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岚专利>正文

水处理吸附剂的吸附、沉淀、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4093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1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处理吸附剂的吸附、沉淀、分离设备,属于河水及污水的处理设备,常规水处理吸附工艺中,吸附剂使用量大,因为采用普通滤布或板框过滤的方式进行固液分离,要提高吸附剂使用效率,常采用混合液大回流的方式进行,能耗大,效率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分离工艺,采用浸没式超滤进行固液分离,在膜分离池前设置一段沉淀池,通过合理设计,提高了吸附材料回流的浓度,提高了吸附剂的吸附效率,减小了吸附剂的使用量,且降低膜运行环境中的污泥浓度,使膜的运行稳定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河水及污水的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吸附剂的吸附、沉淀、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持续快速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企业及政府污水处理机构的提标改造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如何减少运行投资费用。而传统的吸附工艺,在使用中却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吸附材料效率低,吸附工艺能耗大,吸附材料使用量大,使用再生难度大,费用高。因此针对传统吸附工艺的改进,提高吸附剂的使用效率,降低吸附剂工艺运行成本势在必行。
现有的河水及污水的处理设备如图1所示,其工作过程是:原水(待处理废水)经原水进水管22进入吸附反应池02,吸附反应池中投加相应比例的吸附剂,原水与吸附剂在吸附反应池中被搅拌器21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如1个小时),吸附剂在吸附反应池中与水中的污染物质充分接触,将污染物质固定在吸附剂上;吸附反应后的出水进入膜分离池04,膜分离池中设置曝气装置43及超滤膜堆41(浸没式超滤膜,IUF),通过浸没式超滤膜实现吸附剂与水的分离,产水达标经产水管42排放,含吸附剂的浓水通过溢流进入缓冲水箱06;缓冲水箱06的浓水经板框压滤装置01压滤后一部分吸附剂被回收,另一部分则通过污泥回流重新进入吸附反应池,继续进行吸附反应,提高吸附剂的使用效率。
图1所示的河水及污水的处理,膜分离池为平底,进水为单管进水,没有布水工艺,浓水以溢流的形式排出,在缓冲水箱收集后用于回流或排泥,该工艺在吸附工艺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1、膜分离池内的浓度始终保持一致,因此无法将膜分离池内的污泥浓度提高到较高的水平,否则将导致膜通量的下降;
2、溢流出水的浓水与膜分离池内的水浓度相同,不能达到较高的回流浓度,导致回流效率较低,常需要较大的回流量才能保证回流污泥比;
3、当膜分离池内含有一些比重较大的杂质污染物时,很难通过溢流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水处理吸附工艺吸附剂使用量大、回流效率较低、处理效果不佳、能耗大等缺陷,提供一种水处理吸附剂的吸附、沉淀、分离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水处理吸附剂的吸附、沉淀、分离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板框压滤装置以及经水管先后依次连接的吸附反应池、沉淀池、膜分离池、溢流水箱,所述的吸附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器,向所述的吸附反应池连接有原水进水管;所述的膜分离池内布设超滤膜堆并自所述的膜分离池向外引有产水管,所述超滤膜堆的下侧布设曝气装置;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及溢流水箱的底部经管路连接至所述的板框压滤装置,所述的板框压滤装置经污泥回流管连接所述的吸附反应池或/和经回收管连接回收容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沉淀池为竖流式沉淀池。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连接在所述吸附反应池与沉淀池之间的水管均连接在二者的上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连接在所述沉淀池与膜分离池之间的水管均连接在二者的上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连接在所述膜分离池与溢流水箱之间的水管均连接在二者的上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污泥回流管连接至所述吸附反应池的上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吸附反应池后设置沉淀池来回流沉淀污泥,提高回流污泥浓度及排泥浓度,回流污泥回流至前段的吸附反应池,排放的污泥则通过板框压滤装置脱水分离。大部分污泥通过沉淀池分离后,降低了膜分离池中的污泥浓度,降低了膜运行负荷,有利于膜的运行稳定性。
