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连接通信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是一种双连接通信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户对网络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用户对于业务体验速率要求,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将是更加密集部署的无线基站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既有宏基站也有更大数量的微基站,甚至还有微微基站。在密集组网中,随着基站数量的增加,基站之间的干扰就会越大,并且越复杂,同时终端设备的移动带来的基站间切换就会更加频繁,这都将大大降低用户业务体验。基于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双连接网络,即将宏基站覆盖下大量微基站的部分控制面信息,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resourcecontrol)信息抽离出来,集中由宏基站来发送,由宏基站来统一控制无线资源分配和移动切换,而微基站接受宏基站的无线资源调度作为业务面承载网络,仅负责无线业务资源的处理,这样就将用户的控制面与业务面的数据信息进行部分分离,将控制面信息与业务面的数据信息分别放在各自最适合的无线链路中。如图1所示,为宏-微基站场景下的双连接网络示意图。双连接网络方案具有很多优点,例如,降低干扰、减少切换,从而提升网络性能。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双连接技术只能部署于宏-微基站组网场景,然而,在实际网络部署中,很多区域特别是室内区域是没有宏基站覆盖的,一般采用大量微基站进行覆盖,这种仅采用微基站进行覆盖的方式称为微-微组网,在微-微基站组网场景下无法采用双连接技术来解决频繁切换和控制无线网络干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微-微基站组网场景下组网场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连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微基站,每个微基站均被配置无线资源,每个微基站中包括一个自身使用的第一物理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虚拟宏基站控制器,每个微基站中还包括供虚拟宏基站控制器使用的第二物理收发信机;每个微基站配置的无线资源中被划分出一部分无线资源组成虚拟宏基站的空口资源,所述虚拟宏基站的空口资源与所述虚拟宏基站控制器、以及多个微基站中的所述第二物理收发信机构成一个虚拟宏基站,实现双连接网络中的宏基站功能;每个微基站中的第一物理收发信机,基于配置的无线资源中被划分出一部分无线资源后的剩余无线资源,实现双连接网络中的微基站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连接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微基站,每个微基站均被配置无线资源,每个微基站中包括一个自身使用的第一物理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虚拟宏基站控制器,每个微基站中还包括供虚拟宏基站控制器使用的第二物理收发信机;每个微基站配置的无线资源中被划分出一部分无线资源组成虚拟宏基站的空口资源,所述虚拟宏基站的空口资源与所述虚拟宏基站控制器、以及多个微基站中的所述第二物理收发信机构成一个虚拟宏基站,实现双连接网络中的宏基站功能;每个微基站中的第一物理收发信机,基于配置的无线资源中被划分出一部分无线资源后的剩余无线资源,实现双连接网络中的微基站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宏基站控制器,用于分别向多个微基站中的多个第二物理收发信机发送下行信息;以及接收多个第二物理收发信机发送的上行信息;第二物理收发信机,用于通过虚拟宏基站的空口资源将所述下行信息发送给所述双连接通信系统覆盖范围内的用户终端;以及通过虚拟宏基站的空口资源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信息并转发给所述虚拟宏基站控制器;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在虚拟宏基站的空口资源上接收所述下行信息;以及通过虚拟宏基站的空口资源发送上行信息;第一物理收发信机,用于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通过该第一物理收发信机所在微基站上的剩余无线资源进行业务面的数据信息交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用户终端的控制面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息包括针对所述用户终端的业务面的数据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用于对多个第二物理收发信机分别通过虚拟宏基站的空口资源发送的下行信息进行分集合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息包括控制面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息包括业务面的数据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宏基站控制器,还用于对多个第二物理收发信机转发的上行信息进行分集合并。9.根据权利要求1至4、6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宏基站控制器,向待进行无线资源调配的目标微基站中的第一物理收发信机发送无线资源调配控制信息;所述目标微基站中的第一物理收发信机,还用于根据所述无线资源调配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无线资源控制。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6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基站为正交复用技术OFDM系统中的微基站;所述无线资源为OFDM时频资源;或者所述多个微基站为时分复用TDMA系统中的微基站;所述无线资源为时隙资源;或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良,杨峰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