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6315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4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热系统,包括动力蒸汽汽化器、动力循环膨胀机构、动力循环排热器、热站端热泵循环压缩机、热站端热泵循环排热器和用热端热泵循环吸热器,所述动力蒸汽汽化器与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热站端热泵循环压缩机的动力输入轴联动设置,所述动力循环排热器和所述热站端热泵循环排热器对所述用热端热泵循环吸热器传热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供热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燃料的高品位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热系统,包括动力蒸汽汽化器、动力循环膨胀机构、动力循环排热器、热站端热泵循环压缩机、热站端热泵循环排热器和用热端热泵循环吸热器,所述动力蒸汽汽化器与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热站端热泵循环压缩机的动力输入轴联动设置,所述动力循环排热器和所述热站端热泵循环排热器对所述用热端热泵循环吸热器传热设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供热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燃料的高品位能量。【专利说明】一种供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及动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供热系统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这类系统均对燃料中的高品位能量利用不足。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供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方案1:一种供热系统,包括动力蒸汽汽化器、动力循环膨胀机构、动力循环排热器、热站端热栗循环压缩机、热站端热栗循环排热器和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所述动力蒸汽汽化器与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热站端热栗循环压缩机的动力输入轴联动设置,所述动力循环排热器和所述热站端热栗循环排热器对所述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传热设置。方案2:—种供热系统,包括动力蒸汽汽化器、动力循环膨胀机构、动力循环排热器、热站端热栗循环压缩机和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所述动力蒸汽汽化器与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热站端热栗循环压缩机的动力输入轴联动设置,所述动力循环排热器对所述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传热设置。方案3:—种供热系统,包括动力蒸汽汽化器、动力循环膨胀机构、动力循环排热器、热站端热栗循环压缩机、热站端热栗循环排热器、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和用热端附属热栗循环吸热器,所述动力蒸汽汽化器与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热站端热栗循环压缩机的动力输入轴联动设置,所述动力循环排热器对所述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传热设置,所述热站端热栗循环排热器对所述用热端附属热栗循环吸热器传热设置。方案4:一种供热系统,包括动力蒸汽汽化器、动力循环膨胀机构、动力循环排热器、热站端热栗循环压缩机、热站端热栗循环排热器和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所述动力蒸汽汽化器与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热站端热栗循环压缩机的动力输入轴联动设置,所述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自所述热站端热栗循环排热器吸热后再自所述动力循环排热器吸热设置。方案5:—种供热系统,包括动力蒸汽汽化器、动力循环膨胀机构、动力循环排热器、热站端热栗循环压缩机、热站端热栗循环排热器和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所述动力蒸汽汽化器与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热站端热栗循环压缩机的动力输入轴联动设置,所述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自所述动力循环排热器吸热后再自所述热站端热栗循环排热器吸热设置。方案6:在方案I至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动力循环排热器经热管对所述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传热设置和/或所述热站端热栗循环排热器经热管对所述用热端热栗循环吸热器传热设置。方案7:在方案I至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动力循环排热器的排热温度设为低于70°C、65°C、60°C、55°C、50°C、45°C、40°C、35°C、30°C或低于25°C。方案8:在方案I至7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热站端热栗循环排热器的排热温度设为低于70 °C、65 °C、60 °C、55 °C、50 °C、45 °C、40 °C、35 °C、30 °C 或低于25 °C。方案9:在方案I至8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动力蒸汽汽化器的烟气经烟气通道对热站端热栗循环吸热器传热设置。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传热”是指正向或反向热量传递,即可以是热量传递也可以是冷量传递。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热站”是指正向或反向热量供应的热站,即可以是提供热量的热站,也可以是提供冷量的热站。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A和附属A均为A,名称不同只是为了加以区分而定义。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联动设置”是指相互传动的连接关系,包括共轴设置。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联动设置可选择性地选择电磁传动连接关系。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动力循环膨胀机构”是指以输出动力为目的的膨胀做功机构,包括速度型动力循环膨胀做功机构和容积型动力循环膨胀做功机构,例如轴流透平、径流透平(含涡轮)、活塞式膨胀做功机构、螺杆式膨胀做功机构、罗茨式膨胀做功机构等,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设为单级或多级。本专利技术中,应根据热能与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本专利技术人认为,天体相互运动必然产生引力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必然产生物质流动和/或物体形变,由于物质流动和物体形变均为不可逆过程,即均为产生热量的过程,因此引力场作用下的物质流动和物体形变必然产生热量,这种形式产生的热量必然消耗天体的动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漫长的过程,天体会逐渐丧失动能,最终天体会相互合并(或相互吞噬),最终宇宙形成一个质点,这个质点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剧烈上升,从而形成剧烈的爆炸(由于温度和压力剧烈上升也会引起化学反应和核反应),爆炸重新形成天体运动状态,即使天体具有动能,天体之间再次形成相互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进入下一个循环。因此可以认为宇宙的存在与发展其实是一个热力学循环过程。这种过程的本质可以简单、易懂地概括为“你惹我,我就一定吞噬你”,由此可见,存在交替作用的主体其最终结局就是相互吞噬、相互合并。本专利技术人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宇宙现象的观察认为: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热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转换成其它任何形式的能量或物质。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只阐述了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热不能百分之百的转换成功,这一定律是正确的,但又是片面的。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将热定义为能量的最低形式,或者简称为这是宇宙的垃圾。经分析,本专利技术人还认为:任何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和细菌)的生长过程都是放热的。经分析,本专利技术人还认为:任何一个过程或任何一个循环(不局限于热力学过程,例如化学反应过程、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光化学反应过程、生物生长过程、植物生长过程都包括在内)其最大做功能力守恒,本专利技术人认为没有光合作用的植物生长过程是不能提高其做功能力的,也就是说,豆芽的做功能力是不可能高于豆子的做功能力加上其吸收的养分的做功能力之和;之所以一棵树木的做功能力要大于树苗的做功能力,是因为阳光以光合作用的形式参与了由树苗到树木的生长过程。本专利技术人认为:热机工作的基本逻辑是收敛-受热-发散。所谓收敛是工质的密度的增加过程,例如冷凝、压缩均属收敛过程,在同样的压力下,温度低的工质收敛程度大;所谓受热就是工质的吸热过程;所谓发散是指工质的密度降低的过程,例如膨胀或喷射。任何一个发散过程都会形成做功能力的降低,例如,气态的空气的做功能力要远远低于液态空气的做功能力;甲醇加水加中等温度的热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虽然所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燃烧热大于甲醇的燃烧热20%左右,但其做功能力大于甲醇的做功能力的比例则微乎其微,其原因在于这一过程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蒸汽汽化器(1)、动力循环膨胀机构(2)、动力循环排热器(3)、热站端热泵循环压缩机(4)、热站端热泵循环排热器(5)和用热端热泵循环吸热器(6),所述动力蒸汽汽化器(1)与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2)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动力循环膨胀机构(2)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热站端热泵循环压缩机(4)的动力输入轴联动设置,所述动力循环排热器(3)和所述热站端热泵循环排热器(5)对所述用热端热泵循环吸热器(6)传热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