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氨水澄清槽,包括长方形沉降池箱体,箱体的一端设有循环氨水进入管道,另一端设有循环氨水排出管道,循环氨水进入管道的入口、循环氨水排出管道的出口设在箱体下部,在沉降池箱体内设有沉降板组,沉降板沿循环氨水流动方向设置,沉降板将大的沉降池箱体分成若干层,循环氨水排出管道上部设有顶部轻油汇集装置,顶部轻油汇集装置与轻油排出管道连接;沉降板的两端距离循环氨水的入口侧、出口侧分别留有预定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氨水澄清槽内增设沉降板,沉降板把大的沉降池箱体分成若干层,成倍减少了沉降距离,实现浅池分离,提高油、水、渣的分离效果,轻油汇集装置进一步实现氨水、轻油的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氨水澄清槽,包括长方形沉降池箱体,箱体的一端设有循环氨水进入管道,另一端设有循环氨水排出管道,循环氨水进入管道的入口、循环氨水排出管道的出口设在箱体下部,在沉降池箱体内设有沉降板组,沉降板沿循环氨水流动方向设置,沉降板将大的沉降池箱体分成若干层,循环氨水排出管道上部设有顶部轻油汇集装置,顶部轻油汇集装置与轻油排出管道连接;沉降板的两端距离循环氨水的入口侧、出口侧分别留有预定的距离。本技术在氨水澄清槽内增设沉降板,沉降板把大的沉降池箱体分成若干层,成倍减少了沉降距离,实现浅池分离,提高油、水、渣的分离效果,轻油汇集装置进一步实现氨水、轻油的分离。【专利说明】氨水澄清槽
本技术涉及用于煤化工行业对含有焦油、焦油渣等杂质的氨水实施油与水、焦油渣固体颗粒与油水分离回收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重质焦油、轻油、固体杂质与氨水分离的氨水澄清槽。
技术介绍
煤化工行业的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循环氨水直接接触冷却炼焦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荒煤气,由于荒煤气中含有大量的焦油和夹带的固体颗粒物,在冷却过程中冷凝的焦油、夹的固体颗粒物进入循环氨水里,因此需要不断地将循环氨水里的焦油和焦油渣等固体颗粒物从循环氨水里分离出,焦油回收为化工原料,然后将循环氨水再输送回去冷却高温荒煤气。现有技术中应用的机械化氨水澄清槽是空的长方箱体结构,油、渣的沉降距离达1.5?2米,由于沉降距离长而油、水、渣分离效果不理想,循环氨水带有量高,对于轻油,由于轻油的密度小于水而没有分离,这不仅影响焦炉的正常操作,也影响剩余氨水的处理过程,增加了生产处理成本,也影响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氨水澄清槽;本技术在沉降池箱体内增设沉降板,沉降板把大的沉降池箱体分成若干层,实现氨水、轻油的分离,成倍减少了沉降距离,实现浅池分离,提高油、水、渣的分离效果,降低了生产处理成本,提高了后续的产品质量。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种氨水澄清槽,包括长方形沉降池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循环氨水进入管道,另一端设有循环氨水排出管道,所述循环氨水进入管道的入口、循环氨水排出管道的出口设在箱体下部,在沉降池箱体内设有沉降板组,所述沉降板沿循环氨水流动方向设置,即沿着氨水澄清槽的长方形沉降池长边方向设置,所述沉降板将大的沉降池箱体分成若干层,循环氨水排出管道上部设有顶部轻油汇集装置,顶部轻油汇集装置与轻油排出管道连接;沉降板的两端距离循环氨水的入口侧、出口侧分别留有预定的距离。所述沉降板组包括位于上下不同位置并连接的若干块沉降分离板组成,所述沉降分离板的长度与沉降池的长度配合,沉降分离板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沉降板组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通过喷淋装置对沉降板组进行清理。所述沉降分离板为斜板。所述沉降分离板为波形板,所述波形板的波动主轴方向沿沉降分离垂直方向,波形脉动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波形板截面形状为正弦曲线型、三角形、梯形等。所述沉降分离板截面形状为菱形。所述斜板以沉降池箱体的中心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斜板从上往下向上或者向下倾斜预定角度,倾斜时的锐角角度α不大于45°。所述斜板向一个方向倾斜,所述斜板从中间到倾斜的上下两侧依次逐渐变短,所述斜板倾斜时的锐角角度α不大于45°。所述轻油汇集装置包括设于箱体顶部液面位置的顶部轻油收集板、收集板导向槽,所述收集板导向槽尾部设有溢流堰,溢流堰与轻油排出管道连接;所述收集板采用喇叭口形状,收集板上部不低于箱体的最高液面,收集板下部不高于轻油层底部高度,箱体液面上部轻油通过喇叭口的大口一端进入收集板导向槽尾部的溢流堰位置,通过溢流堰的中部或两侧收集送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氨水澄清槽的长方形沉降池箱体内增设沉降板,沉降板把大的沉降池箱体分成若干层,成倍减少了沉降距离,实现浅池分离,提高油、水、渣的分离效果。