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光伏发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包括底座和光伏板,所述底座包括两个相隔设定距离的第一中空长方体、和两个相隔设定的距离的设置在两个第一中空长方体之上的第二中空长方体,每个第一中空长方体的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带有倾斜卡槽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倾斜卡槽用于固定光伏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安装维修方便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半潜浮动式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光伏发电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紧张、全球气候变暖,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威胁,世界各国都在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其清洁、安全、可再生等显著优势,成为关注重点。
传统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和建筑物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存在诸多弊端,制约了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推进,在此背景下,半潜浮动式光伏电站应运而生。半潜浮动式光伏电站是利用支撑浮体将光伏组件漂浮在水面进行发电,特点是不占用土地资源,水体对光伏组件的冷却效应可提高发电量。同时,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可以减少水面蒸发量,抑制藻类繁殖,保护水资源。
目前水面光伏项目存在的不足主要有:支撑浮体结构复杂,散件较多,安装繁琐,耗时长,成本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安装维修方便快速。
为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光伏发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包括底座2和光伏板,所述底座2包括两个相隔设定距离的第一中空长方体、和两个相隔设定的距离的设置在两个第一中空长方体之上的两个第二中空长方体,每个第一中空长方体的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带有倾斜卡槽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倾斜卡槽用于固定光伏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中空长方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燕尾凹槽。
优选地,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多个检修通道浮块,每个检修通道的一对对称边上设置有与燕尾凹槽相配合的燕尾凸台。
优选地,多个光伏发电单元和多个检修通道浮块相互接组成矩阵结构,通过其周边设置的若个锚链连接到水域堤沿。
优选地,检修通道浮块、底座和立柱由聚乙烯材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廉,安装维修方便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潜式浮动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潜式浮动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修通道浮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潜式浮动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潜式浮动式光伏发电系统的侧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光伏发电单元1,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包括底座2和光伏板3,所述底座包括两个相隔设定距离的第一中空长方体、和两个相隔设定的距离的设置在两个第一中空长方体之上的两个第二中空长方体,每个第一中空长方体的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带有倾斜卡槽的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4,所倾斜卡槽用于固定光伏板3。优选地,所述第一中空长方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燕尾凹槽,在靠近端面处设置有限位孔。优选地,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还包括多个检修通道浮块6,每个检修通道的一对对称边上设置有与燕尾凹槽相配合的燕尾凸台,当将检修通道的燕尾凸台设置于第一中空长方体上的燕尾凹槽中时,利用限位块7穿过限位孔进行加固。多个光优发电单元和多个检修通道浮块相互接组成矩阵结构,通过其周边设置的若个锚链,如锚链15连接到水域堤沿16。优选地,检修通道浮块、底座和立柱由聚乙烯材料制作。
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底座包括两个相隔设定距离的第一中空长方体,如长方体10和两个相隔设定的距离的设置在两个第二中空长方体,如长方体11,每个第一中空长方体的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带有倾斜卡槽的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4,第一立柱比第二立柱高,第一立柱上的倾斜卡槽向斜下倾,第二立柱的倾斜卡槽向斜上倾,如此,第一立柱上的倾斜卡槽向斜下倾和第二立柱的倾斜卡槽的连线与水平面呈α度角,α在10度到80度之间,所倾斜卡槽用于固定光伏板3。优选地,所述第一中空长方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燕尾凹槽,在靠近端面处设置有限位孔,如限位孔9。
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修通道浮块的立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检修通道的一对对称边上分别设置有与底座上的燕尾凹槽相配合的燕尾凸台,如燕尾凸台12,在另一对对称边上分别设置有与另一检修通道浮块相连的耳板13,所述耳板13上设置有螺孔,利用螺栓与另一检修通道浮块相连的耳板上的螺孔固定。检修通道浮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的呈矩阵状排列的凸台,如凸台14。修通道浮块的耳板上的螺孔也用于与锚链的一端相连。
装配时,交错使检修通道浮块的一边的两个燕尾凸台设置于一个底座的两个第一中空长方体上一端的燕尾凹槽中,并用限位块通过限位孔固定;而后将光伏板设置在底座的四个立柱的倾斜卡槽中如此形成一列光优发电子系统;而后再利用检修通道浮块将多列光优发电子系统连接在一起,如此形成,多行多列的阵列结构,最后再在其周边设置若个锚链,并利用锚链连接到水域堤沿。
装配时,使第一检修通道浮块的一边的两个燕尾凸台设置于一个底座的两个第一中空长方体上一端的燕尾凹槽中,并用限位块通过限位孔固定;再利用膨胀螺栓将第一个检修通道浮块的一边的耳板与第二个修通道浮块的一边的耳板的螺孔相固定,然后再将光伏板设置于立柱的卡槽上,如此形成一个漂浮单元;最后将多个漂浮单元组成矩阵形成水面浮动式光伏发电系统,再在其周边设置的若干个锚链柔性连接水域堤沿。
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浮体结构简单,采用聚乙烯材料,模块化制作,简化制造工艺,可批量生产,采用聚乙烯材料焊接技术进行连接,强化结构强度。
2、浮体采用半潜式平台的结构形式,保证其横摇与纵摇的幅值较小。
3、采用立柱凹槽与光伏块进行连接,检修通道浮块间采用耳板铰链,简化了支撑结构,又能保证结构使用性能。
4、浮体耐磨,抗压,不易腐蚀,不破坏生态环境,适用温度范围大,废旧产品可再回收利用。
5、浮体操作空间大,易于电气设备存放,同时扁平形状可以提供更大的承载力。
6、光伏板与浮体底座间空隙较大,有利于利用水及风的冷却效应降低组件的工作温度,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
7、光伏板安装于底座的卡槽内,经由过耳板进行铰接,安装维修方便快速,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柔韧性,避免常规打桩固定工艺的弊端,大幅缩短施工周期。
8、卡槽与水平面成角α可以随着不同水域的太阳纬度进行变化,提高光伏系统的适用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但是本领域的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光伏发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包括底座和光伏板,所述底座包括两个相隔设定距离的第一中空长方体、和两个相隔设定的距离的设置在两个第一中空长方体之上的两个第二中空长方体,每个第一中空长方体的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带有倾斜卡槽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倾斜卡槽用于固定光伏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多个光伏发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单元(1)包括底座和光伏板,所述底座包括两个相隔设定距离的第一中空长方体、和两个相隔设定的距离的设置在两个第一中空长方体之上的两个第二中空长方体,每个第一中空长方体的两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带有倾斜卡槽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倾斜卡槽用于固定光伏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浮动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长方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燕尾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泓泉,李森,康永田,齐晓亮,黄志明,张大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迪玛尔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