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密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4106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1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密封体,纵向热封线顶部设有分叉的隔离热封线;耐热块一部分在中部热封线上方,一部分在中部热封线下方;在中部热封线上方的耐热块的左侧和/或右侧与相邻的隔离热封线相交;与耐热块相交之外的隔离热封线将前外膜,前内膜,后内膜和后外膜四层粘接,隔离热封线与耐热块相交之处的前内膜和前外膜粘接,后内膜和后外膜粘接。该空气密封体因内膜由纵向热封线和隔离热封线多点固定在外膜上,充气时,先开启的充气通道可辅助进气口的开启,减小了充气压力,充气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耗材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空气密封体,所述空气密封体能自动开启空气入口。
技术介绍
空气密封体因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摔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一:如专利200610067311.5中的空气密封体,充气道形成于两片外膜之间;充气后由外膜的形变带动内膜形变而自动开启进气口,这种结构的空气密封体所需充气压力高;并且充气时,充气通道膨胀,两外膜在纵向上被向外拉开并在横向产生紧缩,由于内膜被热封点固定在外膜上,两内膜构成的进气口开启,如一个进气口没有打开,该未打开的进气口处易因热封点形成褶皱,影响后续进气口的开启。而为了顺利的开启进气口,热封点和进气口的位置定位要精准,生产工序多且生产工艺要求高。该专利中的空气密封体经实际使用检验,气柱锁气时间短;现有技术二中的一种结构的空气密封体(见专利201520163148.7),充气通道形成于两内膜之间,由于内膜具备气阀特性,要求材质较软较薄易粘连,因此气枪气嘴在插入充气通道时存在难以插入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空气密封体,其进气口的开启有别于现有技术中的开启方式,且充气气压低,开启快速,锁气时间长。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构造空气密封体,包括前外膜,后外膜,设于前外膜和后外膜之间的前内膜和后内膜,多个气室,充气通道,中部热封线和纵向热封线;前内膜和/或后内膜上部内壁间隔设有耐热r>块,耐热块上涂覆有耐热材料;中部热封线横跨各耐热块和纵向热封线,将前外膜,前内膜,后内膜和后外膜未设有耐热块处粘接,并分隔充气通道和气室;充气通道形成在中部热封线一侧的前外膜和后外膜之间;进气口形成在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相邻两纵向热封线之间的耐热块处,进气口使充气通道和气室连通;纵向热封线顶部设有分叉的隔离热封线;耐热块一部分在中部热封线上方,一部分在中部热封线下方;在中部热封线上方的耐热块的左侧和/或右侧与相邻的隔离热封线相交,该相交之处的两内膜之间未粘接。优选的,所述隔离热封线与所述耐热块未相交之处将两外膜和两内膜四层粘接。优选的,它还包括设于相邻两条纵向热封线之间且形成于前、后内膜之间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在进气口两侧的宽度大于进气口的宽度。优选的,所述隔离热封线一部分在中部热封线上方,一部分在中部热封线下方。优选的,所述进气通道在进气口处由近及远渐大设置。优选的,所述纵向热封线穿过所述中部热封线。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空气密封体因内膜由纵向热封线和隔离热封线多点固定在外膜上,充气时,先开启的充气通道可辅助进气口的开启,减小了充气压力,充气速度快。在充气通道侧的进气通道由超过中部热封线的纵向热封线彼此隔离设置,使得充气通道和进气通道形成主干和并联支路的气流并联结构,一个进气口的开启与否不会影响其他进气口的开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个进气口未开启,而在该处形成褶皱影响其他进气口开启的现象。由于进气口两侧由近及远渐大设置的的进气通道,可加快进气速度,大大减小充气压力,减少了锁气状态下气室内气体对进气口的冲击力,延长了锁气时间。