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之无菌注射器,它具有针头座、外套和带活塞的芯杆,针头座由针头、针座和圆锥体构成,外套的前端具有带锥孔的针座固定座,针座固定座的锥孔小端连接扩口孔,药水套套置在针头座的圆锥体上,圆锥体大端段隔着药水套与锥孔相抵贴,小端段则伸在扩口孔中,并与扩口孔壁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注射后残液量少,且装药水套方便,药水套不易卡在外套内。(*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之注射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文献CN1354024Y公开了一种无菌注射器,其针头座的圆锥体上设置有一沉孔,用于先期将药水套装液部分置入,以便无阻碍地将带药水套的针头座插装在外套的锥孔中。由于该沉孔的存在,使得药液注射后,有部分残液滞留在沉孔中,造成药剂量的失准,而且在针头座上装药水套时,还要多一道将药水套吸入沉孔的工序,很麻烦。在药液注射完毕后,由于药水套不能回复到沉孔中去,药水套就容易卡在活塞与外套壁之间而造成药水套脱落在外套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药液注射后残液量少,且装药水套方便的无菌注射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菌注射器,具有针头座、外套和带活塞的芯杆,针头座由针头、针座和圆锥体构成,外套的前端具有带锥孔的针座固定座,针座固定座的锥孔小端连接扩口孔,药水套套置在针头座的圆锥体上,圆锥体的大端段隔着药水套与锥孔相抵贴,圆锥体的小端段则伸在扩口孔中,并与扩口孔壁之间留有间隙。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针座固定座的锥孔小端连接扩口孔,插装时,圆锥体的小端段伸在扩口孔中,并与扩口孔壁之间留有间隙,因此包覆在圆锥体小端段和底面的药水套胶体不受孔壁约束,在芯杆的活塞的吸力作用下可以充分延展,以装填足够的药水量。这样就取消了现有技术中针头座的沉孔结构,使得药水注射后,药水套恢复原样,残液量少;还由于取消了药水套安装在针头座上后的吸入沉孔工序,因而装药水套也很方便。此外,由于药水套与圆锥体贴合较紧密,因而注射后,药水套不易卡在活塞与外套壁之间而造成脱落在外套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无菌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针头座装上药水套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外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无菌注射器,具有针头座1、外套2和带活塞4的芯杆5,针头座1由针头1-1、针座1-2和圆锥体1-3构成,外套2的前端具有带锥孔2-1-1的针座固定座2-1、针座固定座2-1的锥孔2-1-1小端连接扩口孔2-1-2,药水套8套置在针头座1的圆锥体1-3上,圆锥体1-3的大端段隔着药水套8与锥孔2-1-1相抵贴,圆锥体1-3的小端段则伸在扩口孔2-1-2中,并与扩口孔2-1-2壁之间留有间隙。如图3所示,扩口孔2-1-2是一直径大于锥孔2-1-1小端直径的圆柱孔。扩口孔2-1-2也可以是最小孔径大于锥孔2-1-1小端孔径的锥孔或多边形孔。如图2所示,药水套8开口端位于圆锥体1-3大端,其余部分包覆在圆锥体1-3上。如图1、2、3所示,针头座1前部具有把翅1-4,针座固定座2-1上设有可对把翅1-4轴向限位的防脱卡勾2-1-3,把翅1-4上对应于防脱卡勾2-1-3前端处设置有易损体1-4-2。如图1、2所示,易损体1-4-2是把翅1-4上延伸出来的膜片1-4-2,也可以是把翅1-4上横向通孔1-4-1中的易损块1-4-2。如图1所示,芯杆5具有中空内腔5-2,中空内腔5-2一端通过扩散孔5-3与外套2内腔相通,另一端与芯杆5尾部注油孔5-1相通,注油孔5-1上盖有封盖6。活塞4前部连接有弹性体3,弹性体3的内腔3-2设有弹簧7,弹簧7的后端与活塞4相抵,前端与弹性体3的内腔3-2的前壁相抵,弹性体3的周面上或前壁面上有与外套2内腔相通的通孔3-1,而弹性体3的内腔3-2则与芯杆5的扩散孔5-3相通。当然,本技术的芯杆5和弹性体3的结构也可以是专利文献CN1354024Y中所公开的结构。本技术使用时,如图1所示,可用于拿住针头座1上的把翅1-4,将针头座1的圆锥体1-3插入外套2的针座固定座2-1之锥孔2-1-1中,这时圆锥体1-3的大端段隔着药水套8与锥孔2-1-1壁相抵贴,而小端段则伸在针座固定座2-1的扩口孔2-1-2中,这时包覆在小端段和底面的药水套8胶体不受约束。接着转动针头座1一个角度,让防脱卡勾2-1-3前端插向把翅1-4上的易损体1-4-2,易损体1-4-2破裂,防脱卡勾2-1-3得以勾住或卡住把翅1-4,以防针头座1意外飞出。随后,可抽拉芯杆5,活塞4抽出负压,将圆锥体1-3小端段和底面上的药水套8胶体吸起,使之膨胀扩张,并使药水套8中吸满药水。接着就可注射,注射后,药水套8又恢复原状,从而将药水套8中的药水排得较彻底,残液量少。本技术使用时安全可靠,药剂量准确。权利要求1.一种无菌注射器,具有针头座(1)、外套(2)和带活塞(4)的芯杆(5),针头座(1)由针头(1-1)、针座(1-2)和圆锥体(1-3)构成,外套(2)的前端具有带锥孔(2-1-1)的针座固定座(2-1),其特征在于a、针座固定座(2-1)的锥孔(2-1-1)小端连接扩口孔(2-1-2),b、药水套(8)套置在针头座(1)的圆锥体(1-3)上,c、圆锥体(1-3)的大端段隔着药水套(8)与锥孔(2-1-1)相抵贴,圆锥体(1-3)的小端段则伸在扩口孔(2-1-2)中,并与扩口孔(2-1-2)壁之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扩口孔(2-1-2)是一直径大于锥孔(2-1-1)小端直径的圆柱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药水套(8)开口端位于圆锥体(1-3)大端,其余部分包覆在圆锥体(1-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无菌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头座(1)前部具有把翅(1-4),针座固定座(2-1)上设有可对把翅(1-4)轴向限位的防脱卡勾(2-1-3),把翅(1-4)上对应于防脱卡勾(2-1-3)前端处设置有易损体(1-4-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之无菌注射器,它具有针头座、外套和带活塞的芯杆,针头座由针头、针座和圆锥体构成,外套的前端具有带锥孔的针座固定座,针座固定座的锥孔小端连接扩口孔,药水套套置在针头座的圆锥体上,圆锥体大端段隔着药水套与锥孔相抵贴,小端段则伸在扩口孔中,并与扩口孔壁之间留有间隙。本技术注射后残液量少,且装药水套方便,药水套不易卡在外套内。文档编号A61M5/31GK2824962SQ200520074290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5日专利技术者朱荣伟 申请人:朱荣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菌注射器,具有针头座(1)、外套(2)和带活塞(4)的芯杆(5),针头座(1)由针头(1-1)、针座(1-2)和圆锥体(1-3)构成,外套(2)的前端具有带锥孔(2-1-1)的针座固定座(2-1),其特征在于:a、针座固定座( 2-1)的锥孔(2-1-1)小端连接扩口孔(2-1-2),b、药水套(8)套置在针头座(1)的圆锥体(1-3)上,c、圆锥体(1-3)的大端段隔着药水套(8)与锥孔(2-1-1)相抵贴,圆锥体(1-3)的小端段则伸在扩口孔( 2-1-2)中,并与扩口孔(2-1-2)壁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朱荣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