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云专利>正文

负压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109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输液器,它在普通一次性输液器的流量控制阀和针头之间增加一球囊,所述球囊为弹性材料制成,球囊一半较硬,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但在去除外力后自身不会回复原形,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复位;而另一半则较软,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在去除外力后在自身的弹性作用又极易回复原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穿刺细小、血液不易流出的血管时,很容易进行,且回血现象明显,易于辨别穿刺是否成功,因而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负压状态下,遇到血管充盈很好时,可不用止血带。(*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输液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操作。但在穿刺细小、血液不易流出的血管时,对很多的医生或护士来说,仍然具有难度,穿刺成功率不高,这样也就增加了患者的疼痛。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刺时不用止血带且容易回血的负压输液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在普通一次性输液器的流量控制阀和针头之间增加一球囊,所述球囊为弹性材料制成,球囊一半较硬,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但在去除外力后自身不会回复原形,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复位;而另一半则较软,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在去除外力后在自身的弹性作用又极易回复原形。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穿刺细小、血液不易流出的血管时,负压状态下,很容易进行,且回血现象明显,易于辨别穿刺是否成功,因而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负压状态下,遇到血管充盈很好时,可不用止血带。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针头1、流量控制阀2,在针头1和流量控制阀2之间还有一球囊3,该球囊3为弹性材料制成,球囊一半较硬,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但在去除外力后自身不会回复原形,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复位;而另一半则较软,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在去除外力后在自身的弹性作用又极易回复原形。使用时,将输液器插到药瓶中,排掉输液器中的空气,使其充满药液。然后关掉流量控制阀2,用手挤压球囊3较硬的一半,使其与较软的那一半重合,即排出其中的药液,再将针头穿进血管,然后用手挤压球囊3,使较硬的一半和较软的那一半都复位到较硬的那一侧,这时较软的那一半球囊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慢慢回复原形,实现回血的功能,然后打开流量控制阀2,调节药液流量,进行正常输液。权利要求1.一种负压输液器,包括针头(1)、流量控制阀(2),其特征在于在针头(1)和流量控制阀(2)之间还有一球囊(3),球囊(3)一半较硬,而另一半则较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3)为弹性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输液器,它在普通一次性输液器的流量控制阀和针头之间增加一球囊,所述球囊为弹性材料制成,球囊一半较硬,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变形,但在去除外力后自身不会回复原形,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复位;而另一半则较软,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在去除外力后在自身的弹性作用又极易回复原形。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穿刺细小、血液不易流出的血管时,很容易进行,且回血现象明显,易于辨别穿刺是否成功,因而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疼痛;负压状态下,遇到血管充盈很好时,可不用止血带。文档编号A61M5/14GK2538348SQ0221415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郑云 申请人:郑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压输液器,包括针头(1)、流量控制阀(2),其特征在于在针头(1)和流量控制阀(2)之间还有一球囊(3),球囊(3)一半较硬,而另一半则较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
申请(专利权)人:郑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