【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一中的空气密封体的正视图;图2实施例一中的空气密封体一个角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实施例一中的空气密封体的结构分解图;图4A实施例一中的空气密封体的其他结构的隔离热封线的示意图一;图4B实施例一中的空气密封体的其他结构的隔离热封线的示意图二;图4C实施例一中的空气密封体的其他结构的隔离热封线的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密封体,包括前外膜1a,后外膜1b,前内膜2a,后内膜2b,充气通道3,多个气室4,顶部热封线5,中部热封线6,底部热封线7,纵向热封线8和进气通道9。前外膜1a和后外膜1b上下叠合。前内膜2a和后内膜2b上下叠合后设于前外膜1a和后外膜1b之间,且前、后内膜的顶部边缘线2c低于前、后外膜的顶部边缘线1c。本实施例中前、后外膜的尺寸相同,前、后内膜的尺寸也相同,内膜的宽度与外膜的宽度相同。顶部热封线5将前外膜1a,后外膜1b顶部粘接。顶部热封线5和下述隔离热封线顶部热封线之间形成充气通道3,充气通道设于前、后外膜之间,充气通道3的左侧热封粘接,充气通道3的右侧因前、后外膜未粘接形成充气口3a。中部热封线6设于顶部热封线5和底部热封线7之间,将前外膜1a,前内膜2a,后内膜2b和后外膜1b粘接。底部热封线7将前外膜1a和后外膜1b的底部粘接。前内膜2a和/或后内膜2b内壁间隔设有耐热块2d,耐热块2d上涂有耐热材料,且中部热封线6横跨各耐热块2d,所以在耐热块2d的中部热封线处,在前内膜2a和后内膜2b之间间隔地形成多个进气口9a,即进气口9a形成在前、后内膜之间的耐热块处。中部热封线6在前、后内膜的耐热块处未粘接,而在无耐热块的部分,前外膜1a,前内膜2a,后内膜2b和后外膜1b因中部热封线6的热封而紧密粘接。耐热块2d上边缘线低于隔离热封线8a的上边缘线。每一个进气口9a都对应一个进气通道9,每个进气通道9对应一个气室4;充气通道3,充气通道9,进气口9a和气室4彼此连通。前、后内膜构成对应多个气室4充气的连续性气阀。纵向热封线8上下延伸,上端穿过中部热封线6,下端直至底部热封线7,其将前外膜1a,前内膜2a,后内膜2b和后外膜1b四层粘接。相邻两条纵向热封线8之间形成且位于前、后外膜之间的气室4,气室4设于中部热封线6和底部热封线7之间。进气通道9设于相邻两条纵向热封线之间且形成于前、后内膜之间。纵向热封线8上端设有隔离热封线8a,其一部分设于中部热封线6上方,一部分设于中部热封线6下方;隔离热封线8a将两外膜和两内膜四层粘接。本实施例中的隔离热封线8a位于中部热封线上方的呈圆角长方形,且与纵向热封线8平行的两边缘和相邻耐热块2d边缘重叠。本实施例中的隔离热封线8a位于中部热封线下方的呈半圆形。耐热块2d两边缘与在中部热封线6上方的隔离热封线8a重叠,重叠之处因耐热材料的存在,前内膜和后内膜未粘接;隔离热封线8a上部倒角和下部的半圆形结构,使得在进气口9a上方和下方的进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密封体,包括前外膜,后外膜,设于前外膜和后外膜之间的前内膜和后内膜,多个气室,充气通道,中部热封线和纵向热封线;前内膜和/或后内膜上部内壁间隔设有耐热块,耐热块上涂覆有耐热材料;中部热封线横跨各耐热块和纵向热封线,将前外膜,前内膜,后内膜和后外膜未设有耐热块处粘接,并分隔充气通道和气室;充气通道形成在中部热封线一侧的前外膜和后外膜之间;进气口形成在前内膜和后内膜之间相邻两纵向热封线之间的耐热块处,进气口使充气通道和气室连通,其特征在于:纵向热封线顶部设有分叉的隔离热封线;耐热块一部分在中部热封线上方,一部分在中部热封线下方;在中部热封线上方的耐热块的左侧和/或右侧与相邻的隔离热封线相交,该相交之处的两内膜之间未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28 CN 20152076957641.一种空气密封体,包括前外膜,后外膜,设于前外膜和后外膜之间
的前内膜和后内膜,多个气室,充气通道,中部热封线和纵向热封线;
前内膜和/或后内膜上部内壁间隔设有耐热块,耐热块上涂覆有耐热材
料;
中部热封线横跨各耐热块和纵向热封线,将前外膜,前内膜,后内膜
和后外膜未设有耐热块处粘接,并分隔充气通道和气室;充气通道形成在
中部热封线一侧的前外膜和后外膜之间;进气口形成在前内膜和后内膜之
间相邻两纵向热封线之间的耐热块处,进气口使充气通道和气室连通,其
特征在于:
纵向热封线顶部设有分叉的隔离热封线;耐热块一部分在中部热封线
上方,一部分在中部热封线下方;在中部热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艾贝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