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角度斜腿桥墩浇筑的施工方法,所述斜腿桥墩由呈“V”型的墩身以及横架于所述墩身顶端的盖梁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斜腿桥墩的墩身底部同承台进行定位连接固定;安装所述墩身的模板并架设所述墩身模板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中包括以所述承台外侧围堰以及横向围檩为反力平台支撑所述墩身模板的支撑件,之后在竖直方向上分层浇筑所述墩身;安装所述盖梁的模板及其支撑结构,完成所述盖梁的浇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利用承台外围的水中围堰及其围檩的特殊构造架设斜腿桥墩的支撑结构,占地面积小、支撑结构整体稳定性好,斜腿桥墩结构的定位精度高,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角度斜腿桥墩浇筑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大角度斜腿桥墩浇筑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形式的大角度斜腿桥墩(含系梁),在桥梁建设中并不常见,其施工难点为:对于对称的一对墩身斜率均大于60º的砼结构,在浇筑过程中墩身本身将产生强大的水平推力,这对确保施工过程中墩身斜率的精确定位及整体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一旦模板支撑体系产生局部变形甚至失稳情况,将导致墩身非对称性变形、应力裂缝、系梁模板安装时无法与墩身成品相吻合等质量缺陷。另外,在系梁(盖梁)浇筑施工中,由于一对斜腿墩底部的收拢距离很小,若采用满堂支架支撑体系却无足够场地空间,若采用“抱箍法”却对斜腿墩身受力非常不利。因此,尤其在水中围堰的有限空间内,如何优质、快速、经济地保证大角度斜腿墩身及系梁(盖梁)在浇筑过程中的精确定位及整体稳定性,成为桥梁领域施工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角度斜腿桥墩浇筑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通过利用承台外围的围堰以及围檩结构作为支撑件的设置平台,从而解决承台空间狭小、无法设置支撑结构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大角度斜腿桥墩浇筑的施工方法,所述斜腿桥墩由呈“V”型的墩身以及横架于所述墩身顶端的盖梁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斜腿桥墩的墩身底部同承台进行定位连接固定;安装所述墩身的模板并架设所述墩身模板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中包括以所述承台外侧围堰以及横向围檩为反力平台支撑所述墩身模板的支撑件,之后在竖直方向上分层浇筑所述墩身;安装所述盖梁的模板及其支撑结构,完成所述盖梁的浇筑。将所述斜腿桥墩的墩身底部同承台进行定位连接固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临时支架底部同预埋于所述承台垫层中的埋件焊接固定;在所述临时支架上固定安装至少一倾斜设置的环梁;并在所述临时支架上安装所述墩身的墩脚,在所述临时支架的支撑限位下使所述墩脚与所述环梁处于同一轴线上;将所述墩脚下缘部同所述环梁之间通过锚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台的垫层上浇筑混凝土至所述墩脚的底标高。所述临时支架上具有至少两个可支撑所述环梁以及所述墩脚的倾斜式平台,所述倾斜式平台的倾角同所述墩身与所述承台平面之间的倾角相对应。在所述临时支架上依次布置同轴设置的下环梁和上环梁,并于所述下环梁与所述上环梁之间布置竖向剪刀撑以进行加固。所述墩身模板的支撑结构中,包括支撑所述墩身模板底部的水平向槽钢以及支撑所述墩身模板中部和上部的斜向槽钢,其中,所述水平向槽钢一端固定于所述围堰的钢管桩侧壁面上、另一端支撑固定于所述墩身模板底部,所述斜向槽钢一端固定于所述围堰与所述围檩连接点处、另一端支撑固定于所述墩身模板中部或上部。所述盖梁模板的支撑结构中,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围堰的钢管桩上端部、另一端支撑固定于所述盖梁模板上的斜向槽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利用承台外围的水中围堰及其围檩的特殊构造架设斜腿桥墩的支撑结构,占地面积小、支撑结构整体稳定性好,斜腿桥墩结构的定位精度高,施工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在承台上设置埋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将墩身的墩脚同承台基础进行连接定位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临时支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斜墩墩身第一次进行砼浇筑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斜墩墩身第二次进行砼浇筑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斜墩盖梁进行砼浇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6,图中标记1-25分别为:围堰1、承台2、埋件3、垫层4、混凝土层5、墩脚6、锚栓7、上环梁8、竖向剪刀撑9、下环梁10、倾斜式平台11、临时支架12、倾斜式平台13、斜撑14、倾斜式平台15、围檩16、水平向槽钢17、斜向槽钢18、墩身19、模板20、水平拉杆21、盖梁22、底模23、竖向支撑24、斜向槽钢25。