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O型圈的撑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128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2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O型圈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自动装O型圈的撑圈机构,包括顶杆、固定座、撑圈筒以及至少4个撑圈爪,所述撑圈爪的一端与固定座铰接,撑圈爪的另一端穿过撑圈筒并向外延伸;顶杆的一端与撑圈筒连接,所述撑圈筒的内壁与撑圈爪的内壁抵接,所述撑圈筒控制撑圈爪的撑开和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顺利的将O型圈撑开后安装的自动装O型圈的撑圈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O型圈装配
,具体指一种自动装O型圈的撑圈机构。
技术介绍
O型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用件,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效果优良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接头、管路中。传统的O型圈装配多采用人工操作,由于O型圈结构体积小,韧性较高,所以人工装配时总是耗时耗力,造成整体效率下降。为此,很多专门用于O型圈的设备被开发,极大的缓解了人力操作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整体装配效率。但是现有安装设备在对O型圈进行安装时,不能很好地实现O型圈的撑大后安装,这样容易对O型圈造成损伤,影响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顺利的将O型圈撑开后安装的自动装O型圈的撑圈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装O型圈的撑圈机构,包括顶杆、固定座、撑圈筒以及至少4个撑圈爪,所述撑圈爪的一端与固定座铰接,撑圈爪的另一端穿过撑圈筒并向外延伸;顶杆的一端与撑圈筒连接,所述撑圈筒的内壁与撑圈爪的内壁抵接,所述撑圈筒控制撑圈爪的撑开和复位。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撑圈爪的设置便于对O型圈进行抓取,接着将O型圈撑大并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圈爪外壁的尾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紧箍件。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实现撑圈筒的内壁始终与撑圈爪的内壁抵接,使撑圈爪保持工作状态,在撑圈爪将O型圈撑大完成安装后,紧箍件帮助撑圈爪复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圈爪的内壁包括复位部、维持部以及连接复位部和维持部的撑圈部,所述撑圈部向内倾斜设置并与复位部形成一钝角。采用上述结构后,便于控制撑圈爪撑圈的大小,方便对O型圈进行撑大并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圈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若干通透设置的通槽,所述撑圈爪设于通槽内,所述撑圈筒的下部设置有与通槽连通的安装腔,撑圈筒的上部设置有与安装腔连通的通孔。采用上述结构后,撑圈爪设置在通槽内便于撑圈爪的收纳,减少了撑圈爪对空间的要求,减少了体积,且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顶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块,顶杆穿过通孔后固定块与通孔的下端面抵接,然后通过螺母与通孔的上端面抵接来实现顶杆与撑圈筒的固定,同时撑圈爪的内壁与通槽的内壁抵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钝角大于等于150°。采用上述结构后,能使撑圈爪在对O型圈进行撑圈时更加流畅,保证操作的流畅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的一端上设置有双行程气缸。采用上述结构后,便于控制撑圈爪对O型圈的拿取、撑圈和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撑圈的状态图一;图3是本技术撑圈的状态图二;图4是本技术撑圈的状态图三;图5是本技术撑圈筒的俯视图;图6是图5中A-A的剖视图。图中标号含义:1-顶杆;11-固定块;2-固定座;3-撑圈筒;31-通槽;32-安装腔;33-通孔;4-撑圈爪;41-安装槽;42-复位部;43-维持部;44-撑圈部;5-紧箍件;6-螺母;7-双行程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自动装O型圈的撑圈机构,包括顶杆1、固定座2、撑圈筒3以及至少4个撑圈爪4,所述撑圈爪4的一端与固定座2铰接,撑圈爪4的另一端穿过撑圈筒3并向外延伸;顶杆1的一端与撑圈筒3连接,所述撑圈筒3的内壁与撑圈爪4的内壁抵接,所述撑圈筒3控制撑圈爪4的撑开和复位,通过撑圈爪4的设置便于对O型圈进行抓取,接着将O型圈撑大并安装。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圈爪4外壁的尾部设置有安装槽41,所述安装槽41内设置有紧箍件5,这样可以实现撑圈筒3的内壁始终与撑圈爪4的内壁抵接,使撑圈爪4保持工作状态,在撑圈爪4将O型圈撑大完成安装后,紧箍件5帮助撑圈爪4复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圈爪4的内壁包括复位部42、维持部43以及连接复位部42和维持部43的撑圈部44,所述撑圈部44向内倾斜设置并与复位部42形成一钝角,便于控制撑圈爪4撑圈的大小,方便对O型圈进行撑大并安装。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圈筒3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若干通透设置的通槽31,所述撑圈爪4设于通槽31内,所述撑圈筒3的下部设置有与通槽31连通的安装腔32,撑圈筒3的上部设置有与安装腔32连通的通孔33,撑圈爪4设置在通槽31内便于撑圈爪4的收纳,减少了撑圈爪4对空间的要求,减少了体积,且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顶杆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块11,顶杆1穿过通孔33后固定块11与通孔33的下端面抵接,然后通过螺母6与通孔33的上端面抵接来实现顶杆1与撑圈筒3的固定,同时撑圈爪4的内壁与通槽31的内壁抵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钝角大于等于150°,本实施例中钝角优选153°这样能使撑圈爪4在对O型圈进行撑圈时更加流畅,保证操作的流畅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杆1的一端上设置有双行程气缸7,这样便于控制撑圈爪4对O型圈的拿取、撑圈和安装。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装O型圈的撑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固定座、撑圈筒以及至少4个撑圈爪,所述撑圈爪的一端与固定座铰接,撑圈爪的另一端穿过撑圈筒并向外延伸;顶杆的一端与撑圈筒连接,所述撑圈筒的内壁与撑圈爪的内壁抵接,所述撑圈筒控制撑圈爪的撑开和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装O型圈的撑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固定座、撑圈
筒以及至少4个撑圈爪,所述撑圈爪的一端与固定座铰接,撑圈爪的另一端穿
过撑圈筒并向外延伸;顶杆的一端与撑圈筒连接,所述撑圈筒的内壁与撑圈爪
的内壁抵接,所述撑圈筒控制撑圈爪的撑开和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装O型圈的撑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撑圈爪外壁的尾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紧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装O型圈的撑圈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撑圈爪的内壁包括复位部、维持部以及连接复位部和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可剑邵孝华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科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