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继梅专利>正文

加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93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污染机会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加药器,它由二个针头和一个连通管组成,其特点是连通管(1)由一个气囊(2)及其两端的细管(3)组成,针头(4)由针尖管(5)及与其平行相通的针根管(6)和与其垂直相通的气管(7)组成,两个细管(2)分别套接在两个针根管(6)上。本加药器由于采用针头连通管结构,它与药物和输液容器封闭连通,可减少抽取手续,能实现无菌操作。该加药器适于各类医院进行一次性输液加药,利于病人康复。(*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溶解、混合,是一种将粉剂或针剂药物加入到输液容器内所用的加药器具。目前的加药方法是用20-50毫升注射器从输液瓶或输液袋中抽取液体,然后分别注入每个所加粉剂药物的瓶中,待其溶解后,再次分别从各个所加粉药物的瓶中抽出药液,再将该药液注入到输液容器内。这种加药方法操作烦琐,污染机会多,输液瓶中橡皮塞碎片较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药器,它不但能够减少污染机会,而且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加药器由针头和连通管组成,其特点是连通管由一个气囊及其两端的细管组成,针头由针尖管及与其平行相通的针根管和与其垂直相通的气管组成,两个细管分别套接在两个针根管上。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加药器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加药器由二个针头和一根连通管组成。连通管1由一个气囊2及其两端的细管3组成。为了促进液体流动,气囊应有足够的容量,气囊直径大于其两端细管的直径。两截细管应有足够的长度以利用操作,为节省材料,两个细管的长度可以不相等,针头4由针尖管5及与其平行相通的针根管6和与其垂直相通的气管7组成。两个细管2套接在两个针根管6上。如图1所示,短细管套接的针头,其针尖管的长度较小,这个针头用于刺入粉剂药瓶中。长细管套接的针头,其针尖管的长度较大,该针头用于刺入输液容器中。该加药器的使用方法。1、粉剂药物加入法常规检查消毒,将长针头刺入输液容器中,短针头刺入粉剂药瓶中,放倒输液容器并使加药器下垂,折住气囊下端细管,挤压气囊后即松开,此时输液容器内的液体向下经细管、气囊注入粉剂药瓶内逐渐充满,折住短针头上端细管,轻摇粉剂瓶,待粉剂溶解后,使粉剂瓶在上方直立输液容器在下方直立,粉剂瓶中药液迅速流入输液容器内。若粉剂溶解不完全,可重复一次操作。2、针剂药物加入法常规检查消毒,长针头刺入输液容器后直立,使短针头在上方,折住气囊上方细管,短针头放入已折断封头的安瓶中,挤压气囊后松开,药液直接吸入到输液容器中。上述输液容器是指常见的输液瓶和输液袋。连通管可用透明弹性塑料制造一次成型。也可单做气囊和细管,然后套接组装。针头可用硬质塑料成型。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针头连通管结构,该加药器与药物和输液容器封闭连通,可减少抽取手续,能实现无菌操作。该加药器适于各类医院进行一次性输液加药,利于病人康复。权利要求一种加药器,由针头和连通管组成,其特征在于a、连通管(1)由一个气囊(2)及其两端的细管(3)组成,b、针头(4)由针尖管(5)及与其平行相通的针根管(6)和与其垂直相通的气管(7)组成,c、两个细管(2)分别套接在两个针根管(6)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污染机会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加药器,它由二个针头和一个连通管组成,其特点是连通管(1)由一个气囊(2)及其两端的细管(3)组成,针头(4)由针尖管(5)及与其平行相通的针根管(6)和与其垂直相通的气管(7)组成,两个细管(2)分别套接在两个针根管(6)上。本加药器由于采用针头连通管结构,它与药物和输液容器封闭连通,可减少抽取手续,能实现无菌操作。该加药器适于各类医院进行一次性输液加药,利于病人康复。文档编号A61M5/00GK2326259SQ9724083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彭继梅 申请人:彭继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药器,由针头和连通管组成,其特征在于:a、连通管(1)由一个气囊(2)及其两端的细管(3)组成,b、针头(4)由针尖管(5)及与其平行相通的针根管(6)和与其垂直相通的气管(7)组成,c、两个细管(2)分别套接在两个针根管 (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继梅
申请(专利权)人:彭继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