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漏浆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5677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3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漏浆回收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座和上模座,在下模座内壁中部设置有与下模座长边平行的横向隔板,在横向隔板上安装有多个与下模座短边平行的纵向隔板,在上模座底面上设置有两排导向柱,在导向柱末端固定有垫板,还包括开设在下模座两侧壁上的进料孔,当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上模座扣接在所述下模座上方,垫板将纵向隔板、横向隔板以及下模座内壁所构成的成型腔体底部完全覆盖。针对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因混凝土的用量在无法精确控制而导致出现残留的情况,发明专利技术人通过设置一个回收剩余的混凝土模具,直接将施工过程中残留或是储存罐中泄漏的混凝土进行二次利用,在实现绿色施工的同时,降低隧道施工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漏浆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
隧道开挖后,为使围岩稳定,确保运营安全,需按一定轮廓尺寸建造一层具有足够强度的支护结构,这种隧道支护结构称为隧道衬砌。常用的衬砌种类有就地灌注混凝土类、预制块拼装、喷锚或单喷混凝土、复合式衬砌。而针对于含水量丰富的地质结构,隧道施工时则采用复合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指的是分内外两层先后施作的隧道衬砌,包括外层的初次衬砌和内层的二次衬砌,而隧道的二次衬砌施工必须保持隧道干燥,才能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但是在隧道施工采用复合式衬砌时,且在进行初衬和二衬施工时,在模板中会进行大量混凝土的灌注,由于衬砌分段进行,并非一次性成型,所以混凝土的供应量根据施工进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得施工中混凝土会出现残留,而残留的混凝土在其使用限期内不能消耗完毕时会凝结,进而造成大量的浪费,不符合文明施工、环保施工的准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漏浆回收装置,对不能及时使用的混凝土进行回收,实现绿色施工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
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漏浆回收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座和上模座,在所述下模座内壁中部设置有与下模座长边平行的横向隔板,在所述横向隔板上安装有多个与下模座短边平行的纵向隔板,在所述上模座底面上设置有两排导向柱,且在所述导向柱末端固定有垫板,还包括开设在下模座两侧壁上的进料孔,当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所述上模座扣接在所述下模座上方,且所述垫板将纵向隔板、横向隔板以及下模座内壁所构成的成型腔体底部完全覆盖。针对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因混凝土的用量在无法精确控制而导致出现残留的情况,专利技术人通过设置一个回收剩余的混凝土模具,直接将施工过程中残留或是储存罐中泄漏的混凝土进行二次利用,在实现绿色施工的同时,降低隧道施工的生产成本;而该模具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将上模座紧扣在下模座上,使得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实现无缝对接,此时,上模座上的垫板将成型腔体的底部完全覆盖,对即将成型的防火砖进行底部支撑,通过进料孔向下模座内注入收集的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将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所构成的多个成型腔体填充满,待成型的防火砖完全凝固时,向上取出上模座,即多个成型的防火砖在垫板的支撑作用下随上模座一起移出下模座,将垫板上的成型的半成品防火砖取出后再进行烧结,即可在施工现场内使用该成品防火砖。
进一步地,上模座与垫板之间的连接件为导向柱,导向柱的下端与垫板边缘处连接,使得成型的防火砖的轮廓受到的影响降至最低,以方便防火砖在垫板上的取出以及后续的使用。
在所述上模座底面开有T形槽,且在所述T形槽的竖直段设置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上端贯穿所述上模座后向外延伸,下压杆下端连接有能在T形槽水平段内自由活动的整平板,还包括套设在下压杆上的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T形槽竖直段顶部连接,复位弹簧下端与整平板上表面连接。在上模座与下模座紧扣后,上模座底面与横向隔板、纵向隔板的上部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方便由进料孔中注入的混凝土漫延至多个成型腔体中,但是在成型腔体内的混凝土层中会因为伴随进入的空气而出现大量的气泡,而导致成型的防火砖中出现泡状间隙,影响防火砖的质量;针对该问题,专利技术人在上模座底面开设倒置的T形槽,即T形槽的竖直段在上,水平段在下,下压杆与整平板连接,当下模座内的混凝土填充完毕后,对下压杆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作用力,使得下压杆带动整平板对多个成型腔体的上表面进行整平,该施加的作用力间断进行,使得整平板在下压的瞬间,复位弹簧被拉伸,作用力消除后,复位弹簧因弹性形变回复而带动整平板重新复位,即实现整平板对成型腔体内的混凝土层进行间断的夯压,以将混凝土中的空气气泡挤压而出,保证半成品的防火砖的质量。