2.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循环氨水出口侧的轻油汇集装置可以进一步实现氨水、轻油的分离。3.沉降分离板的长度与沉降池的长度配合,沉降板组放置在沉降池中,沉降分离板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纹配合连接,沉降板可根据需要平行设置若干块,装卸非常方便,同时油、水、渣的分离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不意图;图2a、图2b、图2c、图2d为图1不同结构的沉降板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一种氨水澄清槽,包括长方形沉降池箱体I,所述箱体I的一端设有循环氨水进入管道4,另一端设有循环氨水排出管道5,所述循环氨水进入管道4的入口、循环氨水排出管道5的出口设在箱体下部,在沉降池箱体I内设有沉降板组2,所述沉降板组2沿循环氨水流动方向设置,即沿着氨水澄清槽的长方形沉降池长边方向设置,所述沉降板组将大的沉降池箱体分成若干层,循环氨水排出管道5上部设有顶部轻油汇集装置3,顶部轻油汇集装置3与轻油排出管道6连接;沉降板的两端距离循环氨水的入口41侧、出口侧分别留有预定的距离。所述沉降板组2包括位于上下不同位置并连接的若干块沉降分离板组成,所述沉降分离板的长度与沉降池的长度配合,沉降板组2放置在沉降池中,装卸非常方便,沉降分离板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沉降板可根据需要平行设置若干块。所述沉降板组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通过喷淋装置对沉降板组进行清理。所述沉降分离板为斜板21、22、23,如图2a、图2b、图2c。所述沉降分离板为波形板24,如图2d,所述波形板24的波动主轴方向沿沉降分离垂直方向,波形脉动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波形板24截面形状为正弦曲线型、三角形、梯形等。所述沉降分离板截面形状为菱形。所述斜板以沉降池箱体I的中心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所述斜板从上往下向上或者向下倾斜预定角度,倾斜时的锐角角度α不大于45°,如图2a、图2b。所述斜板向一个方向倾斜,所述斜板从中间到倾斜的上下两侧依次逐渐变短,如图2c。所述斜板倾斜时的锐角角度α不大于45°。所述轻油汇集装置3包括设于箱体顶部液面位置的顶部轻油收集板、收集板导向槽,所述收集板导向槽尾部设有溢流堰,溢流堰与轻油排出管道6连接。所述收集板采用喇叭口形状,收集板上部不低于箱体液面可能的最高液面,收集板下部不高于轻油层底部高度,箱体液面上部轻油通过喇叭口的大口一端进入收集板导向槽尾部的溢流堰位置,通过溢流堰的中部或两侧收集送出。本技术应用浅池沉降原理,在现有技术的氨水澄清槽的沉降池箱体内增设沉降板,沉降板把大的沉降池箱体分成若干层,成倍减少了沉降距离,提高油、水、渣的分离效果;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循环氨水出口侧设轻油汇集装置可以进一步实现氨水、轻油的分离。工作时从焦炉来的75°C?80°C的循环氨水由机械化氨水澄清槽I一端进入,沿设沉降板2的箱体缓慢流动,重质焦油、渣等固体杂质下沉,在沉降板上表面沉积汇合后流向箱体底部,由原有的焦油和焦油渣排出系统送出;轻油、水上浮,在沉降板下表面汇集后流向箱体上部,实现重质焦油、轻油、水、渣的分离。上浮的轻油通过循环氨水出口侧的轻油汇集装置3收集排出,分离了焦油渣、焦油、轻油的循环氨水由溢流堰溢出回送焦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水澄清槽,包括长方形沉降池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设有循环氨水进入管道,另一端设有循环氨水排出管道,所述循环氨水进入管道的入口、循环氨水排出管道的出口设在箱体下部,其特征是,在沉降池箱体内设有沉降板组,所述沉降板沿循环氨水流动方向设置,即沿着氨水澄清槽的长方形沉降池长边方向设置,所述沉降板将大的沉降池箱体分成若干层,循环氨水排出管道上部设有顶部轻油汇集装置,顶部轻油汇集装置与轻油排出管道连接;沉降板的两端距离循环氨水的入口侧、出口侧分别留有预定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富,樊晓光,汤志刚,陈善龙,孙兆俊,李桂花,孙福军,王斌,张哲,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樊晓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