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宝根专利>正文

一种无接触充电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4513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接触充电组件,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其包括充电器和接收器,所述的充电器包括充电基座,充电基座中心设有灯板,灯板上设有若干LED灯,充电基座上设有感应开关,感应开关与LED灯电源电连接;充电基座外部设有电插头,电插头通过导线与充电基座内部的LED灯电源连接;所述的接收器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和充电接口,太阳能电池片放置在LED灯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无接触手机充电器具有充电效率高,辐射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无接触充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移动电源等数码产品的充电方式主要分为线充和无线充二种,其中线充因为必须在充电器与手机(或移动电源)之间连接充电线的缺点而备受用户诟病;无线充是为了去除充电时手机(或移动电源)与充电器之间的充电线而推出的充电方案,例如目前市面上较为流行的电磁感应(如QI标准)无线充电,其原理是在充电器内设置可以在附近几厘米范围内产生交变电磁场的发射线圈,在手机内设置接收线圈及整流、滤波、控制电路,充电时手机内的接收线圈受发射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而在接收线圈内产生电势,经整流、滤波后即可对手机内的电池进行充电。现有的这种手机电磁感应充电方案在使用时,手机必须平放在发射线圈上侧,而且对多台手机同时充电时,各手机分别平放在对应的发射线圈上侧,一台手机对应一个发射线圈,所以其占用的面积较大,而且还存在成本高、效率低、手机内设置的接收线圈及控制电路占用手机内部空间较大等缺点;为此,近期开发人员转而开发了一种叫接触式无线充电的新充电方案,其原理是在手机背部设置正负输入电触点与外露于充电器表面的正负输出电触点相配,使用时只需将手机直接放在充电器表面使手机背部的输入电触点与充电器的输出电触点相接触即可实现无线充电(目前市面上也有以手机套或壳的形式出现的,它是将手机上的输入电触点设置在手机套或壳背面,在输入电触点与手机的充电插孔之间手充电插头实现电连接,其结果是手机体积稍为增大),其实质原理与线充的相同,只是在充电器与手机之间用触点代替了充电线。以上两种手机充电方式均为电磁感应充电方案,该方案实现了手机无线充电,但该方案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自身的缺陷:首先,由于该方案是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实现手机充电的,与线充相比,该充电方式所形成的辐射更大,影响身体健康;其次该方案必须将充电器和手机内部的线圈紧挨才能实现充电,充电效率相对较低,且一旦手机与充电器距离较远时,充电便会停止,手机充电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无线充电器辐射大、充电效率低、充电距离短的问题,从充电原理上入手,提供一种辐射小,充电效率更高的无接触充电组件。为了达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无接触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充电器和接收器,所述的充电器包括充电基座,充电基座中心设有灯板,灯板上设有若干LED灯,充电基座上设有感应开关,感应开关与LED灯电源电连接;充电基座外部设有电插头,电插头通过导线与充电基座内部的LED灯电源连接;所述的接收器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和充电接口,太阳能电池片放置在LED灯的正上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接收器设置在手机套上,充电接口采用手机充电插头,手机充电插头与太阳能电池片电连接。该手机套通过接受充电器发出的LED灯光发电,也可以单独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接收器设置在手机后盖上,手机后盖背面设有保温层,充电接口采用电触点,电触点与太阳能电池片电连接。该手机后盖通过接受充电器发出的LED灯光发电,也可以单独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充电器还包括若干磁铁,磁铁设置在手机套或手机后盖上,个数与充电基座上的感应开关个数相同,磁铁放置在感应开关的正上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感应开关为霍尔元件开关。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充电基座还包括超导液腔,超导液腔环形设置在充电基座内壁,超导液腔内设有添加复合荧光剂微孔材料的超导液。超导液起到降温的作用,在LED灯照射下升温易气化,加入复合荧光剂微孔材料后,可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法判断气化的超导液气体是否泄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复合荧光剂微孔材料是由紫外线荧光剂微粒均匀分散在微孔载体中制备而得,微孔载体的孔径为10~500nm,紫外线荧光剂微粒与微孔载体的重量比为0.5~5:10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充电基座内壁还设有漏光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充电基座还设有温控器和风扇,温控器位于充电基座内部,风扇位于灯板底部,温控器和风扇电连接。当充电基座内部温度过高时,温控器感应该温度,并自动打开风扇,对充电基座进行降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灯板上部还覆盖有隔热灯罩,隔热灯罩采用双层真空玻璃,有效防止手机套或手机后盖由于LED灯照射导致的温度过高的隐患。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电原理是充电基座接通电源后,点亮充电基座上的LED灯,LED灯灯光照至手机套或手机后盖的太阳能电池片上,使太阳能电池片发电,通过手机充电口插头或电触点给手机充电,与传统电磁感应充电相比,该方案减少了辐射量,使用更为安全。(2)本技术一种无接触充电组件的充电基座上设置了感应开关,手机套或手机后盖上对应设置磁铁,当磁铁和感应开关均接触时LED灯才会点亮,防止由于手机为放好就点亮LED灯造成对眼睛的伤害。(3)本技术充电基座内部设置了超导液和风扇共同散热,防止了充电过程中充电基座过热导致充电器烧坏的隐患,充电器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无接触充电组件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无接触手机充电器充电基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无接触充电组件手机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无接触充电组件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无接触充电组件手机后盖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注说明:1-充电基座;2-手机套;3-手机后盖;4-手机;11-电插头;12-LED灯电源;13-感应开关;14-灯板;15-LED灯;16-超导液腔;17-温控器;18-风扇;19-隔热灯罩;21-太阳能电池片;22-手机充电插头;23-漏光槽;24-磁铁;25-隔板;26-手机放置槽;31-电触点;32-保温层;41-手机电触点;42-手机充电器;43-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无接触充电组件包括充电器和接收器,充电器包括一个壳体结构的充电基座1,充电基座1包括电插头11、LED灯电源12、感应开关13、灯板14和超导液腔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接触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充电器和接收器,所述的充电器包括充电基座,充电基座中心设有灯板,灯板上设有若干LED灯,充电基座上设有感应开关,感应开关与LED灯电源电连接;充电基座外部设有电插头,电插头通过导线与充电基座内部的LED灯电源连接;所述的接收器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和充电接口,太阳能电池片放置在LED灯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接触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充电器和接收器,所述的充电器包括充电基座,充电基座中心设有灯板,灯板上设有若干LED灯,充电基座上设有感应开关,感应开关与LED灯电源电连接;充电基座外部设有电插头,电插头通过导线与充电基座内部的LED灯电源连接;所述的接收器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和充电接口,太阳能电池片放置在LED灯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器设置在手机套上,充电接口采用手机充电插头,手机充电插头与太阳能电池片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接触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器设置在手机后盖上,手机后盖背面设有保温层,充电接口采用电触点,电触点与太阳能电池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无接触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器还包括若干磁铁,磁铁设置在手机套或手机后盖上,个数与充电基座上的感应开关个数相同,磁铁放置在感应开关的正上方。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根
申请(专利权)人:王宝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