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大角度斜腿桥墩浇筑的施工方法,该斜腿桥墩呈“▽”型,具体是由呈“V”型的墩身19以及盖梁22所组成的,墩身19的斜率大于60°,该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墩身的墩脚6在承台2的基础上进行连接定位:1a)如图1-3所示,承台2设置于围堰1中,首先进行承台2基础的封底砼施工直至设计标高,之后在承台2的封底砼上对应于各墩身的设计位置处布置若干埋件3,各处埋件3的数量以及布置位置与临时支架的底管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之后在封底砼上浇筑承台2的砼垫层4,垫层4的浇筑厚度以不超过埋件3上端部为宜;1b)将临时支架12底部同预埋于垫层4中的埋件一一对应焊接连接,从而使临时支架12与承台2之间形成一个整体,承台2上共安装两座临时支架12;需要说明的是,在临时支架12上具有三个倾斜式平台11、13以及15,其中,倾斜式平台13作为之后墩脚6的安装承载平台,而倾斜式平台11、15则分别作为上环梁8以及下环梁10的安装承载平台,且各倾斜式平台的倾角与其所处的墩身倾角相同;1c)在临时支架12的倾斜式平台15上布置安装呈倾角设置的下环梁10并固定,下环梁10上具有横向剪刀撑;之后在临时支架12的倾斜式平台11上布置安装呈倾角设置的上环梁8并固定,上环梁8上同样具有横向剪刀撑,在设置时,应确保上环梁8与下环梁10处于同一轴线上;之后,在下环梁10与上环梁8之间安装连接两者的竖向剪刀撑9以进行结构加固,保证两者整体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附图2中为使图像清晰简洁,未将临时支架12绘出,在实际工程中,临时支架12在安装后位置始终固定不动且不撤除;1d)在临时支架12的倾斜式平台13上安装定位墩脚6,并利用斜撑14对其提供侧向支撑力,精确调整塔根6的位置并固定,使其同上环梁8以及下环梁10处于同一轴线上,墩脚6可以是绑扎有钢筋的钢筒结构;在墩脚6的下缘部上具有一圈栓孔,且上环梁8以及下环梁10上也同样具有一圈栓孔,利用锚栓7贯穿墩脚6、上环梁8以及下环梁10上的栓孔,从而将三者栓接固定形成一整体;在临时支架12上再次设置若干限位块对墩脚6进行侧向加固支撑;1e)在承台垫层4上绑扎钢筋并在侧缘部安装模板,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作混凝土层5至塔根6下底部高度,从而将临时支架12、下环梁10以及上环梁8浇筑在混凝土中与承台基础形成同一个整体,进一步加强墩脚6的稳定性;(2)浇筑墩身19:2a)墩身第一阶段浇筑:如图4所示,在墩脚6的基础上安装第一层墩身模板20,在两侧墩身模板20之间采用若干水平拉杆21进行对拉,此外,在模板20的外侧分别设置支撑其底部的水平向槽钢17以及支撑其中部的斜向槽钢18,其中,水平向槽钢17的一端支顶固定于围堰1的钢管桩侧壁上、另一端则对墩身20的底部进行支撑,斜向槽钢18的一端支顶固定于围堰1与围檩16的交界位置处、另一端则对模板20的中部进行支撑;通过将提供侧向支挡力的支撑部件设置于围堰1上,可有效避免承台2空间狭小的弊端;待完成第一层墩身模板20以及支撑结构的安装后,在第一层墩身模板20中灌注混凝土,从而形成墩身19的下半部分;2b)墩身第二阶段浇筑:如图5所示,继续安装第二层墩身模板20,为了确保盖梁22与墩身19的良好整体性,在第二阶段浇筑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角度斜腿桥墩浇筑的施工方法,所述斜腿桥墩由呈“V”型的墩身以及横架于所述墩身顶端的盖梁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斜腿桥墩的墩身底部同承台进行定位连接固定;安装所述墩身的模板并架设所述墩身模板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中包括以所述承台外侧围堰以及横向围檩为反力平台支撑所述墩身模板的支撑件,之后在竖直方向上分层浇筑所述墩身;安装所述盖梁的模板及其支撑结构,完成所述盖梁的浇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角度斜腿桥墩浇筑的施工方法,所述斜腿桥墩由呈“V”型的墩身以及横架于所述墩身顶端的盖梁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斜腿桥墩的墩身底部同承台进行定位连接固定;安装所述墩身的模板并架设所述墩身模板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中包括以所述承台外侧围堰以及横向围檩为反力平台支撑所述墩身模板的支撑件,之后在竖直方向上分层浇筑所述墩身;安装所述盖梁的模板及其支撑结构,完成所述盖梁的浇筑,将所述斜腿桥墩的墩身底部同承台进行定位连接固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临时支架底部同预埋于所述承台垫层中的埋件焊接固定;在所述临时支架上固定安装至少一倾斜设置的环梁;并在所述临时支架上安装所述墩身的墩脚,在所述临时支架的支撑限位下使所述墩脚与所述环梁处于同一轴线上;将所述墩脚下缘部同所述环梁之间通过锚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台的垫层上浇筑混凝土至所述墩脚的底标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角度斜腿桥墩浇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生,赵国强,朱金龙,黄志巍,费利明,张健,戴慧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