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49708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检测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包括盛装混凝土的储料部件和与所述储料部件连接的测量部件,当所述储料部件和测量部件相互连通时,储料部件内盛装的混凝土从储料部件自动流入测量部件,自动进行混凝土流动距离的测量,通过设置储料部件代替原有的试验模具,将加入外加剂的混凝土拌料装入储料部件,当储料装置内的混凝土拌料流入测量部件后,可直接观测到混凝土在测量部件内的流动距离,且不需要人工进行测量,避免了人工检测的不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检测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外加剂是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而掺加的物质,合适的外加剂能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改善施工环境、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同时也可节约水泥、降低成本、加速施工速度,因此在各种混凝土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混凝土的质量不同,每一种混凝土适应的外加剂也不同,为了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在应用外加剂之前,不得不进行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试验,检测混凝土在加入外加剂之后的流动性来判断是否适应。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试验方法主要有水泥净浆流动度法和漏斗法,两种方法均通过将规定体积的混凝土拌合物加入试验模具中,静置规定时间后再由人工取下模具,通过测量工具测量混凝土拌合物自由流动距离,试验中,计时和测量均由人工完成,一个模具需配备一至两个测试人员,计时和测量都不精确,影响检测结果,且测量时只能测得混凝土最终停止流动的最大距离,一次只能对一种外加剂进行试验,当需要对同一混凝土加入多种外加剂进行适应性对比时,不得不分多次进行多组试验,再将最后测得数据进行对比,如此并不能较直观的观测到同一混凝土在加入不同外加剂时适应性的好坏,只能等待最终测试结束再进行数据对比,花费较多的时间。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中,计时和测量不精确,影响检测结果,且不能较直观的观测到同一混凝土在加入不同外加剂后适应性变化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中,计时和测量不精确,影响检测结果,且不能较直观的观测到同一混凝土在加入不同外加剂后适应性变化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包括盛装混凝土的储料部件和与所述储料部件连接的测量部件,当所述储料部件和测量部件相互连通时,储料部件内盛装的混凝土从储料部件自动流入测量部件,自动进行混凝土流动距离的测量。通过设置储料部件代替原有的试验模具,将加入外加剂的混凝土拌料装入储料部件,当储料装置内的混凝土拌料流入测量部件后,可直接观测到混凝土在测量部件内的流动距离,且不需要人工进行测量,避免了人工检测的不精确。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测量部件包括倾斜溜槽和水平溜槽,所述倾斜溜槽顶部与储料部件相连接,底部与水平溜槽相互连接,所述水平溜槽上设置有测量混凝土流动距离的刻度。通过设置包括倾斜溜槽和水平溜槽的测量装置,储料部件内盛装的混凝土拌料通过倾斜溜槽较快的进入水平溜槽,由于水平溜槽上设置有刻度,可在水平溜槽内较直观的显示混凝土拌料的流动距离,不需要人工进行测量,显示较直观,测得的数据也较准确。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倾斜溜槽与水平溜槽中混凝土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M,45°≤M≤60°。将倾斜溜槽与水平溜槽中混凝土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设置在45°到60°之间,使倾斜溜槽的倾斜度较大,方便混凝土拌料顺利的流入水平溜槽内,便于测量,使倾斜溜槽对混凝土拌料的流动不会产生影响。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料部件和倾斜溜槽之间设置有阻拦部件,当阻拦部件打开时,储料部件与倾斜溜槽连通。当阻拦部件落下时,混凝土拌料被阻拦在储料部件内,等待进行试验,控制阻拦部件的动作即可控制试验的开始,使试验开始时间可控。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计时装置,所述计时装置与阻拦部件电连接。通过计时装置设置时间,与阻拦部件电连接,当达到设定时间,阻拦部件自动打开,使储料部件内的混凝土拌料进入测量部件,不需要人工进行计时操作,使试验更结果更精确。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料部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隔板,所述倾斜溜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隔板,所述水平溜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一一对应连接,将储料部件和测量部件分隔为至少两个检测槽,每个所述检测槽内均可进行混凝土流动距离的测量。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测量部件分隔为多个检测槽,每个检测槽内均可进行混凝土流动距离的测量,使可较直观的观测到同一混凝土加入不同外加剂后适应性的对比结果,以及混凝土加入外加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性的改变结果。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上均设置有刻度。通过设置在第一隔板上的刻度可较容易的确认进行试验的混凝土的总量,通过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上的刻度可较容易的观测到混凝土的流动距离,得到混凝土适应性的对比数据。
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储料部件设置于支撑架顶部。通过支撑架将储料部件支撑安装,使装置占地面积较小,方便使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设置储料部件代替原有的试验模具,将加入外加剂的混凝土拌料装入储料部件,当储料装置内的混凝土拌料流入测量部件后,可直接观测到混凝土在测量部件内的流动距离,且不需要人工进行测量,避免了人工检测的不精确,解决了现有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中,测量不精确,且不能较直观的观测到同一混凝土在加入不同外加剂后适应性变化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测量部件分隔为多个检测槽,每个检测槽内均可进行混凝土流动距离的测量,使可较直观的观测到同一混凝土加入不同外加剂后适应性的对比结果,以及混凝土加入外加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性的改变结果;
2、通过计时装置设置时间,与阻拦部件你电连接,当达到设定时间,阻拦部件自动打开,使储料部件内的混凝土拌料进入测量部件,不需要人工进行计时操作,使试验更结果更精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储料部件,2-计时装置,3-支撑架,4-阻拦部件,5-倾斜溜槽,6-水平溜槽,61-刻度,7-测量部件,81-第一隔板,82-第二隔板,83-第三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实施例1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包括盛装混凝土的储料部件1和与所述储料部件1连接的测量部件7,当所述储料部件1和测量部件7相互连通时,储料部件1内盛装的混凝土从储料部件1自动流入测量部件7,自动进行混凝土流动距离的测量,所述测量部件7包括倾斜溜槽5和水平溜槽6,所述倾斜溜槽5顶部与储料部件1相连接,底部与水平溜槽6相互连接,所述水平溜槽6上设置有测量混凝土流动距离的刻度61,所述储料部件1和倾斜溜槽5之间设置有阻拦部件4,还包括计时装置2,所述计时装置2与阻拦部件4电连接,当计时装置2计时结束,阻拦部件4自动打开,储料部件1与倾斜溜槽5连通。通过设置储料部件1代替原有的试验模具,将加入外加剂的混凝土拌料装入储料部件1,在储料部件1和测量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装混凝土的储料部件和与所述储料部件连接的测量部件,当所述储料部件和测量部件相互连通时,储料部件内盛装的混凝土从储料部件自动流入测量部件,自动进行混凝土流动距离的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装混凝土的储料部件和与所述储料部件连接的测量部件,当所述储料部件和测量部件相互连通时,储料部件内盛装的混凝土从储料部件自动流入测量部件,自动进行混凝土流动距离的测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部件包括倾斜溜槽和水平溜槽,所述倾斜溜槽顶部与储料部件相连接,底部与水平溜槽相互连接,所述水平溜槽上设置有测量混凝土流动距离的刻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溜槽与水平溜槽中混凝土流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M,45°≤M≤6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检测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部件和倾斜溜槽之间设置有阻拦部件,当阻拦部件打开时,储料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佳颜子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