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瓶的下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099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2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瓶的下瓶机,包括用于传输输液瓶的输送轨道以及用于将输液瓶从输送轨道输送至灭菌盘的转运机构,还包括安装在二维运动机构上的支撑框,所述转运机构包括二维运动机构及与其联动的夹具,所述输送轨道包括与夹具位置对应的装载段,该装载段的两端分别设有供输液瓶输入的输入端以及供输液瓶输出的输出端,所述支撑框对应装载段输出端的位置处设有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检测装载段输出端处的输液瓶的存在,当检测到该处有输液瓶时,把检测信息输出至下瓶机的后台控制器,控制器将根据该信息控制下瓶机停止下瓶或者调整下瓶速度,可以调整下瓶机的下瓶速度,防止用于输送输液瓶的输送轨道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瓶的下瓶机。
技术介绍
在制药行业中,对于灌装后的输液塑瓶在包装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处理前将所有输液瓶转移排列至灭菌盘内,常见的灭菌盘一般包括由矩形底板和四块侧板围成的输液瓶装载空间,四块侧板两两平行;输液瓶装载空间中设有与其中两块侧板相平行的若干隔板,隔板将输液瓶装载空间分割成多个相互平行的输液瓶装载通道。常规的输液瓶上瓶方式是采用人工一个一个地拿取摆放或利用夹板型工具进行夹取排列操作,将输液瓶装载到输液瓶装载通道内。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这种人工操作的上瓶方式劳动强度都较大,工作效率低,并且经常发生倒瓶现象,输液瓶在灭菌盘内的摆放规格、整齐性效果也不好,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公告号为CN204384430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输液瓶快速上瓶装置,该输液瓶快速上瓶装置设置在输液瓶输送轨道的侧部,包括二维运动机构及与其联动的夹具,所述二维运动机构包括水平滑杆、升降提杆、连接板和滑套,水平滑杆与升降提杆相互垂直设置并分别连接独立的控制气缸,滑套套装于水平滑杆外,升降提杆贯穿连接板并相对滑动安装,滑套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夹具安装于升降提杆下端,包括两个内侧凹槽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凹槽适应输液瓶颈部尺寸设置,夹具上部连接有控制夹板开合的气缸,夹具一侧设有附带气动开关的操作手柄,输送轨道上设有用于输液瓶计数的光电传感器,所述气缸通过气路与提供其动力的空气压缩机相连接。输液瓶灭菌之后,采用与上瓶时相反的步骤,将灭菌之后的输液瓶从灭菌盘内取出,置于输送轨道上,并传输至下一工艺步骤中,所采用的下瓶装置,与上述上瓶装置相同,只是操作顺序相反。在现有生产中,当下瓶装置将输液瓶置于输送轨道上传送之后,若下瓶装置的下瓶速度较快,而输送轨道的输送较慢时,输送轨道上的输液瓶将堆满,而下瓶装置无法自动监测到输送情况,依然保持此速度继续进行下瓶,此时容易造成输送轨道堵塞,影响设备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瓶的下瓶机,可以调整下瓶机的下瓶速度,防止用于输送输液瓶的输送轨道堵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液瓶的下瓶机,包括用于传输输液瓶的输送轨道以及用于将输液瓶从输送轨道输送至灭菌盘的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二维运动机构及与其联动的夹具,还包括安装在二维运动机构上的支撑框,所述输送轨道包括与夹具位置对应的装载段,该装载段的两端分别设有供输液瓶输入的输入端以及供输液瓶输出的输出端,所述支撑框对应装载段输出端的位置处设有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框固定连接。若输送轨道上的输液瓶堆满之后,将排满至装载段输出端处,本技术在下瓶机上设有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可以感应检测装载段输出端处的输液瓶的存在,当检测到该处有输液瓶时,说明输送轨道上的输液瓶排满,因此该红外传感器将把检测信息输出至下瓶机的后台控制器,控制器将根据该信息控制下瓶机停止下瓶或者调整下瓶速度。本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红外传感器固定于相应位置,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挂杆,带有挂钩,所述支撑框上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槽孔;安装座,与挂杆远离挂钩的一端转动配合;所述红外传感器固定安装于安装座上。本技术中安装座可以转动方向,使得红外传感器位于适宜的方位,便于对输液瓶的感应,本技术中挂杆与安装座的转动配合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在安装座上设置通孔,挂杆穿过该通孔,并在挂杆上设置限位凸缘,防止安装座脱落即可。本技术中二维运动机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例如现有技术中的二维运动机构,公告号为CN204384430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的二维运动机构,作为优选,所述二维运动机构包括:水平导轨;与所述水平导轨滑动配合的平移架;安装在所述平移架上的竖直升降架,所述夹具设置在该竖直升降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检测装载段输出端处的输液瓶的存在,当检测到该处有输液瓶时,把检测信息输出至下瓶机的后台控制器,控制器将根据该信息控制下瓶机停止下瓶或者调整下瓶速度,可以调整下瓶机的下瓶速度,防止用于输送输液瓶的输送轨道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用于传输输液瓶的输送轨道2以及用于将输液瓶从输送轨道2输送至灭菌盘3的转运机构4,转运机构4包括二维运动机构及与其联动的夹具41,输送轨道2包括与夹具41位置对应的装载段21,该装载段21的两端分别设有供输液瓶输入的输入端以及供输液瓶2输出的输出端。如图1所示,本技术还包括安装在二维运动机构上的支撑框7,支撑框7对应装载段21输出端的位置处设有红外传感器5,该红外传感器5通过连接件8与支撑框7固定连接。同样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连接件8包括:挂杆81,带有挂钩(图中未画出),支撑框7上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槽孔(图中未画出);安装座82,与挂杆81远离挂钩的一端转动配合;红外传感器5固定安装于安装座82上。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二维运动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例如公告号为CN204384430U的专利文献中的结构,本技术中的二维运动机构,本技术中二维运动机构包括:水平导轨91;与水平导轨91滑动配合的平移架92;安装在平移架92上的竖直升降架93,夹具41设置在该竖直升降架93上。若输送轨道2上的输液瓶堆满之后,将排满至装载段21输出端处,本实用新型在下瓶机上设有红外传感器5,该红外传感器5可以感应检测装载段21输出端处的输液瓶的存在,当检测到该处有输液瓶时,说明输送轨道2上的输液瓶排满,因此该红外传感器5将把检测信息输出至下瓶机的后台控制器,控制器将根据该信息控制下瓶机停止下瓶或者调整下瓶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瓶的下瓶机,包括用于传输输液瓶的输送轨道以及用于将输液瓶从输送轨道输送至灭菌盘的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二维运动机构及与其联动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二维运动机构上的支撑框,所述输送轨道包括与夹具位置对应的装载段,该装载段的两端分别设有供输液瓶输入的输入端以及供输液瓶输出的输出端,所述支撑框对应装载段输出端的位置处设有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框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瓶的下瓶机,包括用于传输输液瓶的输送轨道以及用于将输液
瓶从输送轨道输送至灭菌盘的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二维运动机构及与
其联动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二维运动机构上的支撑框,所述输
送轨道包括与夹具位置对应的装载段,该装载段的两端分别设有供输液瓶输入
的输入端以及供输液瓶输出的输出端,所述支撑框对应装载段输出端的位置处
设有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框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财秦伟曲有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都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