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瑜鸣专利>正文

医用输液器净化空气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403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医用输液器净化空气进气装置,包括有空心针头和与其尾部相连的进气管,还包括一个气体过滤器,该过滤器为漏斗形,其颈部一端插入与所述空心针头尾部相连的进气管的另一端,在漏斗形过滤器大口平面上覆盖有微孔过滤膜,该膜对直径为0.3μm的钠离子的微孔通过率为99.9999%,它能有较地滤除空气中≥0.5μm的微生物和微粒。(*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医用输液吊瓶的进气装置。在对病人进行输液时,为使吊瓶中的液面压力保持正常的大气压,需要在吊瓶上加有进气装置,它包括插入瓶塞的空心针头和与其连接的进气管,在通气管中增加海棉体,来对通入吊瓶中的气体进行过滤,由于海棉体不能阻止空气中体积较小的微生物和微粒进入药液,从而对输液的安全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本技术的任务是针对上述已知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滤除空气中≥0.5μm的微生物和微粒的医用输液器净化空气进气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如下的方案来实现的即,在已知技术中与空心针头尾部相连的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气体过滤器,该过滤器为漏斗形,其颈部一端插入所述进气管,而在该漏斗形过滤器大口平面上覆盖有微孔过滤膜,作为其结构参数的表征该微孔过滤膜对直径是0.3μm的钠离子的微孔通过率为99.999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对含有害微生物和微粒的气体的过滤效果好,能有效地阻断≥0.5μm的微粒进入输液瓶中,从而防止输液污染,尤其可以对在军事活动或其它野外作业环境中的伤病员的安全输液救护提供方便。附图给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例。该图是本技术所述医用输液器净化空气进气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的装置,包括有空心针头1和与其尾部相连的进气管2,还包括一个气体过滤器3,其颈部一端插入与所述空心针头1尾部相连的进气管2的另一端,在漏斗形过滤器3大口平面上覆盖有微孔过滤膜4,该微孔过滤膜4对直径是0.3μm钠离子的微孔通过率为99.9999%。此外,在图中所显示的漏斗形过滤器3的大口端嵌套一凹形外罩5,该外罩5将微孔过滤膜4压覆在大口平面上,在外罩5的端面开有多孔状进气窗6。还有,本实使例中的微孔过滤膜4是聚丙烯超细纤维制品,该制品的纤维丝径为0.5-3μm。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输液器净化空气进气装置,包括有空心针头(1)和与其尾部相连的进气管(2),其特征是,所述医用输液器净化空气进气装置还包括一个气体过滤器(3),该过滤器为漏斗形,其颈部一端插入与所述空心针头(1)尾部相连的进气管(2)的另一端,而在漏斗形过滤器(3)大口平面上覆盖有微孔过滤膜(4),该微孔过滤膜(4)对直径是0.3μm的钠离子的微孔通过率为99.9999%。2.根据权利要求1的述医用输液器净化空气进气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漏斗形过滤器(3)的大口端嵌套一凹形外罩(5),该外罩将所述微孔过滤膜(4)压覆在大口平面上,在外罩(5)的端面开有多孔状进气窗(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输液器净化空气进气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微孔过滤膜(4)是聚丙烯超细纤维制品,该制品的纤维丝径为0.5-3μm。专利摘要一种医用输液器净化空气进气装置,包括有空心针头和与其尾部相连的进气管,还包括一个气体过滤器,该过滤器为漏斗形,其颈部一端插入与所述空心针头尾部相连的进气管的另一端,在漏斗形过滤器大口平面上覆盖有微孔过滤膜,该膜对直径为0.3μm的钠离子的微孔通过率为99.9999%,它能有较地滤除空气中≥0.5μm的微生物和微粒。文档编号A61M5/165GK2259910SQ9623240公开日1997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邦元, 贺瑜鸣 申请人:贺瑜鸣, 陈邦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输液器净化空气进气装置,包括有空心针头(1)和与其尾部相连的进气管(2),其特征是,所述医用输液器净化空气进气装置还包括一个气体过滤器(3),该过滤器为漏斗形,其颈部一端插入与所述空心针头(1)尾部相连的进气管(2)的另一端,而在漏斗形过滤器(3)大口平面上覆盖有微孔过滤膜(4),该微孔过滤膜(4)对直径是0.3μm的钠离子的微孔通过率为99.999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邦元贺瑜鸣
申请(专利权)人:贺瑜鸣陈邦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