镜头为同焦段镜头,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位,一个用于固定红外热成像镜头,另一个用于固定可见光摄像镜头;所述外壳的后端依次设置有主控板、后盖防水圈和后盖,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和可见光摄像机模组均连接于所述主控板;所述外壳侧边设置有信号输出固定接头,所述信号输出固定接头连接有信号输出连接器,所述信号输出连接器连接于无人机的机载主板和机载电源,通过所述机载电源进行供电以及通过机载主板接收拍摄的视频图像信号。所述的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其中,所述红外热成像镜头与外壳的前端连接处设置有前端防水圈。所述的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其中,所述可见光摄像镜头与外壳的前端连接处设置有防水胶圈。所述的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其中,所述后盖通过若干螺丝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后端。所述的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其中,所述螺丝设置有3个。所述的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其中,3个螺丝呈三角形分布。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兼具了两种摄像功能,在白天能见度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可见光摄像机模组进行视频图像拍摄,而在夜晚或者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利用红外热成像模组进行视频图像拍摄,所以可满足在全天候昼夜的情况下,发现现场目标并保存记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较佳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较佳实施例,其包括外壳3、设置于外壳3内的红外热成像模组6和可见光摄像机模组8,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6设置于所述可见光摄像机模组8的上方,所述外壳3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6的红外热成像镜头I,所述可见光摄像机模组8的前端设置有可见光摄像镜头13,所述红外热成像镜头I和可见光摄像镜头13为同焦段镜头,所述外壳3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位,一个用于固定红外热成像镜头I,另一个用于固定可见光摄像镜头13;所述外壳3的后端依次设置有主控板9、后盖防水圈10和后盖11,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6和可见光摄像机模组8均连接于所述主控板9;所述外壳3侧边设置有信号输出固定接头4,所述信号输出固定接头4连接有信号输出连接器5,所述信号输出连接器5连接于无人机的机载主板和机载电源,通过所述机载电源进行供电以及通过机载主板接收拍摄的视频图像信号。本技术中,通过可见光摄像机模组8在白天或能见度较好的情况下进行视频图像拍摄,通过红外热成像模组6在夜晚进行视频图像拍摄,这样在利用无人机进行拍摄时,就能在根据当前所处环境的情况,来确定选择是可见光摄像机模组8或者红外热成像模组6进行拍摄,从而真正实现了进一步,所述红外热成像镜头I与外壳3的前端连接处设置有前端防水圈2。所述前端防水圈2的作用是对红外热成像镜头I与外壳3的前端连接处进行密封,以使摄像装备在使用过程中,水分不会从该连接处进入到机身。进一步,所述可见光摄像镜头13与外壳3的前端连接处设置有防水胶圈7。所述防水胶圈7的作用是对可见光摄像镜头13与外壳3的前端连接处进行密封,以使摄像装备在使用过程中,水分不会从该连接处进入到机身。所述的前端防水圈2和防水胶圈7,其形成均为圆形,且前端防水圈2比防水胶圈7的半径大,例如前端防水圈2半径为防水胶圈7半径的2倍。而所述的后盖防水圈10则为一长方形,且四个角均倒圆角,以更好套进后盖11中。在本技术中,后盖防水圈10、前端防水圈2和防水胶圈7的材质均优选为塑胶材质,其密封性能好,防水效果好。在所述主控板9中可设置存储卡,例如SD卡,用来存储拍摄到的视频图像。另外,在所述主控板9中还可设置4G通信模块,这样可利用移动终端来直接与摄像装备进行无线通信,并接收拍摄到的视频图像,同时还通过所述主控板切换控制是由红外热成像模组6还是由可见光摄像机模组8来进行拍摄,又或者同时进行拍摄。所述后盖11通过若干螺丝12固定于所述外壳3的后端。螺丝12固定的方式可使后盖11与外壳3连接更加稳定。而更优选的是,采用3个螺丝12来进行固定,避免使用过多螺丝12,又能确保连接牢固。例如3个螺丝12呈三角形分布,这样可避免后盖某一端在使用过程中翘起,或松脱。本技术的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如附图3所示,其安装过程如下:外壳3内先放置防水胶圈7后将可见光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人机用机载双光源视频图像摄像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红外热成像模组和可见光摄像机模组,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可见光摄像机模组的上方,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的红外热成像镜头,所述可见光摄像机模组的前端设置有可见光摄像镜头,所述红外热成像镜头和可见光摄像镜头为同焦段镜头,所述外壳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固定孔位,一个用于固定红外热成像镜头,另一个用于固定可见光摄像镜头;所述外壳的后端依次设置有主控板、后盖防水圈和后盖,所述红外热成像模组和可见光摄像机模组均连接于所述主控板;所述外壳侧边设置有信号输出固定接头,所述信号输出固定接头连接有信号输出连接器,所述信号输出连接器连接于无人机的机载主板和机载电源,通过所述机载电源进行供电以及通过机载主板接收拍摄的视频图像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邓文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