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炉的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容积式捕集罩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45881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转炉的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容积式捕集罩,其具有:由上至下依次位于转炉炉口上方的上容积罩和下容积罩,下容积罩的横断面面积大于转炉的横断面面积;上容积罩的侧罩壁由呈环形的上部密封板形成,上部密封板密封连接于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和氧化枪作业平台之间,上容积罩上开有烟气吸口;下容积罩的侧罩壁由下部密封板和转炉的挡火门连接形成,下部密封板的顶端密封连接于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的下方,下部密封板的底端向下延伸,挡火门移动地设置于炼钢的操作平台上;上容积罩与下容积罩通过烟道固定平台上的烟气诱导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烟气捕集量,减少了烟气外溢,满足了生产环保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铁冶金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转炉的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容积式捕集罩。
技术介绍
炼钢厂三座120t转炉二次除尘捕集系统除尘效果一直不理想,捕集罩沿用传统炉口双侧吸+挡火板捕集罩的形式,配置高压头风机进行强制排烟,冶炼过程不能很好的捕集。传统侧吸罩+挡火板捕集系统不能满足当前转炉二次烟气全过程捕集和高捕集率的要求,其主要原因在于:侧吸口与炉口烟气速度方向垂直,一般难以捕集,且需较大的负压,能耗明显增加。现有转炉的冶炼强度普遍较高,侧吸口对突发的大量烟气,因没有容纳空间而无法捕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转炉的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容积式捕集罩,其具有:由上至下依次位于所述转炉炉口上方的上容积罩和下容积罩,所述下容积罩的横断面面积大于所述转炉的横断面面积;其中,所述上容积罩的侧罩壁由呈环形的上部密封板形成,所述上部密封板密封连接于所述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和氧化枪作业平台之间,所述上容积罩上开有与所述转炉的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除尘管道连通的烟气吸口;所述下容积罩的侧罩壁由下部密封板和转炉的挡火门连接形成,所述下部密封板的顶端密封连接于所述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的下方,所述下部密封板的底端向下延伸,所述挡火门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炼钢的操作平台上以在吹炼时移动至所述转炉的炉口正面与所述下部密封板形成所述下容积罩的侧罩壁;所述上容积罩与所述下容积罩通过所述烟道固定平台上的烟气诱导口连通;其中,所述转炉的氧化枪作业平台、所述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和所述炼钢的操作平台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如上所述的容积式捕集罩中,优选,所述烟气吸口位于所述上部密封板的上部。在如上所述的容积式捕集罩中,优选,所述烟气吸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烟气吸口以关于所述转炉轴向对称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上部密封板上。在如上所述的容积式捕集罩中,优选,所述烟气吸口经断面呈方形的风管与所述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除尘管道连通。在如上所述的容积式捕集罩中,优选,与由所述转炉的炉前指向所述转炉的炉后方向相交的所述下部密封板的底端延伸至炼钢的操作平台上;位于由所述转炉的炉前指向所述转炉的炉后方向两侧的所述下部密封板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转炉的耳轴处。在如上所述的容积式捕集罩中,优选,所述上容积罩形成的容积大于所述下容积罩形成的容积,所述上容积罩和所述下容积罩的横断面均呈矩形。在如上所述的容积式捕集罩中,优选,所述烟气诱导口位于所述上容积罩的侧罩壁和所述转炉的一次烟气除尘系统用烟道横移车之间。在如上所述的容积式捕集罩中,优选,所述烟气诱导口的数量为四个,沿所述上容积罩的周向对称分布。在如上所述的容积式捕集罩中,优选,在所述上容积罩的侧罩壁上开有活动门以利于所述烟道横移车移出所述上容积罩。在如上所述的容积式捕集罩中,优选,在所述上容积罩的侧罩壁上开有检修门以利于炉前打溜槽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提高了烟气捕集量,减少了烟气外溢,满足了生产环保的需要,实现了转炉冶炼环保达标率,降低了运行费用,且该容积式捕集罩维护量小,安装检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符号说明如下:1风管、2上部密封板、3烟道、4转炉的氧化枪作业平台、5立柱、6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7下部密封板、8烟气诱导口、9转炉、10挡火门、11炼钢的操作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转炉的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容积式捕集罩,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上容积罩和下容积罩,两者均在转炉9炉口的上方,下容积罩的横断面面积大于转炉9炉口的横断面面积以利于捕集吹炼、测温取样时由烟道3溢出的烟气,还可以捕集兑铁水、出钢时产生的烟气。