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庆华专利>正文

一种直肠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367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筒推杆式直肠给药装置。直肠给药,目前一般用手辅助进行,容易造成擦伤皮肤,给药不精确等缺点。本装置可把药物放入内套筒内,由推杆推出,达到一定深度后,由施放杆施放掉。本装置可广泛用于直肠给药,具有方便、卫生、无痛苦,给药深度精确等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套筒推杆式直肠给药装置。直肠给药,是一种医疗中常见的有效治疗手段。给药过程一般是把一定形状的固体药物,用手指把药物通过肛门顶入直肠一定深度内。但常常存在二个问题一是为了卫生,手指上常套有胶质手套,手套与肛门皮肤间磨擦力很大,且手指又粗,易把肛门处皮肤擦破;二是为保证医疗效果,一般要求药物达到一定的深度,手指短,药物达不到有效的给药范围,因此降低了药效。此类问题虽小,但一直未见有解决此间题的装置问世,经专利检索,也未发现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专利。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筒推杆式装置,它能有效地防止给药时擦伤皮肤,又能使药物精确地达到一定的给药深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装置的一端有一套筒,套筒为双层结构,内层套筒可装入药物,且与装置另一端的推杆做成一体,把外层套筒插入肛门少许;推动另一端的推杆,推杆就把装有药物的内层套筒推入直肠,由于推杆上表有刻度,因此在内套筒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就可由施放机构施放药块,从而药物精确地达到了给药位置,然后拉回推杆,抽出外套筒,完成给药过程。为了减少阻力,外套筒做成子弹头状,外壁要求光滑;内套筒底端为圆滑过渡,材料可选用硬塑料。本技术可使直肠给药方便卫生,无痛苦,位置精确等优点,用塑料做成,成本低,又不会刺激皮肤。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剖面图。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实施情况。该装置包括一个外套筒(1)、内套筒(2)与推杆(3)做成一体,推杆(3)内空,置有施放杆(4),施放杆(4)端部有施放块(5),另一端有把手(6),其中推杆(4)上标有长度刻度(7)。先把药物装入内套筒(2),缩进外套筒(1)内,插入肛门少许,推动推杆(3),推出内套筒(2),根据推杆上的标尺刻度(7),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再推动施放杆(4),施放块(5)就把药物顶出内套筒(2)外,缩回推杆(3),抽出外套筒(1),就完成了给药过程。权利要求1.这种套筒推杆式直肠给药装置,该装置有两个套筒(1,2),内套筒(2)与推杆(3)相连,推杆(3)内置施放杆(4),其特征在于内套筒(2)内可放入药物,由带有刻度的推杆(3)推出,由施放杆(4)、施放块(5)施放药物,外套筒(1)做成子弹头状,内套筒(2)与推杆(3)间为圆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内外两个套筒,内套筒(2)可放入药物,外套筒(1)可保护内套筒(2),插入肛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内套筒(2)与推杆(3)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外套筒(1)做成子弹头状,内套筒(2)与推杆(3)间为圆滑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推杆(3)上标有刻度(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推杆(3)内置施放杆(4),施放杆(4)端部有施放块(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套筒推杆式直肠给药装置。直肠给药,目前一般用手辅助进行,容易造成擦伤皮肤,给药不精确等缺点。本装置可把药物放入内套筒内,由推杆推出,达到一定深度后,由施放杆施放掉。本装置可广泛用于直肠给药,具有方便、卫生、无痛苦,给药深度精确等优点。文档编号A61M31/00GK2321471SQ97244728公开日1999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孟庆华 申请人:孟庆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这种套筒推杆式直肠给药装置,该装置有两个套筒(1,2),内套筒(2)与推杆(3)相连,推杆(3)内置施放杆(4),其特征在于内套筒(2)内可放入药物,由带有刻度的推杆(3)推出,由施放杆(4)、施放块(5)施放药物,外套筒(1)做成子弹头状,内套筒(2)与推杆(3)间为圆滑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孟庆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