本技术提高了吸附反应池中的吸附剂回流浓度,降低了超滤膜运行环境中的污泥浓度,提高了吸附剂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系统运行能耗。
本技术尤其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工程中,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色度等通过吸附方式固定在吸附剂中,并通过膜分离工艺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
本技术能提高吸附剂回流浓度,降低超滤膜运行环境中的污泥浓度,从而降低能耗,提高膜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水处理吸附工艺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水处理吸附剂的吸附、沉淀、分离设备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板框压滤装置:11-污泥回流管,12-回收管;
02-吸附反应池:21-搅拌器,22-原水进水管;
03-沉淀池;
04-膜分离池:41-超滤膜堆,42-产水管,43-曝气装置;
05-溢流水箱;
06-缓冲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水处理吸附剂的吸附、沉淀、分离设备,其包括经水管先后依次连接的吸附反应池02、沉淀池03、膜分离池04、溢流水箱05;吸附反应池02内设有搅拌器21,向吸附反应池连接有原水进水管22;膜分离池04内布设超滤膜堆41并自膜分离池向外引有产水管42,超滤膜堆的下侧布设曝气装置43;沉淀池03的底部及溢流水箱05的底部经管路连接至板框压滤装置01,板框压滤装置01经污泥回流管11连接吸附反应池02或/和经回收管12连接回收容器。
具体的,沉淀池03为竖流式沉淀池。依次连接吸附反应池、沉淀池、膜分离池、溢流水箱的水管均连接它们的上部。
图2所示本技术的水处理吸附剂的吸附、沉淀、分离设备,其工艺流程是:原水(待处理废水)经原水进水管22进入吸附反应池02,向吸附反应池中投加相应比例的吸附剂,原水与吸附剂在吸附反应池中被搅拌器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如1个小时),吸附剂在反应池中与水中的污染物质充分接触,将污染物质固定在吸附剂上;吸附反应后的出水进入沉淀池03,通过沉淀池将大部分吸附剂沉淀下来用于吸附剂的分离及污泥回流;沉淀池出水进入膜分离池04,通过膜分离池中的超滤膜堆41实现吸附剂与水的分离,产水达标经产水管42排放;含吸附剂的浓水通过溢流进入缓冲水箱06;浓水经板框压滤装置压滤后,一部分吸附剂经回收管12被回收到回收容器,另一部分吸附剂则通过污泥回流管11重新进入吸附反应池02,继续进行吸附反应,提高吸附剂的使用效率。
本技术的分离设备在吸附反应池与膜分离池之间增加了沉淀池,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沉淀池的设置可使吸附反应后的吸附剂大部分在沉淀池中沉淀收集并通过回流泵输送回吸附反应池,提高了吸附剂回流浓度,提高了吸附剂的停留时间及使用效率。
2、由于大部分吸附剂在沉淀池中分离,降低了膜分离池中的吸附剂浓度,有利于超滤膜在低浓度的环境中运行,提高超滤膜运行的稳定性。
3、通过沉淀池沉淀收集的污泥浓度较高,减小了回流泵及排泥泵的流量要求,降低了能耗,且减小了板框压滤装置的投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水处理吸附剂的吸附、沉淀、分离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板框压滤装置(01)以及经水管先后依次连接的吸附反应池(02)、沉淀池(03)、膜分离池(04)、溢流水箱(05),所述的吸附反应池(02)内设有搅拌器(21),向所述的吸附反应池连接有原水进水管(22);所述的膜分离池(04)内布设超滤膜堆(41)并自所述的膜分离池向外引有产水管(42),所述超滤膜堆的下侧布设曝气装置(43);所述沉淀池(03)的底部及溢流水箱(05)的底部经管路连接至所述的板框压滤装置(01),所述的板框压滤装置(01)经污泥回流管(11)连接所述的吸附反应池(02)或/和经回收管(12)连接回收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处理吸附剂的吸附、沉淀、分离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板框压滤装置(01)以及经水管先后依次连接的吸附反应池(02)、沉淀池(03)、膜分离池(04)、溢流水箱(05),所述的吸附反应池(02)内设有搅拌器(21),向所述的吸附反应池连接有原水进水管(22);所述的膜分离池(04)内布设超滤膜堆(41)并自所述的膜分离池向外引有产水管(42),所述超滤膜堆的下侧布设曝气装置(43);所述沉淀池(03)的底部及溢流水箱(05)的底部经管路连接至所述的板框压滤装置(01),所述的板框压滤装置(01)经污泥回流管(11)连接所述的吸附反应池(02)或/和经回收管(12)连接回收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岚
申请(专利权)人:张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