该容积式捕集罩适用于氧气顶吹转炉,该转炉旁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转炉的氧化枪作业平台(或称为23米平台)4、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或称为18米平台)6和炼钢的操作平台(或称9米平台)11。上容积罩具有上罩顶和上侧罩壁。上罩顶由转炉的氧化枪作业平台4的下表面形成。上侧罩壁由围成环形的上部密封板2形成,其以竖直方式密封连接于转炉的氧化枪作业平台4和烟道固定平台6之间。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6的上表面形成上容积罩的上罩底。在上侧罩壁上开有烟气吸口,其与转炉的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除尘管道连通,从而实现上容积罩与外部除尘管道的连通。为了安装方便,上侧罩壁为分体式结构,即由多块上部密封板2依次连接形成环形的上侧罩壁,例如焊接、拼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上侧罩壁还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由一块呈环形的上部密封板2形成。下容积罩具有下罩顶和下侧罩壁。下罩顶由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6的下表面形成。在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6上开有烟气诱导口8,二次烟气经烟气诱导口8进入上容积罩内。下侧罩壁由围成环形的下部密封板7和挡火门10形成,下部密封板7以竖直方式设置,其顶端与烟道固定平台6密封连接,例如焊接,底端为自由端,竖直向下延伸。转炉的上半部的外表面形成下容积罩的下罩底。为了提高下容积罩的密封性,与转炉9的水平轴向相交的下部密封板7(例如位于图2中右侧的下部密封板)的底端延伸至炼钢的操作平台11上,可以在底端与炼钢的操作平台11之间垫有耐火砖以使安装方便;位于转炉9的水平轴向两侧的下部密封板7(例如位于图1中左侧和右侧的下部密封板)的底端延伸至转炉9的耳轴处,转炉的水平轴向为由转炉的炉前指向转炉的炉后形成的方向,在转炉9的耳轴处设有倾翻机构,用于在兑铁水时翻转转炉或出钢时翻转转炉。挡火门10沿与转炉9的炉口正面平行的方向移动地设置于转炉9的炉口正面(或称炉前)。转炉冶炼前加铁水时,挡火门10沿导轨移走为向转炉加铁水操作提供空间;加完铁水后的炼钢期间,挡火门10移动到转炉炉口正面,其与周边的下部密封板7接触并形成下侧罩壁。需要说明的是,导轨可以设置于炼钢的操作平台11的导轨梁上,还可以设置于转炉9的氧化枪作业平台4的导轨梁上,也可以同时设置在前述两者的导轨梁上,本实施例不对此进行限定。炼钢的操作平台11、转炉的氧化枪作业平台4和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固定在立柱5上。上部密封板和下部密封板的材质优选为钢板,上容积罩和下容积罩的横断面优选为矩形。位于炉后侧的下部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转炉的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容积式捕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式捕集罩具有:由上至下依次位于所述转炉炉口上方的上容积罩和下容积罩,所述下容积罩的横断面面积大于所述转炉的横断面面积;其中,所述上容积罩的侧罩壁由呈环形的上部密封板形成,所述上部密封板密封连接于所述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和氧化枪作业平台之间,所述上容积罩上开有与所述转炉的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除尘管道连通的烟气吸口;所述下容积罩的侧罩壁由下部密封板和转炉的挡火门连接形成,所述下部密封板的顶端密封连接于所述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的下方,所述下部密封板的底端向下延伸,所述挡火门移动地设置于炼钢的操作平台上以在吹炼时移动至所述转炉的炉前与所述下部密封板形成所述下容积罩的侧罩壁;所述上容积罩与所述下容积罩通过所述烟道固定平台上的烟气诱导口连通;其中,所述转炉的氧化枪作业平台、所述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和所述炼钢的操作平台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炉的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容积式捕集罩,其特征在于,所
述容积式捕集罩具有:由上至下依次位于所述转炉炉口上方的上容积罩和下
容积罩,所述下容积罩的横断面面积大于所述转炉的横断面面积;
其中,所述上容积罩的侧罩壁由呈环形的上部密封板形成,所述上部密
封板密封连接于所述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和氧化枪作业平台之间,所述上容
积罩上开有与所述转炉的二次烟气除尘系统的除尘管道连通的烟气吸口;
所述下容积罩的侧罩壁由下部密封板和转炉的挡火门连接形成,所述下
部密封板的顶端密封连接于所述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的下方,所述下部密封
板的底端向下延伸,所述挡火门移动地设置于炼钢的操作平台上以在吹炼时
移动至所述转炉的炉前与所述下部密封板形成所述下容积罩的侧罩壁;
所述上容积罩与所述下容积罩通过所述烟道固定平台上的烟气诱导口连
通;
其中,所述转炉的氧化枪作业平台、所述转炉的烟道固定平台和所述炼
钢的操作平台由上至下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积式捕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吸口位
于所述上部密封板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积式捕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吸口的
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烟气吸口以关于所述转炉的水平轴向对称的方式设置
于所述上部密封板上,其中,所述转炉的水平轴向为由所述转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茂林曹桂菊袁本明毛鲁波曹玉峰于德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