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德生专利>正文

管道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81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雾化器,用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给药,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其特征是管道内径为两端粗,中间细,并在管道内壁上制有输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能由管道将雾化药液送入人体内病灶处,有利于早日康复;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病人感觉舒适;消毒卫生,无污染,且便于清洗。(*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雾化器,用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给药,属于医疗器具

技术介绍
本技术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治疗呼吸道疾病直接给药主要是采用超声雾化器、蒸汽雾化器及揿压雾化器。使用时,将药物雾化后输送至呼吸道病灶上,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但超声雾化器和蒸汽雾化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无法随身携带,且操作较麻烦。揿压雾化器虽然体积小,但使用时要将喷嘴对准喉部,用手指揿压打气,同时要吸气,因此,较难自如应用。在结构上由于它未设输雾气管道,患者在吸入药物时既不舒服又感到累。此外,该药具不能进行内部消毒杀菌。外界细菌在打气时会随空气而进入药液,在一定条件下,细菌会大量繁殖而对人体造成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药液能从管道经雾化后送往人体呼吸道病灶处;操作简便,感觉舒适,并能防止细菌感染的管道雾化器。本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管道1内径为两端粗,中间细,并在管道1内壁上制有输液孔2。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能由管道将雾化药液送入人体内病灶处,有利于早日康复;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病人感觉舒适;消毒卫生,无污染,且便于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例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管道1内径为两头粗,中间细,呈流线型,并在管道1内壁上制有输液孔2。与本技术配套使用之贮药瓶,可置于管道1的上方、下方或侧面。其中药液可以经瓶底、瓶盖或侧壁流入输液孔2,进入管道1。使用时,将一次治疗所需的药液装入贮药瓶,瓶口朝上,和管道及瓶盖拧合。再将管道连药瓶旋转至药瓶倒置于管道上方。使用者将管道之左端含在口中稍用力吸气,药液便经输液孔进入管道,并被高速气流撞击成细雾状,药雾经人口进入呼吸道。每次治疗后,管道和贮药瓶均可清洗。几次治疗后,可煮沸消毒一次。对于吸气力弱的老人和孩子,可在管道1右端加装打气球,由患者本人或协助者挤捏打气球,药雾由受药者吸入。本药具可用于对呼吸道疾病之治疗和对流行性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权利要求1.一种管道雾化器,其特征是管道(1)内径为两端粗,中间细,并在管道(1)内壁上制有输液孔(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雾化器,用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给药,属于医疗器具
其特征是管道内径为两端粗,中间细,并在管道内壁上制有输液孔。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能由管道将雾化药液送入人体内病灶处,有利于早日康复;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病人感觉舒适;消毒卫生,无污染,且便于清洗。文档编号A61M11/00GK2610934SQ0322125公开日2004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陈德生 申请人:陈德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雾化器,其特征是管道(1)内径为两端粗,中间细,并在管道(1)内壁上制有输液孔(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德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