在所述整平板底面开有多个凹槽,且在凹槽内安装有冲压弹簧,所述冲压弹簧末端连接有加压板。在下模座内,整平板对多个成型腔体中的混凝土层进行整平工序时,整平板与混凝土的接触与分离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泥水飞溅,进而造成上模座以及下模座的内壁上附着大量的泥浆,在泥浆凝结后,不仅会对上模座以及下模座之间的相互运动造成阻碍,还会增加半成品防火砖外壁上的毛刺或是突起量。而在本专利技术中,整平板的下方通过冲压弹簧连接有加压板,即加压板随整平板一起下移,在加压板与混凝土接触后,冲压弹簧能够将加压板与混凝土之间的产生的相互作用应力缓冲,降低混凝土飞溅的几率,同时在整平板继续下压时,加压板对混凝土层进行夯实,以减少混凝土层内部的气泡量;在施加的作用力消除后,整平板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开始上移复位,而此时,冲压弹簧在经过压缩后同样需进行弹性回复,而该弹力会使得加压板在离开混凝土表面的瞬间再次实现下移,而附着在加压板上的泥浆会因加压板运动状态的骤然变化而脱落,避免在多次整平过程中加压板以及整平板上附带的泥浆过多而降低防火砖的整体质量。
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整平板底面中部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与加压板连接。在整平板与加压板之间增设伸缩杆,使得加压板在上移过程中运动状态变化时,即加压板产生与整平板运动方向相反的移动,伸缩杆通过自身的伸缩功能,可有效避免加压板向下移动的位移量过大,防止冲压弹簧受损的同时,避免整平板与下压板发生脱离。
在所述纵向隔板、横向隔板以及下模座内壁所构成的成型腔体壁上开有导向槽,在上模座升降时,导向柱能在导向槽内自由滑动。在成型腔体壁上开设的导向槽可为导向柱的移动提供空间,保证成型的防火砖整体呈完整的几何状立体形,方便防火砖在后期的使用安装。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漏浆回收装置,针对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因混凝土的用量在无法精确控制而导致出现残留的情况,专利技术人通过设置一个回收剩余的混凝土模具,直接将施工过程中残留或是储存罐中泄漏的混凝土进行二次利用,在实现绿色施工的同时,降低隧道施工的生产成本;
2、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漏浆回收装置,当下模座内的混凝土填充完毕后,对下压杆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作用力,使得下压杆带动整平板对多个成型腔体的上表面进行整平,该施加的作用力间断进行,使得整平板在下压的瞬间,复位弹簧被拉伸,作用力消除后,复位弹簧因弹性形变回复而带动整平板重新复位,即实现整平板对成型腔体内的混凝土层进行间断的夯压,以将混凝土中的空气气泡挤压而出,保证半成品的防火砖的质量;
3、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漏浆回收装置,整平板的下方通过冲压弹簧连接有加压板,即加压板随整平板一起下移,在加压板与混凝土接触后,冲压弹簧能够将加压板与混凝土之间的产生的相互作用应力缓冲,降低混凝土飞溅的几率,同时在整平板继续下压时,加压板对混凝土层进行夯实,以减少混凝土层内部的气泡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漏浆回收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座(1)和上模座(6),在所述下模座(1)内壁中部设置有与下模座(1)长边平行的横向隔板(5),在所述横向隔板(5)上安装有多个与下模座(1)短边平行的纵向隔板(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座(6)底面上设置有两排导向柱(9),且在所述导向柱(9)末端固定有垫板(7),还包括开设在下模座(1)两侧壁上的进料孔(2),当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所述上模座(1)扣接在所述下模座(6)上方,且所述垫板(7)将纵向隔板(4)、横向隔板(5)以及下模座(1)内壁所构成的成型腔体底部完全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漏浆回收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模座(1)和上模座(6),在所述下模座(1)内壁中部设置有与下模座(1)长边平行的横向隔板(5),在所述横向隔板(5)上安装有多个与下模座(1)短边平行的纵向隔板(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座(6)底面上设置有两排导向柱(9),且在所述导向柱(9)末端固定有垫板(7),还包括开设在下模座(1)两侧壁上的进料孔(2),当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所述上模座(1)扣接在所述下模座(6)上方,且所述垫板(7)将纵向隔板(4)、横向隔板(5)以及下模座(1)内壁所构成的成型腔体底部完全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漏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座(6)底面开有T形槽(14),且在所述T形槽(14)的竖直段设置有下压杆(12),所述下压杆(12)上端贯穿所述上模座(6)后向外延伸,下压杆(12)下端连接有能在T形槽(14)水平段内自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攀卿三贵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