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38095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1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连接结构,包括插设于两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内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内径相适配的导静电插件,所述导静电插件将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导静电连通;套设于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外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外径相适配的电热熔接头,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通过所述电热熔接头焊接;套设于两外层护套管外侧的连接管;以及两个电热熔变径接头,两所述外层护套管和所述连接管分别通过所述电热熔变径接头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保证两根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连接时的导静电效果,同时保证有液体渗出内层管时可以在护套管内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渗导静电复合管连接
,尤其涉及一种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金属管道在加油站、石油及其它化工领域内应用时,存在不耐腐蚀、使用寿命低、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热塑性塑料复合管道逐渐进入上述市场,基于环保、安全考虑,复合管道的导静电性能、防渗漏及渗漏回收等问题成为了热塑性塑料复合管道应用的关键,但100%的导静电的连通性、渗漏液回流回路的畅通性等问题成为了施工中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保证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之间在连接时的导静电效果,同时保证有液体渗出内层管时可以在护套管内流动的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连接结构,设置于两根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之间,所述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包括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和外层护套管,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和外层护套管之间具有渗漏液流动间隙;包括:插设于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内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内径相适配的导静电插件,所述导静电插件将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导静电连通;套设于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外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外径相适配的电热熔接头,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通过所述电热熔接头焊接;套设于两所述外层护套管外侧的连接管;以及两个位于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外层护套管和所述连接管的电热熔变径接头,两所述外层护套管和所述连接管分别通过所述电热熔变径接头焊接形成渗漏液流动通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和所述外层护套管为360°分离结构。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热熔变径接头的小端内径与所述外层护套管的外径适配,所述电热熔变径接头的大端内径与所述连接管的外径适配。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连接结构,设置于两根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之间,所述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包括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和外层护套管,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和外层护套管之间具有渗漏液流动间隙;包括:插设于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内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内径相适配的导静电插件,所述导静电插件将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导静电连通;套设于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外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外径相适配的电热熔接头,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通过所述电热熔接头焊接;套设于两所述外层护套管外侧的连接管;以及两个位于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外层护套管和所述连接管的电热熔变径接头,两所述外层护套管和所述连接管分别通过所述电热熔变径接头焊接形成渗漏液流动通道;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证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之间在连接时的导静电效果,同时保证有液体渗出内层管时可以在护套管内流动,结构设计合理,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电热熔变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导静电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内层防渗导静电管焊接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电热熔变径接头、连接管套入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11-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2-外层护套管;13-渗漏液流动间隙;14-三角支撑;2-导静电插件;21-管状本体;22-定位凸环;3-电热熔接头;4-连接管;5-电热熔变径接头;51-小端;52-大端;6-渗漏液流动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7所示,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连接结构,设置于两根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1之间,所述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1包括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1和外层护套管12,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1和外层护套管12之间具有渗漏液流动间隙13;包括:插设于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1内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1内径相适配的导静电插件2,所述导静电插件2将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1导静电连通;套设于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1外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1外径相适配的电热熔接头3,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1通过所述电热熔接头3焊接;套设于两所述外层护套管12外侧的大口径连接管4;以及两个位于所述连接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外层护套管12和所述连接管4的电热熔变径接头5,两所述外层护套管12和所述连接管4分别通过所述电热熔变径接头5焊接形成连通所述渗漏液流动间隙13的渗漏液流动通道6。其中,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1和所述外层护套管12为360°分离结构,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1和所述外层护套管12之间设有三角支撑14,以防止管体变形,便于加工。参考图5,所述导静电插件2包括管状本体21,所述管状本体21中部外周侧环绕设有定位凸环22,所述定位凸环22的外周沿与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11的外周沿平齐。其中,所述连接管4的外径比所述外层护套管12的外径大三个规格(3mm),且所述连接管4的长度不低于150mm,外层护套管12按照《GB/T13663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的规格进行设计。为焊接方便、提高焊接密封效果,所述电热熔变径接头5的小端51内径与所述外层护套管12的外径适配,所述电热熔变径接头5的大端52内径与所述连接管4的外径适配。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本技术的连接使用方法:步骤一、将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1端面取齐。步骤二,根据大口径连接管4的长度,在两根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1内端各量出一半连接管4的长度,从量出长度部位将外层护套管切除,并取齐。步骤三,根据电热熔接头3的长度,在已经切割去护套层的内层防渗导静电管上各量出电热熔接头3长度的一半。步骤四,根据电热熔变径接头5小端长度,从露出内层防渗导静电管的一端量取外层护套管长度。步骤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连接结构,设置于两根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之间,所述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包括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和外层护套管,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和外层护套管之间具有渗漏液流动间隙;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设于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内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内径相适配的导静电插件,所述导静电插件将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导静电连通;套设于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外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外径相适配的电热熔接头,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通过所述电热熔接头焊接;套设于两所述外层护套管外侧的连接管;以及两个位于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外层护套管和所述连接管的电热熔变径接头,两所述外层护套管和所述连接管分别通过所述电热熔变径接头焊接形成渗漏液流动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连接结构,设置于两根带护套防渗导静电
复合双层管之间,所述带护套防渗导静电复合双层管包括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和
外层护套管,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和外层护套管之间具有渗漏液流动间隙;
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设于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内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内径相适配的
导静电插件,所述导静电插件将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导静电连通;
套设于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外侧且与内层防渗导静电管外径相适配的
电热熔接头,两所述内层防渗导静电管通过所述电热熔接头焊接;
套设于两所述外层护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奎华朱学森杜华郭生杨会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巨兴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